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坛小说新作如潮

夏日读书季,“母猪女郎”、菲力普·克洛岱尔等纷纷推出新作

  《既非夏娃,亦非亚当》 作者:艾米莉·诺东 版本:Albin Michel 2007年8月

  《布罗岱克报告》作者:菲力普·克洛岱尔版本:Stock,2007年8月

  《一场近代战争的回忆》作者:卡洛斯·里斯卡诺版本:Belfond,2007年2月

  【法国书简】

  对法国人来说,读书始终是夏日假期的重要项目,不少作家都在这两个月推出了新作品。

  《读书》杂志推荐百本“夏日之书”

  权威的《读书》(Lire)杂志七、八月合刊以“夏日之书”为题,推荐118本文学新书,并节选了艾米莉·诺东、玛丽·达里厄塞克、菲力普·克洛岱尔、基兰·德塞等15位作家的新作。

  玛丽·达里厄塞克曾以《母猪女郎》一书为中国读者所熟识,她的新作《汤姆死了》以极简的叙事手法,分阶段讲述了汤姆历经4年半,在澳大利亚悉尼死去的故事。小说采用母亲的视角,通过10年后回忆的方式,追寻汤姆之死,她要通过书写来对抗遗忘。

  而出生于日本的比利时作家艾米莉·诺东的新作《既非夏娃,亦非亚当》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她曾在《恐惧与颤抖》里讲述了一名法国女子在日本企业的经历,通过欧洲视角关照日本文化,后被著名导演阿兰·科尔诺改编成电影。此番新作发生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期,只是主题变成了爱情———20岁的女主角在日本坠入爱河,成了一名日本人的未婚妻……《每日电讯报》的书评家贾斯帕·里斯曾说艾米莉·诺东是一位“具有破坏性的讽刺家”,擅长暗喻和黑色幽默,这本新书也毫不例外。

  曾以《灰色的灵魂》获得2003年Renaudot文学奖的菲力普·克洛岱尔,推出《布罗岱克报告》。布罗岱克的工作无关讲故事。雇佣他的机构要求他简短地记录一些细微的状况:花和树的状态,季节和比赛,雪和雨。雇主告诫他,“你只需要说你看见的那些东西,就像你做的报告一样。”渐渐地,他像在报告里那样说话,因为他已经不知道怎样才能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布罗岱克极其负责,对于所见所闻丝毫不隐藏,也不掩盖他所不了解的真相,即使真相是一个坏新闻。后来雇主生气了:“你的任务是记录所有的事实,但不必记下那些无关痛痒的细节。你的报告会被首都的要官阅读。”布罗岱克听取了警告。不要彷徨,不要找寻不在那儿的东西,或不再在那儿的东西。

  《读书》杂志的推荐也选取了少量翻译作品,如去年布克奖得主基兰·德塞的《失落之继承》。小说描绘了一幅英国殖民统治下幸存的老法官、其忠诚的大厨和在纽约打拼的大厨儿子的生活群像。德塞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布克奖获奖者。

  《一场近代战争的回忆》回忆狱中岁月

  除了上述《读书》杂志推荐的法语小说新作外,不少相对较小规模的出版社也有佳作上市。其中Belfond出版的《一场近代战争的回忆》最值得推荐。

  作者卡洛斯·里斯卡诺生于乌拉圭。1972年,他被当时的军事政权判决入狱,此后13年,他便作为政治犯在狱中度过。在《一场近代战争的回忆》的序言里,卡洛斯·里斯卡诺描述了他是如何在监狱图书馆里阅读意大利短篇小说家迪诺·布扎第的作品,并由此决心成为一名作家的。这本新书便是向布扎第致敬之作。

  从小说的第一页、第一句句子开始,叙事者的日常生活便断裂了。士兵们冲进他的家,没有任何解释,他被带到了军营,被告知必须参军,为祖国的军队效力。叙述者的祖国似乎即将受到威胁,一场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然而战争永远没有来,原来这战争只是对“个体性逐渐灭绝”的隐喻。

  小说的序言也写得颇为有趣,在此译出片断:

  “你的一生都在重复其他人。”

  “我将我的生命用于写作,希望能与我所崇拜的作品相似。一切都已经被说过,声称自己是原创的毫无意义。”

  “你的一生其实都在试图逃离孤独。”他对我说。

  “你成功地逃离过孤独吗?”我问他。

  “不,无法逃离孤独。但我逃离了沉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