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安妮宝贝“平反”,增补徐则臣进入提名,4月13日将隆重颁奖
经过七位终审评委前后三天的认真审议和记名投票,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终审已于日前结束。此次文学盛典由南方都市报与南都周刊联合主办、方圆集团协办,目前,六位作家、评论家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年度杰出作家、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散文家和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荣誉。而他们的名字将在4月13日下午的“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上正式对外公布。来自南方公证处的两位公证员见证了整个评审过程。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终审现场出现了很多新鲜事儿:首次出现了四位终审评委临时动议,增补青年作家徐则臣进入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提名名单;而一贯被视为小资读物和流行文学作家代表的安妮宝贝在这次评议中大打“翻身仗”,被评委赞为写作水准不亚于很多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甚至认为她对文学的态度“比我们很多所谓主流作家更虔诚”。
临时增补徐则臣进入新人提名
终审会议的七位终审评委分别是马原、程光炜、林建法、王尧、程永新、李敬泽和谢有顺,他们是来自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闭门两天研读入围作品后,在国家公证员的现场公证下,在多名记者的现场记录下,七位评委各抒己见,对每个被提名的作家作品依次进行点评。投票之前,每个评委需要明确表态自己倾向于将票投给哪位作家,并说明理由。
“我要先发个言,我认为新人的名单有重大的遗漏。”刚刚进入审议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环节时,《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就抢着发言,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在我对文学新人的阅读中,2007年我觉得徐则臣发表了很重要的作品。我们曾经提名过他两次,上一届仅以一票之差落选。2007年他的成就不容忽视。”林建法说,徐则臣去年在《作家》杂志上发表了长篇,在《收获》等刊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表现很出色。“我提议把徐则臣增补到提名名单中。”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评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对此作了现场说明,“从第一届开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奖章程第五条就明确规定,‘若公布的提名作家作品出现重大遗漏,经三名或三名以上的终审评委联合提名,此作家作品可列入提名,直接进入终审评奖。’别的文学奖的章程中一般也有这样的规定。前面五届我们都没有动用过这一条款。现在林建法先生有此提议,不知是否还有其他评委附议。”
对此,王尧、程永新和马原三位评委都表示附议。王尧说,“这个名单还是不错的,但确实如林建法所说,还有合适的人选被遗漏了。我支持增补徐则臣。”有四位终审评委的联合提议,谢有顺宣布徐则臣进入本届新人奖的提名名单。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举办六年来首次动用这一条款。这个条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由30多位提名评荐专家推荐的名单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遗漏。
为安妮宝贝“平反”
从网络写手到畅销书作家,从小资代言人到上榜富豪,安妮宝贝在公众媒体上始终是商业写手、流行作家的形象。尽管她拥有大批白领和大中学生的粉丝,但文学界对她一直不够重视。而在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评选中,安妮宝贝彻底获得了“平反”。她不仅进入了提名名单,还得到了李敬泽、马原、谢有顺等评委的大加赞赏。
“有时候主流文学界的偏见不知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从来不认为安妮宝贝的作品是文学,事实上,无论是她的书还是她的发言,安妮宝贝对文学的信念都比我们很多所谓主流作家要虔诚。”在审议年度散文家的时候,评委李敬泽明确表达他对安妮宝贝作品的肯定。
李敬泽表示,他很喜欢《素年锦时》,尤其喜欢安妮宝贝在这本书中体现出来的文体意识:“中国散文从五四以来逐步体制化,作品一写出来,起承转合洋洋洒洒几千字,一定要是一个块儿一个东西。所以我特别喜欢安妮宝贝的这种文体,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这是个网络式的文体,但你也可以说是一个回到中国随笔传统、笔记传统的文体。”
