昝爱宗:发改委岂能如此"强奸"潇湘晨报及其记者

 

2007年7月30日,湖南《潇湘晨报》刊登记者肖世峰的独家报道《豆腐香干拟8月起涨价》,其中提到湖南长沙等地的豆制品(香干)生产企业通过有关行业协会酝酿着8月起”拟”集体提价,”涨幅最低5%、最高20%”,”原来一块钱可以买四五片白豆腐,现在只能买三四片”,而且是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赛透露的权威消息——只是记者通过QQ(性质如电子邮件、电话采访一致)上了解到的。可是,这个消息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为是”不实报道”,要立案查处。该委员会还委托新华社记者江国成8月5日发了一个通稿新闻予以驳斥,但我看来这个新华社新闻倒有”不实报道”之嫌疑。

且看湖南经视记者牟禹、徐兵7月31日的报道《豆制品涨价:豆腐香干下个月可能涨价/成本增加、豆制品企业亏损/食品行业协会起草倡议书》,记者们用电视镜头的方式进行记录,证明”香干的价格已经涨了,以前是一元3块,现在是一元2块”.该报道还证实: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正在草拟豆制品行业集体涨价的倡议,从8月起,豆制产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10%到15%.再看湖南红网转载《潇湘晨报》记者肖世峰、实习生刘力8月2日的跟踪报道《豆腐香干拟8月起涨价》续:”物价局正式介入调查”一文称:”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物价检查所监管科科长甘爱平昨日(8月1日)到(潇湘)晨报’了解情况’时,也称自己发现长沙市场上的香干涨价了,’原来一块钱可以买三片,现在四毛钱只能买一片了。'”笔者也在杭州的农贸市场了解到,白豆腐已由7角一块涨到8角一块,说明涨价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市场规律为转移。

通过这些涨价新闻可以证实,湖南人爱吃的豆腐香干等豆制品价格不是有”可能”上涨,而是已经上涨了。看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称温家宝考察北京农产品市场时强调”保证市场供应,维护物价稳定,要求各级政府立即开展食品价格专项检查,严厉查处哄抬物价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报道称8月4日8时45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肉类交易大厅,第52号摊位摊主钱广平说,现在平均每天能卖出1000斤肉,比最多的时候少了200斤左右。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价钱便宜时销量大挣得多,价钱贵了卖得少了,利润也比以前要少些。钱广平问总理,您说价格能落下来么?温家宝回答说,”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只要政策得当,供应量就会反弹,价格就会有所回落。但生猪养殖有个周期,需要时间。”温家宝也已经承认近两个月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农副产品,但也确实存在着少数经营者趁机合谋涨价、哄抬价格等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群众的利益。对这个问题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既然政府能够严厉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借机哄抬价格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那么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仅仅是新闻单位报道香干的价格已经涨价了,而且也是如实地报道有关协会”拟提价”,就认定为不实报道要求宣传部对报社及记者查处。如果记者是如实报道,不是不实报道,那么国家有关部门如此做就是涉嫌打击媒体如实报道之不良开端。

再看湖南长沙的消息,不光豆干,腐竹,捆鸡,豆腐,豆浆,一些豆制熟食品都会涨价。湖南邵阳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自安还在电话里这样告诉湖南经视记者,因为成本上涨,目前邵阳100多家豆制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到了必须涨价的地步。其他地方像平江的豆制品企业的状况也差不多。而邵阳、平江的豆制产品占据了湖南70%的份额。湖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常务秘书长涂小林也承认:目前,原材料,工资,包括水电各方面成本都上涨,现在香干这块,豆制品这块,都还维持在三四年前的价格——这明显是不正常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规律。

由此可见:涂小林所说和潇湘晨报记者肖世峰采访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赛的报道基本一致,即:香干涨价了,但最终涨价幅度还没有确定,大概在10%到15%的范围。如果倡议得到大部分企业的响应,全省豆制品涨价就几乎成为定局。

