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这个词在汉语中的含义十分复杂,是一个令人搔头的问题。因此,首先对”革命”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考察,以廓清笼罩这个概念上的迷雾,就是一个十分必要而紧迫的问题。
1.通常意义的革命
我们现在使用的”革命”这个词,其实主要是在外来语的意义上来使用,但汉语中早就有这个词,多重含义的掺杂,使得这个词更为复杂。最早使用革命的,大概是《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命”是变革天命。中国几午年的王朝变更,其实只不过是一家一姓的家产、畜产等等产权的变换而已,谈不上任何进步性,革命性。到后来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简单循环,更是一部令人痛心的相互砍杀的历史,这部历史看似庞杂繁芜,浩如烟海,其实可以归结为完全泯灭个人价值的臣民与暴戾恣睢的僭主之间的角色变换。革命成了一个简单的过程:手执钢鞭的强悍者除掉处于待宰地位的弱者。
西风东渐之后,”革命”这个词也涌入这片古老的大地。通常是在如下意义上使用革命:1.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2.革命是事物的根本质变过程,与”进化”相对。探究英语中的革命(revolution)这个词,会发现东西方思维的相似之处。Revolution的词根revolute是循环、旋转、周期、涡轮机的意思。一直到光荣革命(1688年),革命都是反复循环、一个君主代替另一个君主的意思。十八世纪后,法国、英国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求才发现光荣革命的重大意义:
我们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威廉国王统治下的革命时期。正是在那时,在经历了多次动荡、经历了政权机构的不同成员为争夺权力所进行的频繁的争斗(参与者中有些人付出了很大的血的代价)之后,我们的宪法终于确立了下来。像这样非凡并且取得了如此可喜成就的革命,直到近年来美国和法国发生了更加非凡的革命之前,恐怕在世界历史上都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正像休谟先生所说的那样,这场革命割除了一些以世袭权为依据对权力的要求;当一位王子被选中时他要在一些明文规定下才能获得王位,并且把他的权威建立在与人民权利相等的基础上。(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2.近代革命的类别
近现代革命大体可以按国别分为: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中国辛亥革命,俄国二月、十月革命。
从革命的理念、方式、效果、参与者、领导者等因素来看,上述革命中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这两类革命具有如下共同点:狂热的理想主义倾向,在地上建立天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对革命领袖寄予过高的希望,参与者都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和智力优越感,都把自己看成是拯救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解放者,参与者都未经人文主义思想的充分的洗礼,都远远没有完成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对社会的振荡、对道德的颠覆、对信仰的败坏都远远超过其建设性和革命性。这两类革命对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影响十分巨大。对人类文明进程贡献最大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革命。这两类革命是以扞卫宗教信仰的自由为最高目的;以扞卫”无代表不纳税”、保护财产权为世俗性的追求;以理性、节制、妥协的方式,建立一个最不坏的受到种种制衡的政府;经验论、怀疑论和坚定的新教信仰使他们避免了乌托邦主义的蛊惑,从而得以在地上建立起人间的国度。英美革命的参与者有虔诚的信仰,有理性的诉求,有温和的手段,有二三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利器,有强大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底色,有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作为支撑。英美革命的领袖相互之间均能受到制衡,均有一种需要得到社会授权的受制约意识(克伦威尔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执政,华盛顿向议会交回军队指挥权),均对革命的合法性、权力的正当性充满虔敬和惕惧之心。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后发文明摆脱野蛮走向现代化的一首悲壮史诗。无论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谭人凤、胡汉民、蔡锷等领袖人物,还是方声洞、林觉民、孙武、刘公、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等参与者,都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在亚洲地区建立起第一个共和立宪的现代化国家。领袖之间有互相磋商甚或是互相争吵的氛围(而不是一人独大、乾刚独揽、唯我独尊的独裁方式),参与者都是我们这个饱经精神摧残的民族的最敏感的分子,最具有道义担当意识的先进人物。然而,由于缺乏”人”的意识的觉醒,缺乏人文主义思想培育自主型的公民意识,依附型的奴性人格是绝大多数国民的生存状态和心性状态,因此,革命志士的鲜血最终只是染红了投机者的顶戴,成全了如袁、毛之流的元凶大憝。
3.当代革命的含义
人类理性发育到今天,理所当然的应该赋予革命以新的含义。在汉语语境下,”变革天命”式的中国传统革命观已经被相当多的当代人扔进垃圾筒,”除掉性命”式的仇杀革命观也被越来越多的当代人唾弃,”一个阶经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的革命观仍然有不少的信奉者。外来语语境下的革命含义愈来愈丰富、成熟。本原的”循环反复”的revolute逐渐被更多内容的revolution所取代。人类的政治实践、政治学、政治哲学在逐步完善革命、丰富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目标、理念、手段、效果、参与者、领导者等方面入手,对革命加以厘定。
从目标这个维度来看,革命的宗旨是建立一个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政府和社会。从理念这个维度来看,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法治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制度化的实践,应该牢记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如果没有正义和法律,人就成为卑劣的兽类。”
从手段这个维度来看,暴力绝不是革命的唯一选择。虽然在人类最伟大的革命——光荣革命和独立革命——中,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但暴力只是方式。如果没有理念和目标的导引,仇恨只能滋生更多仇恨,暴力只能衍生更多暴力,1789年、1871年、1917年、1949年、1966年、1968年已经为人类的编年史提供了太多的证伪材料。今天的革命,理由弃绝陈胜吴广式的锄耰棘矝、钩棘长铩,理当弃绝梭镖、红缨枪、闪闪的红星,理当弃绝冷兵器和热兵器的绞杀,理当有更多更具有人的尊严的选择.
