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鼎山:由传媒造成,被传媒毁掉

 

● 在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十周年之际,名作家布朗的新书,对王妃与查尔斯的婚姻悲剧再作严肃独到的揭示,指出性生活不谐及和传媒的关系是悲剧的两大原因。

英国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兄弟俩前几天在伦敦主持举行盛大的音乐演唱会,纪念母亲戴安娜王妃撞车惨案十周年。节目在美国电视现场广播,世界着名歌手齐集,入场的群众数达六万余名。场面的伟大令我想起十年前初闻王妃惨毙时的震惊.那晚我与妻刚自百老汇观剧回来,扭开电视,就满是这个新闻,惊叹的是:这么一位美丽的、世界无人不知的王妃怎会有如此早逝的厄运?(多年前摩纳哥王妃、电影明星葛蕾丝.凯莱也遭遇同样悲剧)。

● 被传媒创造也为传媒牺牲的英国王妃戴安娜。

着名作家布朗写戴安娜

我对英国皇室情况向有兴趣。传媒的历年详尽报导令我们熟悉戴安娜生活状况:她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她在非洲关心贫苦妇孺的镜头等等,我们都一一在电视机上见到。因此最近一本有关戴安娜书的出版,纪念她的逝世十周年,畅销也不出我的意外。我也对书的作者很有兴趣。她是英美文化界的着名人物蒂娜。布朗( Tina Brown )(我以前早已写过介绍),她於青年在英国杂志界成名后,前来美国打天下,复活了《名利场》( Vanity Eair )杂志,后来又编了《纽约客》,把这本老气横秋的文学刊物灌入了不少活泼生气。有一时期她成为文化社交界名人,熟识大西洋两岸着名人物,由她来写戴安娜传记可算是最适当了。

新书名《戴安娜纪事》( The Diana Chronicle )厚厚的五百余页,读来可使戴安娜迷够劲。多年来有关戴安娜王妃的书多得很,但多是小报记者黄色新闻式,也有她以前男仆的揭秘录。布朗女士的新着则态度比较严正,所述者都有实据,不是造谣.她曾採访了不少戴安娜生前熟人,而她自己也曾认识王子与王妃。

戴安娜婚后生活最受人注意的当然是查尔斯王子的「三角恋爱」。离婚后,查尔斯已正式娶情妇卡米拉为妃,但是在「三角」期间,戴安娜最觉苦恼。情绪抑郁,进食后常呕吐,某次曾讽刺地告一记者:「我们这个婚姻中有三个人,因此比较拥挤一些。」事实是,戴安娜结婚时太年轻,不懂事,丈夫并不爱她,而皇室又对她冷淡,不予支持。读了此书,我们知道了各类详情,例如:蜜月期第二天,查尔斯即打电话给卡米拉诉爱,并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的情书;戴安娜发现查尔斯戴着卡米拉所赠的袖纽;婚后不久,戴安娜窃听查尔斯打给卡米拉的电话:「无论发生甚么,我总是爱你」等等。

蒂娜。布朗早已於一九八五年一期《名利场》发表过一文,首次揭露查尔斯与戴安娜间相互难处情况,尚在少女发育期间的戴安娜喜爱独自听流行音乐跳舞,查尔斯则向他所最敬爱的「迪基叔叔」(一九七九年被爱尔兰叛徒暗杀的蒙特巴顿公爵)诉苦。文章发表后,英国黄色小报纷纷攻击布朗。其时布朗已是《名利场》主编。在此之前,她在伦敦以主编上流社会的《 TATLER 》杂志着名。一九八一年的皇家婚礼广播把戴安娜提升为世界最着名人物,而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的撞车悲剧发生时布朗已是《纽约客》主编。英国的贵族上流社会与国际名人社会迥然不同,但布朗对两者都甚熟悉,何况她与王子王妃也有认识,因此写作此书,消息来源众多,有的很有来头.《戴安娜记事》第一页就载有这么谢词:「多谢托尼。布莱尔首相赐见,并与我分享他对戴安娜的印象。」她写此书就好像回入编辑贵族阶级杂志《 TATLER 》的时期。

戴安娜缺乏性经验不适查尔斯

英国社会有阶级观念的势利,此书所谈重点恰好就是在此。戴安娜。史宾塞出身贵族,但并非皇族。史宾塞祖先於一七一四年即是英王乔治一世的亲信,因此戴安娜之弟在她的葬礼中曾讥讽发言,谓戴安娜不需要皇家称号来抬举自己。