尽管湖南记者如此报道,还是被国家发改委认为”对不实报道要追究相应责任”,甚至湖南省物价局还专程调查处理食品集体涨价的所谓不实报道。8月4日是周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这样宣布的:湖南省物价局最近对《潇湘晨报》”豆腐香干拟八月起涨价”的报道进行立案调查。现已查明,这是一起严重失实的报道。湖南省物价局已责成该报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据发展改革委介绍,7月27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肖某某与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某通过QQ聊天得知,邵阳、平江相关行业协会和部分豆制品企业,因原材料涨价,希望提高豆制品价格。陈某准备起草一份提价倡议书,明确提价时间和幅度,酝酿全行业集体涨价。7月30日《晨报》刊发了肖某某根据上述聊天记录撰写的”豆腐香干拟八月起涨价”为题的报道。这篇报道称,”湖南豆制品企业酝酿集体提价”,”涨幅最低5%、最高20%”,并突出报道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正在起草提价”倡议书”,号召全省豆制品行业从8月份集体提价。发展改革委禁止串通定价、联合提价、价格联盟的通知7月30日公布后,陈某即停止倡议书起草,并要求邵阳、平江相关行业协会也不要组织、参与集体调价。此后,《潇湘晨报》尽管不再直接宣传集体提价,但仍通过各种方式表明豆制品涨价是必然趋势,增加了群众对涨价的恐慌心理,对社会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湖南省物价局要求《潇湘晨报》采取措施,消除不实报道的影响;并提请省委宣传部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告诫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及相关企业,加强价格自律和行业管理,不得采取价格联盟的形式操纵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自主制定价格,但不得相互串通、联手涨价。有关行业协会不得以协议、决议、协调、口头约定等方式合谋涨价。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价格信息要准确、客观,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夸大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不实报道要追究相应责任。

正是由于国家发改委行政干预,《豆腐香干拟8月起涨价》刊登后湖南省物价局正式介入调查,湖南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筹)卤熟食专业委员会会长、邵阳家家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克福称原定8月3日邵阳全市豆制品企业的会议,现在暂时不开了,原因是当地物价局施加了压力。尽管集体涨价未来的命运只能胎死腹中,但企业却已纷纷自行提价。江克福一步到位涨了20%,另一企业则选择循序渐进,先涨了8%,拟9月再涨至15%。前提是”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这又有什么不妥的呢?

再看香港大公报也转载了新华社的新闻称:《潇湘晨报》”豆腐香干涨价”假新闻被究责。事实明眼人可以看出,该记者报道的新闻不是假新闻,只是发改委”权大于法”,为了防止所谓的不实报道”增加了民众对涨价的恐慌心理,对社会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就干脆转移视线称《潇湘晨报》”豆腐香干拟八月起涨价”是假报道,要进行”立案调查”,并”提请湖南省委宣传部调查处理”,这难道不是古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掩耳盗铃行为的”翻版”?

樟价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可我们的发改委总是视而不见,这样的政府部门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吗?

