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一位“姐妹淘”邀我去看“Sex and the City”那是在墨尔本。
朋友说145分钟的电影4个女主角共换穿了300多套服装,上千件单品。光女主角凯莉Carrie就换了80套服装,包括配饰、鞋子和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珠宝。
这位女朋友的气质和样子让我想到电影里的那位幸福得“令自己都感到恐惧的”夏绿蒂Charlotte.
那时,我正忙着要回台北,我心想,小姐,我比你幸运多了,我将可以看到有中文字幕的“欲望城市”。所以,拜託,饶我吧!
事实上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之前的影集,只是常听人说它 Very new york styles.“欲望城市”剧中女主角Carrie凯莉是专门撰写关於“性”与“爱”的纽约报纸周专栏作家,故事架构环绕在她撰写报纸专栏时所冒出的想法。
电影描写她和她三个好朋友莎曼珊Samantha、夏绿蒂Charlotte、米兰达Miranda之间的女性友谊,和纽约时尚人士错综複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很时尚,喜欢名牌、追求梦幻、相信爱情………上班上得很累、和你的男人正处於感情倦怠期,那么建议你不妨抽空前往观赏.这片子应该不会令你失望。
我要先生陪我去看这部片子,我知道其实这是很“为难”他的。因为很多人告诉我这部片子是专门“取悦”女人的。(据说作家张系国看到一半就想尿遁),我可怜的先生虽然不太情愿,恐因惧内之故勉强陪同“强颜欢笑”。
如果说男人去看这部片子有什么意义,那么或许说藉此能了解女人的内心到底在渴望些什么“虚荣”吧?
女性观众最关心的莫过於女主角凯莉在电影中穿了哪些品牌的衣服、鞋子、拿了什么包包,在以前的影集中,据说嗜鞋如命的凯莉拥有超过200双的鞋子,凯莉在剧中所穿戴的衣物都会成为当季引导流行的指标,她穿过的款式更是在播出的隔天就造成缺货。它真是“VOGUE”杂志上名牌时尚用品的置入性行销.从VOGUE总编亲自到巴黎为片中女主角挑选所有的礼服,片中VOGUE摄影师大喇喇地帮凯莉拍照,从头到尾不断地提到并秀出VOGUE杂志……。
看这部片子时我有很多感触.我有很多“肤浅虚荣”的姐妹淘,她们相信有一天她们会像凯莉一样找到她们的Mr.Big,成为“都市灰姑娘”尤其是单身的熟女们。
片子的最后,不愿在“豪华深闺”中忍受欲壑难填的莎曼珊Samantha与其他三位女朋友共同庆祝她回复单身的50岁生日。(踌躇满志……前程万里的样子哦)
“相信这些”的姐妹淘们大半都活得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我也有许多“有思想有深度”的女知识份子朋友。她们和男人一样觉得这片子非常幼稚。骗人的。绝不浪费钱和时间去看。
当她们痛苦或失眠或有压力时她们会花钱去看心理医生或吃抗忧郁症的处方……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电影为什么如此卖座?
女人为什么“愿意”相信这样一个多数男人看来想骂“脑残”的故事?
是不是因为现实生活里的“爱情”“名牌”“美貌”一般女人都“拥有不起”,所以一百多块的新台币给我们两个小时拥有美梦的体验,Why not?
在平凡和现实里跌跌撞撞的姐妹们,总要有些什么让我们“相信”或“追求”的,是吧?
否则我们的人生不是太苦太乏味,平凡得太令人不堪忍受了?
只不过是看场电影罢了,我干嘛这么严肃放不开呢?
先生刷卡买票时,售票员还说他用的卡享有优惠,所以看这部片子还是“买一送一”的呢!(爆米花和汽水也是哦,只是先生嫌我肥只准我喝矿泉水)。片子那么长,四个赏心悦目的女人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之外,也令自己意识到自己该上健身房了(小腹己隆得快比胸部丰满),偷懒多久了?自己也像那位忘了“除毛”的米兰达Miranda一样穿上比基尼就要露出“不礼貌”来……
这部片子它还像一面镜子一般,就时尚的标准而言它使我知道自己的女人味己经退化到什么程度?自己的“黄脸婆指数”己窜升到那个指标去了!
还好,坐在旁边的先生,看到一半就睡着了,还鼾声大作。
回到墨尔本,一切又归复平静.寒冷的冬季,裹着大围巾穿着长大衣,走在大街上,除了眼晴和鼻孔啥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