布朗在书中举出数点,似颇值得对戴安娜关心者的注意。一是她缺乏教育。今日的英国贵族家庭都送子女入大学进修,戴安娜(一九六一年出生),少年时期只上贵族中学而已,而且成绩不佳。她早就一心一意想嫁给查尔斯而可当王妃。由於她的知识程度不高,后来就出麻烦。一九九四年她来访华盛顿期间曾与已故的《华盛顿邮报》主人凯撒玲。格雷罕姆相遇。在社交谈话中,格雷罕姆夫人偶然问她有没有意上大学进修:「她不信我竟会问这样问题,讽刺地回答「我已经受过了教育」」。

除了缺乏教育以外,她也缺乏性经验,嫁王子时还是处女,而王子早有过许多情妇.戴安娜以为保持处女宝乃是美德,特别是嫁给未来国王。他们的新婚夜显然没有替查尔斯带来乐趣,令他越来越惦念卡米拉。英国的上流社会男子一向认为男女保持忠贞乃是小市民阶级做梦。贵族男子讨妻是为了要生出个继承人而已。查尔斯的性生活很自由,情妇众多,都是已婚妇女,上流社会的丈夫似毫不在意。卡米拉就是已婚之妇,她与王子私通并非秘密,据说她当时丈夫甚至有受宠若惊之感。

关於查尔斯性生活,此书也有形容。另外一个情妇告作者:「查尔斯在达到性高潮时,要我呼他为 Arthur 」。据她告一朋友,新婚之夜与戴安娜相交,「并无甚么特别」。他们的交配,只是每三星期才有一次,而且戴安娜经常呕吐,令查尔斯大倒胃口。他喜爱与卡米拉共床,因为卡米拉叫他把她当作「一头摇摇马」看待。某次查尔斯打给卡米拉的电话,被黄色小报记者偷听,查尔斯说他爱她,要变成她的月经带。此录音曾被偷听者向外公布 ……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婚姻都不能持久。戴安娜继母的母亲白蓓拉。卡特兰德( BarBara Cartland )乃英国着名罗曼史小说作家,说话以尖刻闻名,某次谈到戴安娜教育程度说:「她说她所看过的书都是我写的小说,而这些书对她没有实用」。谈到王妃的性生活,此老妇人大言不惭的说:「当然,你知道,她的问题是她不愿进行口交」。

戴安娜的教育与性生活不健全,并不表示她不是一个完人。其实她的意志刚强,她的生性慈悲。她於五岁时母亲与人有私,离家出走,父母离婚后,儿女由父亲教养.幼时的遭遇令她成长时胆怯害羞,在社交场合中她总觉得不自在。而温莎王室对她的冷淡更令她侷促不安。婚后她发现查尔斯不贞,乃把兴趣转移往慈善工作方面。她去非洲探视爱滋病人,竟甘愿与病人握手(那是一九八七年,尚在人人惧怕爱滋病传染时期)。照片传展全世界后,她的声誉大增。此外她又去欧非有过战争的地区调查未爆发的地雷,如此种种,经由媒体宣传后,她的名誉远远高出僵硬古老陈旧不变的英国王室。

 

● BBC说查尔斯和卡米拉的关系长达40年,这是二人2000年出席一个晚宴。

她懂得和媒体互相利用

此外,当然有她的天生美丽。传媒方面的捧场去除了她在童年时代的羞怯感。她对时装特别在意,而她的照片传播全世界引起各地人民爱慕。布朗写道:「如果没有她所受的各种苦难,这位美丽、热情、慈良的女人很可能变成一位平凡人物。她所经受的痛苦反而给她光辉.英国人民可以集中注意,眼看她在他们跟前的变化。」

但是她受媒体滋养,也受媒体宠坏。在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公共关系之争中,戴安娜当然取胜,报刊上有这么多材料,她读报胃口大开.她博取多方同情。布朗在书中虽避免偏见,公正讨论查尔斯戴安娜,不靠任何一边,但她对卡米拉没有好感。同样地,英国人民看这三角关系也鄙视卡米拉。