至于记者用腾讯通讯工具QQ采访又有什么不妥?难道记者使用电话和家用DV采访就能防止假新闻吗?看上海《东方早报》评论员鲁宁在自己的博客文章《祸从”QQ”出》中这样有点危言耸听地写道:湖南一家大报有位姓肖的记者写新闻仅凭QQ聊天内容作素材,很可能从此丢掉饭碗。而国家发改委7月4日以”新华社电讯稿形式”所发布的一则”警示通告”,几乎判了肖记者的”职业死刑”——假如那家大报顶不住压力将肖记者辞退,国内其它媒体估计也不大敢再录用此人。既然包括国际期货市场的豆价在内,黄豆价格呈全球性上涨,国内豆制品涨价势就所难免。鲁宁本人在上海上菜场,也看到两毛钱一块的香干已涨到了两毛五,认为”湖南豆制品若要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事既如是,为什么由肖记者独家抢发的”涨价新闻”还被国家发改委斥责为”一起严重的失实报道”?何谓”严重”,只怕不是指政治影响,而是当民生商品开始呈现涨声一片时,民众尤其是低收入民众那焦虑和脆弱的心绪。由此鲁宁认为是祸从”QQ”出,理由是:写某种民生商品拟全省性涨价的新闻,居然不到相关机构作面对面的采访核实,并在写出初稿后请对方审核把关签字,仅仅与相关人员在QQ上作了一番网聊,甚至还把网聊的内容”拔高”和”扩容”,分明是拿记者的饭碗不当饭碗,鲁宁称”要换了我绝对没这个胆量”.不过我对于我熟悉的朋友鲁宁所言如下文字不敢苟同,他这样定性说:”肖记者却敢把网聊内容当作正式的新闻事实写成白纸黑字,形同飞娥扑火,楞往火堆里跳”、肖记者”不读书,不学习,对政治非常麻木。以猪肉涨价为标志,一段时间内,涨价于民间、于社会、于政府,最后传递至媒体,都变成极为敏感的事情,在敏感时期写敏感商品的拟涨价新闻本身就异常敏感,就算采访非常到位,所写稿件经对方确认签字留存备查,正式提交编辑部前还得斟酌再三。肖记者倒好,一点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问题就出在政治上幼稚——政治麻木症的低级形态”、”不讲时机和场合。前一阵子,国家发改委刚发过六条敦促地方政府加强民生价格监管的通知,其中一条就是禁止行业协会出面组织业内企业结成价格联盟。我的判断是,涨价对于湖南食品协会及相关分会是动了心思的。肖记者把协会的’心思’提前捅了出来,在国家发改委眼里,就是协会有令不禁;对于协会,则可一推二六五——意味着这则报道即便原先存在一部分’真’的成色,到这份上,也只能落个’严重失实’一种结果。”鲁宁先生所谓”肖记者对政治的麻木,在当下的新闻圈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以及采访必须”到现场,核实、审阅、签字”等一系列新闻采编从业规矩,其实这是对发改委”强奸”媒体和记者的默许,甚至是赞扬,懂得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对政治如何不麻木才能发出揭露腐败的新闻,就连上海陈良宇从二十年前的1987年就一路腐败了,一路带病提拔了,上海的记者们难道就没有一点风声,你们上海无数记者口口声声讲政治,讲对政治负责,对国家负责,为什么不揭露他,难道上海揭露腐败的只有郑恩宠一个律师而已?揭露腐败难道不是最大的讲政治吗,不是最好地让共产党执政长寿和不至于亡党亡国吗?鲁宁所谓国内记者应该找被披露信息或被舆论监督的单位签字征得同意后才报道,在中国是可怕的,也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比如你揭露上海陈良宇权色交易,子女腐败,其能为签字”同意”,他不”灭”了你才怪呢。所谓当下国内新闻高等教学只注重技巧,不注重”政治训练”和职业操守养成的可怕现状,所谓祸起QQ,”QQ新闻”害人更害已——记者的职业操守和政治敏感双重缺失尔,只是替腐败遮羞,替强奸良知和真相的发改委遮羞,而对于湖南《潇湘晨报》刊登记者肖世峰的独家报道《豆腐香干拟8月起涨价》而言,我认为肖记者反映了实情,是有职业操守的,尽管他不符合发改委所要求的所谓”讲政治”标准。而鲁宁评论员,我认为他的东方早报评论员的职业操守和政治敏感虽不是”双重缺失”,但也是严重不合格,甚至是严重不合时宜的。

附:2007年7月30日,湖南《潇湘晨报》刊登记者肖世峰的独家报道《豆腐香干拟8月起涨价》全文:

主标题:豆腐香干拟8月起集体涨价

副题:湖南豆制品企业酝酿集体提价/涨幅仍存争议:最低5%、最高20%

豆腐、豆奶、豆浆、香干、腐乳……几乎是市民每天生活所必须的豆制品,最快一到两天内就有可能同时涨价5%或15%.本报独家得到的消息证实,继上海豆制品价格传出8月1日起统一上涨20%的消息后,湖南不少豆制品企业几天来展开了集体提价的密集磋商。截至发稿前,涨价时间已经确定”从8月份起”,仅涨价幅度仍存争议,高者倾向于15%-20%,低者主张5%-10%.不提价就活不下去了

