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萝:向索尔仁尼琴先生致敬

今天早晨,从网上得知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先生去世了。

索尔仁尼琴是一位争取自由的战士,一位先驱者。如果说他为了自由贡献了全部的生命,应该是不过分的。索尔仁尼琴还是一位独立的思想者,从来不人云亦云。被苏联政府驱逐到西方以后,他曾经指斥资本主义的没落。1994年,索尔仁尼琴返回自由俄罗斯,“他对叶利钦领导下的俄国出现的腐败现象和物质主义有很多看法。他告诉俄国议会俄国人并没有生活在民主社会里。”

俄罗斯民族是年轻的。世界意义上的文明降临在这块土地上,是从俄罗斯人摆脱蒙古统治开始的,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而真正的进步得益于彼得大帝和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间就更短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俄罗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就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人也常常不假思索地说,俄罗斯人的文化素质很高。俄罗斯不乏粗人,但他们不敢藐视文化,藐视作家和诗人。

俄罗斯民族又是古老的。虽然没有很多民族所拥有的典籍,俄罗斯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没有因为外来文明的引入而湮没。俄罗斯的农民也会向哲学家那样沉思,而有些俄罗斯的作家从外貌和思维方式都类似于农民。俄罗斯作家笔下泥土和白桦林,俄罗斯电影中广袤的土地和辽阔的海洋,向世人体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

不知道因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强大,还是因为苏联领导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70多年的苏联也没有斩断俄罗斯文化的精神。在高尔基和肖洛霍夫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传承。而索尔仁尼琴先生,就是俄罗斯精神的荣耀。对于普京总统授予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章,我不想做政治层面的解释。在俄罗斯,有着统治者礼遇文人的传统,这是很多文明古国都做不到的。

从托尔斯泰到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与其说是世界的,不如说是民族的和民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索尔仁尼琴后来对西方的批评和对普京强权的支持就不奇怪了。在中国,孙中山先生、梁启超先生和鲁迅先生对西方的怀疑也是民粹主义的表现。如果有什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俄罗斯在社会进步的层面上仍然没有走出彼得大帝的起点。

我坚信,俄罗斯和中国的出路仍然是融入世界潮流。不过我们要记住,即使在西欧,距离二战不过60多年时间,距离一战不到百年。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民族主义的狂热到达了顶点。因此,在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国家里面,启蒙者必须关注大众的利益和感受,理解大众对国家的热爱。为了超越前辈,我们必须重视索尔仁尼琴对很多问题的关切和思考。

索尔仁尼琴先生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什么是作家,什么是精英,什么是先驱者。面对俄罗斯的作家,中国的作家们理应感到惭愧。我向索尔仁尼琴先生致敬,钦佩他为自由所付出的一切,赞赏他对祖国和大众的热爱,理解他后来的抉择。

2008.8.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