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图书排行榜(3月20日-3月26日)

2008年第12周 总第218期 (3月20日-3月26日)

【总榜】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定价

1.家具篇:马未都说收藏(↑2) 马未都 中华书局 29.00

2.求医不如求己2(→) 中里巴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9.00

3.沉思录 (↓1)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4.货币战争(→) 宋鸿兵 编著 中信出版社 38.00

5.明朝那些事儿(五)(↓1)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8.80

6.别笑,我是英文单词书2(↑新) (韩)文德 中国档案出版社 29.80

7.《论语》中的员工准则(↑新) 刘为礼 石油工业出版社 26.00

8.杜拉拉升职记(↑新) 李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6.00

9.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韩)南仁淑 南海出版公司 22.00

10.马云点评创业(↑新) 《赢在中国》项目组 编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30.00

【小说】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定价

1.杜拉拉升职记 李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6.00

2.奋斗(上) 石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5.00

3.大象的眼泪 格鲁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5.00

4.我叫刘跃进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5.00

5.活不明白(全新修订版) 孙睿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3.90

6.匆匆那年(全二册) 九夜茴 东方出版社 29.00

7.午后薰依茶 明晓溪 新世界出版社 22.00

8.追风筝的人 胡塞尼 上海人民出版社 25.00

9.山楂树之恋 艾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5.00

10.士兵突击 兰晓龙 花山文艺出版社 32.00

【非小说】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定价

1.家具篇:马未都说收藏 马未都 中华书局 29.00

2.沉思录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3.明朝那些事儿(五)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8.80

4.别笑,我是英文单词书2 (韩)文德 中国档案出版社 29.80

5.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韩)南仁淑 南海出版公司 22.00

6.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李鍌 新华出版社 28.00

7.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 赵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2.00

8.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星云大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8.00

9.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 中华书局 20.00

10.人生若只如初见 安意如 天津教育出版社 23.80

【学术】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定价

1.1958—1962年的中国知识界 罗平汉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2.00

2.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黄仁宇 九州图书出版公司 38.00

3.浪漫主义的根源 (英)伯林 译林出版社 18.00

4.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 俞可平 社科文献出版社 35.00

5.观念的发明者 (美)唐纳德·坦嫩鲍姆 北京大学出版社 40.00

6.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 (美)霍奇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5.00

7.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里传 (意)维罗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7.00

8.城市文化读本 汪民安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48.00

9.脏话文化史 (澳)韦津利 文汇出版社 19.00

10.心灵导论 (美)塞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33.00

【榜说】

论语与菜市场派对文化

上回我写榜评提了句“古董生态”,未想马未都先生非但上得排行榜上,又上了《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据说签售也相当成功,“我上了《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怀里坐着一只紧张的黑猫,背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旧漆大门上的门神,黄花梨圈椅显得幽暗。最引人注意的是猫的双眼和我的双眼。这个封面像一个时髦电影剧照。”马未都不禁在博客里写道。

这个姿势其实已经被于丹、易中天、阎崇年等在“百家讲坛”的椅子上先后演绎过,所不同的在于“摆拍”的侧重点不同,或是悠闲自在、或是指点江山、或是睿智智慧———这个“座次”的摆拍隐晦地突现出(电视人+包装=电视教授)的媒介营销包装法则,用马未都自己的话:于丹是鸡汤,我就是方便面。刘易斯·科塞用“理念人”来追溯了西方知识分子生存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支持或阻碍着知识分子的理念,可以说“理念人”是在全民电视文化运动的光环里被“凸现”出来,造成某某其实就是为某种“理念”而生的“守门人”,这个“理念”或许是当事人真正的理想抱负,但在“电视”之光的照耀下淹没,一切只是成为产品理念和意志的体现与需要。

再说“论语”题材的读物,几乎快臭街了。于丹《论语》心得、《论语》中的员工准则、《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如果加上大量注释类的论语,和一些尚未浮出市场的,我的一位朋友说:论语本来是本“为政”的书,家天下,但于丹把它变成“励志”书,但还不敢太张扬。现在好了,“员工准则”的出现,意味着“国学读物”底线的放开,你看到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庄子是个好村长之类的,务必喧笑,其实,传统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一直是在各类的“策划点”上展开的,经典普及于大众不可能如同菜市场文化那样,自由交易,各取所需。

全民文化热也来自于一种媒介传播的想象,在喇叭和影像所到之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实若从市场的角度看,论语可以谈得很多,比如公司文化,领导关系,师徒关系,孟子可以涉及智囊团、说服术、演讲学、诡辩术,庄子、老子涉及养生、病理、厚黑、管理……中国一直不缺少这类读物,现在问题在于,整个社会都在把典籍当成一个大黑的口袋,试图从里面抓出一些东西,这些现代阅读的虚浮和功利恰恰是和读经本身构成悖论的。

最后要提一下韦津利的《脏话文化史》,我一直觉得对这本书未出前的声音就够多了,多有译介,那些“野狐禅”的脏话可能会比正儿八经的讲义更吸引人,周作人曾经用这个句子来比喻我们的文化史生态:在冬拱先生的《四书》下面,总是藏着一部《金瓶梅》。

 

新京报图书排行榜数据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国林风书店、第三极书局、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等提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