“不提价我们就活不下去了!”接到采访电话,邵阳食品工业协会(筹)副会长、邵阳西部牛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安开口就说。

李自安细述了豆制品企业目前面临的原材料涨价之痛。像黄豆从过去的每公斤2.4元涨至3.6元,涨幅接近50%;辣椒从3块涨到9块,几乎翻了2倍;其它的食用油、燃煤、运费等等,没有一个涨幅不在20%以上。

“现在的市场价格,还是五六年前的,一直没变过。”李自安说,他所联系的邵阳100多家豆制品企业目前大多处在亏损状态,适当提价几乎是共同的呼声。”至于涨幅,上海前几天宣布提价20%,我们的希望是15%.”平江县熟食协会会长、平江连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长江不太同意邵阳同行提出的涨幅,他觉得”5%-10%之间,市场接受的可能性要大些”,尽管周长江说,”豆制品行业目前出现普遍的、严重的经营性亏损是事实。” “现在什么东西都涨了,就香干还是一块钱三片,根本没有钱赚。像我们这样的正规企业,至少要提价20%才能略有薄利。”长沙利利平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利平事先并不知道邵阳、平江的企业正在考虑集体涨价,但一听就极力赞成。

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赛透露,邵阳、平江两地的豆制品企业产值占到全省的7成以上,而利利平的鲜豆腐在长沙超市的市场占有率不低于90%.”他们如果行动一致,那涨价就基本成为定局。”

提价成功与否倡议者无把握

豆制品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从多个渠道得到验证。省商务厅的农产品价格监测,目前大豆的批发价,已从年初的2971.65元/吨,升至7月27日的3212.28元/吨。

周长江说,豆制品企业中,大豆以及大豆的衍生产品豆粉,往往占到一个企业全部成本的60%以上。但周长江对酝酿中的集体提价是否能够成功到位,”只有最多50%的把握。”这一点,李自安、周利平等几乎观点一致。最大的担心来自于同行之间。周长江说,”有的涨,有的没涨,那么涨了价的企业就等于为不涨价的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

豆腐店早已变相提价

陈赛正在起草一份号召全省豆制品行业集体提价的”倡议书”,据悉将于近日择机发布。落款目前包含4家单位,分别是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筹)、平江县熟食协会和长沙口口香工贸有限公司,是否还有新的发起单位还在争取中。

不过陈赛强调,他的倡议书的关键词是”提价保质”,即”提价是手段、保质是目的”.他透露,面对原材料的大幅上涨,一小部分作坊式企业为了既保持份额又维持利润,采取了一些降低产品质量的不正当竞争手法,变相提价。

其实,变相提价在长沙的农贸市场几乎随处可见。东风路砚瓦池农贸市场一家无名豆腐店的醴陵籍打工妹罗细妹(化名)就透露其所在的豆腐店早已变相提价。

“原来一块钱可以买四五片白豆腐,现在只能买三四片。”罗细妹说,这种提价方式最常见,其他的方法,还包括提高白豆腐、豆腐皮的含水量,延长豆芽菜的发水时间等等。”炒一盘家常豆腐,原来一块钱豆腐就够了,现在至少一块二三,等于变相提价30%.”罗细妹说。

但罗细妹的老乡、另一位曾经经营过豆腐店的小老板老万说,上面的变相提价很正常,”还有一些豆腐作坊,干脆掺加大米,豆腐更白更嫩更好卖,成本还不高,因为米价比黄豆便宜。”作为长沙规模最大的豆制品企业主,周利平对上述变相提价的方式也有耳闻。她透露,长沙农贸市场的豆制品几乎都是作坊里出来的,正规企业不屑的变相提价行为,正是作坊式企业最常见的争夺市场的杀手锏。