程永新也表示,虽然从个人趣味的角度他不喜欢安妮宝贝,但并不等于说安妮宝贝的文字没有价值。“她的文字可能毛病很多,但我们不能说她在散文中没有自己的东西,像古代散文那样,很自由,很散漫,在文体上不太讲究,却可能是真的回到了中国散文的本真。”程永新认为,不能不注意安妮宝贝在青年中的影响力,这也是评奖应该关注的一个因素。别的评委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
此前,推荐评委李少君也认为,安妮宝贝“其影响力大于不少所谓著名作家,视而不见不符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奖的公正、平等原则。”
这是专业评论家首次对安妮宝贝作出如此正面和集中的肯定,这一赞誉,于她的创作生涯或许将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
在新浪读书频道的网络调查中,截至记者发稿前,安妮宝贝也在年度散文家的提名中名列第一。
王安忆与阿来角逐“年度杰出作家”
根据终审规则,七位评委对每个奖项都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从五位候选者中选出得票最高的两位;第二轮经过进一步讨论后,再从入选的两位当中投票决出最后的获胜者。征得评委会同意,现在抢先公布每个奖项进入第二轮投票的两个入选者名单。
在年度杰出作家一项,在逐个分析了获提名的五位著名作家之后,评委们普遍将目光集中到了以宏大的六卷本《空山》系列构造一部乡村史的阿来和以《启蒙时代》书写“文革”历史的王安忆身上。经过七位评委记名投票,阿来和王安忆两人以高票数成为最后角逐年度杰出作家的两位候选人。最终谁将获得本年度的10万元大奖,谜底将在4月13日揭晓。
根据同样的票选程序,年度小说家将在麦家和迟子建两人中间诞生;年度诗人的第二轮入选者为朵渔和杨键;年度散文家的候选人为舒婷和安妮宝贝;年度文学评论家的最后角逐者为陶东风和陈超;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则在鲁敏和徐则臣中选择。
在新浪读书频道的网络调查中,截至记者发稿前,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和年度散文家三项,与第一轮投票结果完全一致;年度杰出作家前两位为张承志和张炜,年度文学评论家的前两位为陈超和施占军,年度新人的前两位为葛亮和鲁敏。
据“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介绍,“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将于4月13日下午在广州隆重举行,届时将揭晓获奖者名单。同时邀请之前五届的29位获奖作家连同评委、嘉宾、记者近百人一起出席这一盛典,共同见证“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走过的六年辉煌历程。
“华语传媒文学周”名家汇聚
据“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和“华语传媒文学周”的具体负责人谢有顺介绍,自4月10日起,为期七天的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将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举行一系列文学活动,除了4月13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这一核心环节之外,还将举行多个文学论坛,其中“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将有近百位文学名家出席,令人期许。另外,从外地赶来出席颁奖典礼的著名作家还将在中山大学等高校进行一系列演讲,之后,还将有“获奖作家东莞深圳行”等活动。
谢有顺简单介绍了这一系列文学活动的相关主题:“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的主题定为“失语与发声: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将就社会转型期文学如何重返公共空间、面对现实发言等问题进行探讨,警惕文学的失语状态。另外三场文学论坛的主题分别是“以心声破恶声:现代世界里的文学与媒体”、“散文时代的文学道德”、“文学与生态”。谢有顺说,现在一些作家、批评家,正在丧失倾听心声的能力,而热衷于以“恶声”的方式说话,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以骂人、贬损人为乐,却缺少诚恳、知礼的话语风度———在这样的语境里,如何“以心声破恶声”,实为现代世界里文学与媒体的共同责任。另外,如何在文学写作中强调创造与发现、重视文学写作的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等问题,也值得作家们重视。
届时,包括从台湾专程赶来的余光中等著名作家,还将向广大文学爱好者发表精彩的演讲。
记者从“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组委会获悉,初定从全国各地来广州出席颁奖典礼和文学论坛的获奖作家和评委有:史铁生、莫言、格非、贾平凹、韩少功、韩东、林白、东西、北村、于坚、王小妮、多多、李亚伟、雷平阳、李国文、余光中、南帆、徐晓、李辉、陈晓明、王尧、李敬泽、张新颖、王德威、盛可以、须一瓜、张悦然、李师江、乔叶、王安忆、舒婷、马原、林建法、程光炜、程永新等人。此外,还将有数十家外地媒体派记者前来采访,再加上广东本地的作家、学者,多达一百多人,“这将是广州目前为止举办的最大型、名家最多的文学活动”,谢有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