从效果这个维度来看,应该认识到欧美的文明能在今天引领人类,是与其理性思维、神性信仰的远因以及文艺复兴700余年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沐浴的近因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克伦威尔、华盛顿是人类文明这片森林里的两棵参天大树,那么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众多的追随者、制衡者所形成的这块沃土的。暴力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迅速建立起一个新的政府,分封一批人为领导者,但却无法迅速消除臣民社会的奴性和盲从,无法迅速建设公民社会的独立平等。因此,革命只能追求最不坏的效果,追求一种”不完美的善”(奥古斯丁),追求以五十年、一百年为单位计算的人格的独立、民意的苏醒、民风的淳朴、文明习惯的养成、法治社会的成形、理性博弈意识的发育。毕竟我们还没有走出近代的泥沼,
毕竟我们才刚刚认识到先进文明在器物方面的优越。随着文明的演进,相信制度、思想的优越性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识识到。
从参与者这个维度来看,随着文明风气的熏育,应该审慎乐观的看到,文明的力量在成长壮大。虽然目下的中国人格分裂成为一种常态,虽然丑恶野蛮通常以美好文明的面目示人,虽然附庸风雅是一种痼疾,但也应该看到,就算是野蛮也不大敢肆无忌惮的嚼肉饫血,就算是沐猴也要冠冕一番假充人形,就算是疯狂的掠夺也要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文明的力量无远弗届,文明的向心力使得野蛮也产生 向往之心,文明的强大使得野蛮也产生畏惧之心。从这一点来看,文明战胜野蛮是势所必然的。尽管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远远无法与五四一代相比,尽管1949年前所培育的元气耗尽之后表露出来的种种怪现状将贻羞万代,但认可普世价值、希望与文明接轨,越来越成为更广大民众的共识,民众的这种状况远胜过五四时期的民众思想状态。由此看来,在文明的熏育下,板结贫瘠的土壤正在变成培育参天大树和连天芳草的沃土。
从领导者这个维度来看,新型领袖应该具备道德力、亲和力、智识力、行动力、洞察力、凝聚力、沟通力、包容力。新型领袖不是一言九鼎的最终裁决者,不是某个思想或主义的冠名者,而是受到制约、相互制衡的领导群体。华盛顿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除了他自身的虔诚的信仰,启蒙运动施加给他的影响之外,还有英国文明中”无代表不纳税”的光荣传统,还有军事指挥权来自代表民意的议会的授予的传统,还有杰弗逊、麦迪逊、汉密尔顿、亚当斯、富兰克林等领袖的制衡。这些品质的养成,有赖于彻底摧毁传统依附型人格,有赖于彻底摧毁”打江山坐江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东方信条,有赖于在思想领域、教育领域里进行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开启民智工作。只有有了肥沃的文明土壤,有了文明种子的播撒,才会有文明之花的绽放;只有有了民众对文明、体面、富有尊严的向往,只有有了自身意识的觉醒,只有有了普世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才会有引领我们走出泥沼的领袖群体的产生。(既要警惕救世主情结,又要承认领袖的重要作用,这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原则。)
综上所述,革命应该包括如下要素:一点一滴,流血最少,牺牲最小,有进步,新理念,新方式。
4.当代革命的类别
一个总是指重陈胜、吴广、洪秀全的民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民族,是一个终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沉沦的群落,是一个只会在”消灭旧的暴君——拥戴新的暴君”的泥潭里打滚的冥顽不化的顽类。固然,羊哀求狼发善心、讲慈悲是愚蠢可笑的;固然,手无寸铁的民众指望掠夺成性的统治者有所节制、具备博弈意识是痴心妄想、与虎谋皮,但我们能做的,能使我们走出循环怪圈的,还只能是我们自己。惟有我们自己,才能斩断”摧毁旧暴政——制造新暴政”的蛇咬尾的循环怪圈。
(1)散步革命