附:鲁宁新浪博客2007-08-04文章《祸从”QQ”出》:

本短文写新闻的分寸。以往,新闻只讲真与假,于今,新闻尤要讲分寸,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另外,分寸把握于做事做人亦具普适性,拿下面的事例分析,可供大伙体味思考的空间颇大。

湖南一家大报有位姓肖的记者写新闻仅凭QQ聊天内容作素材,很可能从此丢掉饭碗。而国家发改委7月4日以”新华社电讯稿形式”所发布的一则”警示通告”,几乎判了肖记者的”职业死刑”——假如那家大报顶不住压力将肖记者辞退,国内其它媒体估计也不大敢再录用此人。

肖记者发了篇”湖南豆腐香干拟八月起涨价”的新闻。本来,包括国际期货市场的豆价在内,黄豆价格呈全球性上涨,国内豆制品涨价势所难免。譬如在上海,我周日中午上菜场,两毛钱一块的香干已涨到了两毛五。湖南豆制品若要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事既如是,由肖记者独家抢发的”涨价新闻”为何会撞到枪口上,被国家发改委斥责为”一起严重的失实报道”.何谓”严重”,只怕不是指政治影响,而是当民生商品开始呈现涨声一片时,民众尤其是低收入民众那焦虑和脆弱的心绪。

肖记者抢发此条”QQ新闻”犯有四忌:

一是祸从”QQ”出。写某种民生商品拟全省性涨价的新闻,居然不到相关机构作面对面的采访核实,并在写出初稿后请对方审核把关签字,仅仅与相关人员在QQ上作了一番网聊,甚至还把网聊的内容”拔高”和”扩容”,分明是拿记者的饭碗不当饭碗,要换了我绝对没这个胆量。

二是不识时务。前一阵子,上头刚刚严厉查处”纸馅包子事件”,最终将其锁定为”性质极其恶劣的重大假新闻”,此事余温尚存,管理方还在气头上,肖记者却敢把网聊内容当作正式的新闻事实写成白纸黑字,形同飞娥扑火,楞往火堆里跳。

三是不读书,不学习,对政治非常麻木。以猪肉涨价为标志,一段时间内,涨价于民间、于社会、于政府,最后传递至媒体,都变成极为敏感的事情,在敏感时期写敏感商品的拟涨价新闻本身就异常敏感,就算采访非常到位,所写稿件经对方确认签字留存备查,正式提交编辑部前还得斟酌再三。肖记者倒好,一点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问题就出在政治上幼稚——政治麻木症的低级形态。

四是不讲时机和场合。前一阵子,国家发改委刚发过六条敦促地方政府加强民生价格监管的通知,其中一条就是禁止行业协会出面组织业内企业结成价格联盟。我的判断是,涨价对于湖南食品协会及相关分会是动了心思的。肖记者把协会的”心思”提前捅了出来,在国家发改委眼里,就是协会有令不禁;对于协会,则可一推二六五——意味着这则报道即便原先存在一部分”真”的成色,到这份上,也只能落个”严重失实”一种结果。

追根溯源,肖记者对政治的麻木,在当下的新闻圈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采访必须到现场,核实、审阅、签字等一系列新闻采编从业规矩在相当程度上已被抛弃。这样的现象在圈内被普遍地熟视无睹,一方面反映了当下国内新闻高等教学只注重技巧,不注重”政治训练”和职业操守养成的可怕现状;再一方面则印证着媒体内部管理(从队伍到采编流程控制)的严重不到位。

“QQ新闻”害人更害已,去年某报两记者遭台湾大佬郭台铭旗下公司起诉,索赔数千万元名誉损害费案,令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网民大骂资本的无耻和傲慢,可是,这宗后来突然戏剧性调解的新闻官司所涉及的报道”硬伤”,恰恰也是祸从”QQ”出。祸起”QQ”——记者的职业操守和政治敏感双重缺失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