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终于说服在内阁改组问题上态度不甚积极的执政联盟公明党代表太田昭宏,决定对内阁和自民党党内人事进行大改组。8月2日,改组后的新内阁经天皇“认证”,正式宣告成立,并召开了首次内阁会议。除了原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外相高村正彦等4名阁僚仍留任原职外,多达13名阁僚和党内包括“三驾马车”在内的重要职位均被调整。前自民党干事长麻生太郎,在福田“三顾茅庐”般的恳请下,再度出任自民党干事长,前任干事长伊吹文明则转任内阁财务相。尤其是前者,明显是为应对一年后即将到来的总选举的“选举人事”:即使在支持率下泻的态势无法挽回,福田自身不得不退阵的情况下,党总裁的宝座“禅让”于麻生,兴许能规避“后福田”时代执政党江山易手的最糟糕局面。正因此,被一些媒体称之为“解散准备内阁”。
去年9月成立的福田政权,基本沿袭了前政权安倍内阁的人事架构(17名成员中13名原封不动)。由于其在内政改革问题上,始终缺乏明确的政策主张,被国民奚落为“居拔内阁”(意为带家具出租的公寓式内阁)。7月上旬G8峰会后,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不仅缺乏推行大规模深度改革政策的政权凝聚力,且围绕下届临时国会的召集日程等问题,执政联盟内部自民党与公明党之间也传出了某种不和谐音。种种迹象表明,政权已进入“危险水域”。在这种情况下,正如福田上台以来,几乎所有施政都是迫于无奈,被动应对改革呼声的结果,即所谓“被动改革”一样,此番内阁改组其实也不外是“被动改革”之一环,且不无姗姗来迟之嫌。纵然如此,改组毕竟使所谓“福田色”有所增强,当是意识到并立足于本届众院解散后即将打响的总选举选战,有自信问信于民的改组。
因本届众院将于明年秋天到期,如不出现提前解散众院的非常事态的话,总选举也将在明年秋天举行。而福田在这个节骨眼上改组内阁,无异于对外界做出以全新阵容迎战下届大选的意志表达,这与高举写满执政方针、理念的选举公约来应对选战庶几无二。按福田自己对改组方针的说法,改组后的新内阁将成为从经济结构上应对全球性原油、粮食价格高企等景气不安因素和长寿少子型社会的“安心实现型”阵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起用“财政重建派”重镇与谢野馨出任经济财政担当相、稳健务实的二阶俊博出任经济产业相及以原自民党干事长伊吹文明出任财务相等人事安排,确乎有强化财政经济领域基础配置的色彩。
此前,福田郑重对国民承诺的2011年国家及地方基础财政收支由红转黑的政府目标,在美次贷危机长期化、世界油价和粮荒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无渐行渐远的危险。而面向下届众院大选,不仅执政党内出现回归小泉构造改革路线的呼声,基于不景气的压力,国民和在野党要求出动国家财政的声浪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首相,打出何种政纲来维系政权运营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福田政权在内政问题上,政策策定的清晰度远不如外交领域,给国民以模棱两可的模糊感,这也是其支持率一路走低的近因。当然,这与其上台并非是总选举的产物,而是党内各派平衡的结果也不无关系。加上众参两院“较劲”,导致“国政分离”的结构性问题,使福田政权固有的“过渡”色彩,更趋明显。而通过此番内阁改组,向国民明示“想做什么”的目标,不仅是政治对政权的底线要求,更是福田政权能否延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