在厦门px项目,上海磁悬浮列车事件中,厦门人民,上海人民以手机短信互通音讯、互相协调,以一种看似无奈、实则坚定,看似委屈、实则理性,看似屈辱、实则光荣的温和平实的态度,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以群体散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尽管最终结果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民众在生死攸关的利益问题上的胜利,毫无疑问是一次革命性的胜利,一次新理念,新方式的胜利,一次牺牲最小、切切实实的胜利。让我们对连岳、赵玉芬等人表达足够的敬意!也许这将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文明的一种略显苦涩的革命方式。
(2)抗暴革命
在湖北天门魏文华被虐杀事件中,成千上万的天门人民自发到魏文华灵堂,去吊唁这位路见不见、立此存照的有良知、有血性的牺牲者,表达对”苛政猛于虎”的不满和悲愤之情。天门市的士司机也在此期间罢工,赢得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同情。在孙志刚事件、山西黑煤窑事件中,互联网和纸媒形成一种”全民共讨之”的声势。孙志刚等人以生命为代价维护人的迁徙权和工作权,有良知的媒体和民众迫使政府废除恶法,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暴政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成为中国人权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3)维权革命
从广义上来理解”维权”,其实所有的革命都是维权。这里特指维护切身的权益、生死攸关的利益。像生命权、财产权等。高耀洁、胡佳之于河南艾滋患者,郭飞熊、艾晓明之于太石村,四川万源民众之于大坝兴建,众多上访民众之集结京城,李健之于众多冤案,刘飞跃之于民生观察,黄琦之于天网,还有郑恩宠、许志永、宋先科、俞梅孙等一大批法律工作者,他们为维权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代表权革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打破官方钦定代表、剥夺民意表达权的格局,是民众权利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湖北潜江的姚立法是代表权革命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独立候选人冲破阻碍,不惧打压,为收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而不畏强权,谱写了一曲代表权革命的壮歌。
(5)土地革命
以集体、政府的名义,剥夺在现代化浪潮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唯一安身立命的土地,是双重的不义——根据文明社会的惯例,政府应给予农民以一定的补贴。然而,现在还不仅仅止于双重的不义,而是多重的不义。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唯一能做的,就是像觉醒的黑龙江、陕西等地的农民那样,成立农民自治会,协商团结,明晰产权,把本来属于自己祖祖辈辈的土地看管好,并分到各家各户。在权贵瓜分土地的左后一波狂潮到来之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奋起保卫自己的财产。
(6)思想革命
思想革命是一场需要以百年为单位计量成果的革命运动。欧美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四五百年后才收到显着成效即可证明这一点。中国的思想革命应该从五四时算起。1840—1898年,这是中国认识到欧美器物文明的优越性并努力学习的时期;1898—1919年,这是中国认识到欧美制度文明的优越性并努力学习的时期;1919年起,这是中国认识到欧美思想文明的优越性并努力学习的时期。近90年来的思想革命,致力于摧毁王权主义下的主奴观、道德观、哲学观、文学观、妇女观,致力于传播普世性的价值观、自由观、平等观、正义观、公平观、民主观。这个过程波澜壮阔,曲曲折折。1949年以来,一个个名字铭记着一个个悲壮的故事:林昭,张中晓,顾准,王申酉,李九莲,张志新,遇罗克……;1978年以来,一个个英雄憧憬着走出黑暗、走向文明的未来世界:李慎之,包遵信,钟叔河,苏晓康……;1989年以来,一个个思想者如青铜雕塑一样执着坚毅、笃定沉勇:刘晓波,秦晖,金雁,艾晓明,崔卫平,袁伟时,钱理群,丁东,刑小群,赵诚,余世存,傅国涌,冉云飞,余杰,王怡,金纲,鄢烈山,刘洪波,李勇,老饕餮,杨支柱,贺卫方,吴思,何清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民思想的进步都将需要大批思想者作为”中间物”而存在,作为通往”文明大道”的铺路石而存在,作为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轨的扳道夫而存在,作为扫除垃圾、洁净路面的清
