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索尔仁尼琴的逝世是对全俄罗斯的沉重打击。我们为我们有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同胞和同时代人感到骄傲……我们要学习他真正的自我牺牲精神及为人类、为祖国、为追求自由、公正和人道理想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普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8月4日凌晨在首都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他的儿子斯捷潘。索尔仁尼琴4日说,父亲死于心力衰竭。索尔仁尼琴的妻子娜塔丽娅。安德烈耶夫娜说:“他度过了艰难但幸福的一生。”
索尔仁尼琴不仅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诗人,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毕生追求公平与正义,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学遗产,还在有生之年就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俄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4日说,索尔仁尼琴去世是对俄罗斯的“沉重打击”。
最后时刻仍在工作
索尔仁尼琴曾因叛国罪遭流放,晚年获俄罗斯国家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他文学创作的素材,更是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索尔仁尼琴一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家中。8月3日夜间索尔仁尼琴心脏病发作,闻讯前来的医护人员竭尽全力进行了抢救。8月4日凌晨零时三十分,因心脏病抢救无效,俄罗斯的伟大作家索尔仁尼琴与世长辞。
最近五年来,因为健康原因,索尔仁尼琴没有出门,一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别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索尔仁尼琴仍在编纂30卷的作品全集。今年4月,索尔仁尼琴夫人曾向媒体透露,这位89岁高龄的作家身体欠佳,外科手术后摘除了一节脊椎,无法行走,只能以轮椅代步。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每天伏案工作。
普京:俄罗斯遭沉重打击
索尔仁尼琴病逝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先后向索尔仁尼琴家人发去唁电,表达慰问。
普京在唁电中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逝世是对全俄罗斯的沉重打击。我们为我们有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同胞和同时代人感到骄傲。他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巨大的内在人格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创作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漫长而坎坷的生活道路将成为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真正的自我牺牲精神及为人类、为祖国、为追求自由、公正和人道理想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索尔仁尼琴生前曾批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政治幼稚、缺乏经验和缺乏对自己国家责任感”,但戈尔巴乔夫在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却对索尔仁尼琴作出高度评价。他说:“直到他(索尔仁尼琴)生命最后的时光,他依然在奋战,不只是为了俄罗斯的过去,也是为它的未来,为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
■二三事
一封“不敬”信件导致流放
索尔仁尼琴1945年2月遭逮捕,那时他正在东普鲁士服役。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称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为“胡子男人”。
用索尔仁尼琴自己的话说,他在这封信中使用“某些不敬言辞”谈论斯大林。他随后被叛劳动改造8年。
他先后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数个劳改营劳动。在一个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特别”劳改营,他从事矿工、砖匠、铸造工等多个工种。
在位于埃基巴斯图兹的这个劳改营,他的第一个劳动果实诞生: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小说讲述一个木匠离开军队后在劳改营艰难求生的经历。新华
在流放中,他战胜了癌症
索尔仁尼琴1953年3月获释,开始境内流放生活。斯大林同月去世。
在“特别”劳改营劳动期间,索尔仁尼琴切除一个肿瘤,但未意识到自己身患癌症。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流放生活后,他的癌症出现扩散。1953年年底,他濒临死亡边缘。
幸运的是,他1954年获准转移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小说《癌症病房》1967年出版。这部小说取材于索尔仁尼琴与癌症斗争的那段岁月。在小说中,他用“癌症”影射苏联体制上的弊端。“人长肿瘤会死,”他写道,“在劳改营和流放中怎能活下去?”
索尔仁尼琴1956年摆脱全部罪名,恢复自由身。与此同时,他的癌症痊愈。新华
■声音
对于这样一位追求自由的作家的逝世,总统非常悲痛,他向索尔仁尼琴的家属表达了哀悼。———白宫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代表布什总统对索尔仁尼琴逝世表示哀悼
(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良心之一,是异议的化身。索尔仁尼琴的不屈不挠、个人理想以及长年多舛的一生,使得他成为继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一代传奇人物。他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伟人殿堂,我对他表示深深的缅怀。———法国总统萨科齐
直到他(索尔仁尼琴)生命最后的时光,他依然在奋战,不只是为了俄罗斯的过去,也是为它的未来,为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戈尔巴乔夫(苏联领导人)
为了悼念索尔仁尼琴,独立中文笔会网络工作委员会特别制作了《我们的精神高于我们的苦难:悼念索尔仁尼琴》,以此,向索尔仁尼琴献上最尊崇的敬意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