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国标:中国应当避开魔鬼软实力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太平洋亚洲研究中心邀请我访问两周,为他们做一场关于中国软实力的报告。软实力的确是中国近年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媒体关键字。西方的中国学研究真的是很敏捷,好比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占上头”。软实力这个术语起源于一九九○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授的一篇文章。这个术语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即未从人类的道义层面对软实力作进一步区分。希特拉纳粹统治集团曾几何时也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都对希特拉表达过赞赏和钦佩之意,包括中国的政治强人蒋介石。试问纳粹希特拉的这种软实力如何?当然非常巨大。可是我们应如何评价纳粹的这种软实力?肯定还是否定?当然应该否定。如此说来,软实力应被区分为应予肯定评价的软实力和应予否定评价的软实力,或者说是分为正义的软实力和邪恶的软实力。更简洁明快地说,软实力应该被分为上帝的软实力与魔鬼的软实力。

核心理念一直存在

软实力虽然是一个新术语,但其核心理念一直存在于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中,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关键字而已。大体说,改革开放前,其关键字是”对外宣传”。改革开放之后,逐步代之以”对外传播”。一九九七年之后,中宣部名称中的Propaganda一字,对外正式更换为Publicity.新旧世纪之交的几年,”国家形象”成为该领域的关键字。之后就是软实力这个术语了。不断蜕变的这几个关键字,传达出的资讯也各有侧重。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是希望让人知,国家形象是希望让人看,国家软实力则是希望让人敬畏。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的不同是,前者基于盲目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优越感,后者则旨在淡化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意味他们已对这种意识形态自惭形秽。

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看,它的软实力和软实力观念中包含有大量的、具有魔鬼软实力特征的成份。一位中国学者说,中国最成功展现其软实力的领域,或者说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软实力领域,是外交领域。他举出的例证是,一九九○年至二○○一年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十次提出针对中国人权的反华议案,每次都被中国挫败,这说明中国在人权问题上动员国际力量捍卫自己政治利益的外交影响力已足够强大。

是不可原谅的邪恶

然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展现的软实力,几乎全都属于魔鬼的软实力。自中国加入联合国以来,英美等文明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下推进的自由、民主、人权事业,几乎悉数遭遇中国政府杯葛。一个突出的历史事实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呼声很高,实际上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制国家对欧美民主国家推动的新闻自由国际化运动的顽固抵制。结果是一个个专制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个反西方的声音堡垒。九十年代以后,这种反西方的声音堡垒越演越烈,其极致演变成中东的恐怖主义活动。中国在国际社会制裁缅甸军政府开枪镇压和平集会抗议的缅甸僧侣问题上投反对票,是其魔鬼软实力的最近一次展现。这是不可原谅的邪恶。中国应当猛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