道夫而存在。他们中的一些人注定是将被历史牢记的人,他们中的另一些人注定会成为被历史洪流淹没的人——正如我们今天在感激一批先驱者,却也遗忘了一些盗火者一样。
(7)教育革命
教育的最高宗旨在于以人类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在于激励学生葆有并壮大探究的欲望,在于培养学生接纳普世价值观的胸怀,在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在于鼓励学生摆脱依附型人格的蛊惑,在于引领学生走向建构独立型人格的康庄大道。”愚民——驭民”从来是蒙昧社会统治者的基本伎俩。以谎言、偏见、谬说填充学生的心智空间,以看似高深实则僵死的知识屏蔽学生的视野——我们可怜的孩子的大脑成了垃圾回收站,成了核废料掩埋场。从三四岁开始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到二十三四岁的研究生政治考试,二十多年的洗脑使他们”吐啊吐啊就习惯了”。他们吃惯了富含催长素、乙醛、防腐剂的食品之后,对新鲜、绿色的食品反而恶心、呕吐——这就是吉林艺术学院教师卢雪松向学生介绍林昭而被举报受处分的现实土壤。樊百华等大学教师面临着被举报的命运,成千上万觉醒了的、充当盗火者角色的中小学教师也有这样的遭遇——蔡朝阳、梁卫星、笔者……他们被找去谈话,被恫吓,被软硬兼施,然而,见识了大海的宽广无边的人,怎么还会去礼赞绝望的死水如桃花翡翠般鲜艳美丽呢?如何韧性的战斗,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传播真善美的权利,这是摆在所有富有责任感、历史感的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这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以坚韧、平实、淡定、默守的姿态,去做永不妥协、永不中断的努力。文明的层累渐进、薪尽火传的真义,肩住黑暗的闸门,端赖这些在奴化教育和本真教育的夹缝中仍然仰望星空、向往光明的人。眼下的他们可能会被讥嘲为迂阔、徒托空言,可能会被谈话、被处分、被喝茶,然而这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漩涡而已。如果说思想革命是在为我们制造、输送武器,那么第一线的有担当意识的教师则是在充当”思想小贩”(魏勇语)。作为这个光荣与荒淫齐飞、希望与绝望一色的时代的见证者,我向下述老师表示敬意:周迪谦,魏勇,范美忠,夏琨,李玉龙,童蓓蓓,欧阳懿,刘飞跃,梁卫星,蔡朝阳,周慧英,郭初阳,周仁爱,吕栋,刘艳坤,王雷以及林江仙的乡村图书馆建设……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教师,他们”拆下肋骨当火把”,以普罗米修斯的牺牲精神,以西绪弗斯的执着,去撞一堵坚实高大的墙。其中的很多人注定 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他们播下的文明的种子,注定将长成参天大树。教育革命一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正如在我们民族思想解放的黄金时期,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梁漱溟、晏阳初、李叔同等最优秀的人投身于基础教育,今天,钱理群、袁伟明、冉云飞、傅国涌、余世存等一批思想者也在向基础教育投以关注的目光。让我们期待文明的火把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的目光,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接过文明的火把,在这场文明火把的接力赛中跑好自己的这一棒!
(8)信息与真相革命
2.1亿互联网网民,4.2亿手机用户,意味着更便捷,更自主的信息传播方式 为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发起某种温和运动提供一种较好的方式。在铁幕屏蔽文明阳光照耀的情况下,在申请成立社团、群体性活动被统治者视为最危险的情况下,在13亿人处于最为软弱,最好欺负的一盘散沙的单子化状况下,网络和手机为我们撕开铁幕的一角,在文明与野蛮的罅隙里透射着一抹温暖的阳光,以培植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在散步革命、维权革命、教育革命等革命中,信息与真相革命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
(9)颜色革命、真相与和解革命
底气充足、行动坚决的颜色革命展示了域外文明的强大力量。真相与和解革命则表明:面对种族的歧视、屠杀,以博爱化解仇恨、以平等消除杀戮的大智大勇。
消除意气之争,屏除求全责备的心态,摆脱急功近利的干扰,千帆竞发,万流归海,终有迎来光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