《戴安娜记事》也照出了另一个社会含义:新闻媒介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布朗身为杂志主编人,当然对这方面特别注意。戴安娜的形象可说完全由媒介造成。当她与王子讨论新闻一传出,她马上成为摄影记者群( Paparazzi )的追求对象。由於媒介对戴安娜的重要,她生活中的「三角关系」成为「四角关系」。一九八一年七月皇家婚礼时,布朗还是《 TATLER 》杂志主编人,以「皇室专家」的资格应邀在美国电视上讲解婚礼的进行。她说:「这个婚礼大大增加杂志销路,正如O.J.辛普逊杀妻案提高 CNN 收视率一样。」一九九七年戴安娜惨死时,布朗已是「纽约客」主编。她的作法是一反《纽约客》以前谨慎作风,出了一本特大专号,指出温莎王室的传统与世界性超级明星戴安娜利用媒介出名,可作一个戏剧性对照。媒体靠戴安娜赚钱,戴安娜靠媒体宣传。两者完全是互相利用。

戴安娜与摄影机的相爱起源乃是母亲对她的弃绝.五岁她受父亲管养时开始与照相机结缘。父亲失妻后心情抑郁,不知如何对女儿表达深爱,乃用照相机拍照,用摄影机拍家中电影,如此,戴安娜自幼即知道摆姿势取悦父亲.她与查尔斯的关系於一九八○年九月开始受到传媒注意。在此之前,查尔斯与已婚妇女的奸情总是守秘的。现在王子公开追求美丽处女,令摄影记者群大为兴奋.戴安娜能成为世界级明星现象乃是摄影记者群所造成。他们的大量宣传以及广大群众的大量吸收,简直是将查尔斯迫上梁山,不得不娶戴安娜。那时王室也以为王子在外沾花惹草得太过分,应该可以安顿下来了。有一位小报记者告布朗言:「我们不遗余力的将戴安娜推给查尔斯;我绝对深信,这是我们媒体迫使查尔斯就范。」

查尔斯所爱的当然是卡米拉。传媒则坚持查尔斯与戴安娜已堕入爱河,因越是如此,销报越多,戴安娜也越是相信,一九八一年订婚新闻传出时,一位 BBC 记者问查尔斯是不是与他未婚妻「已堕入爱河」。查尔斯答道:「这要看堕入爱河是甚么意思」。戴安娜的回答:「当然」。

利用传媒和王室打公关之战

戴安娜大概尚是年轻,不世故。她不但对卡米拉生妒,也对伊丽莎白女王生妒。婚后不久在一场合中,查尔斯倒酒,先给女王一杯,戴安娜竟生了气,后来她告诉人说:「我总以为丈夫应该先给妻子第一杯,真是笨念头.」布朗写道:「给老年人先倒酒││不管她是不是女王,乃是理所当然的礼貌行为。那确是笨念头,也许戴安娜已被超级明星观念所宠坏。」

媒体对戴安娜的吹捧开始影响了戴安娜的世界观.王室并没有像公众一样的爱戴她,令她更是飢饿不已的要媒体来滋养她。她也已学得怎样摆佈、操纵媒体.在她与查尔斯最不和期间,她故意独自前往印度的泰姬陆照相,因为泰姬陆是所谓「表达婚姻之爱的纪念碑」。好莱坞影星屈拉伏尔他( John Travolta )曾有幸於一九八五年白宫宴会中与戴安娜跳舞。他告布朗道:「我想,她不但知道她自己身份,也知道这个场合是甚么,有多大影响。她很理解传媒的力量。」

她利用传媒来与查尔斯和温莎王室开展了公共关系之战。她於一九九二年与一九九五年的两次谈话很令伊丽莎白女王不好意思。她借用了传媒来揭露她最内心的秘密,而她的多种相片更令崇拜者如痴若狂。布朗写道:「戴安娜在开首很爱在摄影机前装腔作势,摆姿作态作宣传温暖日光,后来慢慢变作越热,越不好受。而传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是好像细雨,后来大雨,最后变为可以致命的大风暴 …… 戴安娜自己加速这种气候改变,结果令她的生活到了极不可能的地步。她以为她可以控制此种气势。她错了。」

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Paparazzi 大群追踪她与埃及籍男友疾驶的车,终於造成巴黎地下车道内的悲剧,戴安娜的明星是被传媒所创造,也是因为传媒而牺牲。

即使在她惨死之后,伦敦黄色小报还愿出价三十万英镑,向摄影记者试购那幅戴安娜玉体撞断,呼吸最后一口气的照片。

布朗作结论道:「甚至在戴安娜最终一息尚存之时,她尚在被当作商品出售。」

二○○七年七月五日於纽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