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涛:缘何北京奥运办得如此辛苦?

北京奥运终於揭开序幕了,北京当局确已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世人,不仅投资逾5000亿元将京城整容,还要工厂停工、汽车停驶、京人停国骂、外地穷人禁足京城,甚至连最不情愿的採访自由,也忍痛开放给外国记者。虽然开放得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但毕竟还是做了。但看到北京办奥运办得那麼辛苦,我就很纳闷,其他城市也办过奥运会,为什麼都比北京轻鬆愉快呢?

事实上,这次奥运不仅北京市付出巨大社会代价,内地其他城市,甚至不是协办城市也受到「牵连」,要慎防恐怖袭击而加强安保措施,例如广州市就处於「準戒严」状态,所有地铁乘客的行李都要通过X光机检查,公安到市内大小酒店突击查房,游客和外商几乎在广州绝。

广州尚且如此,其他协办城市及北京的保安,特别是新疆喀什恐怖袭击后,就可想而知了。日前北京传递奥运火炬时,天安门广场赶走看想热闹的游客,沿途只许赞助商及官方组织的欢迎人群。显然,北京奥运只是小部分特权人士的盛宴,跟一般老百姓沾不上边,甚至要为奥运作出不少「牺牲」(官方说是贡献)。

过去102年的28届奥运会,有22个主办城市,当中有国际大都会的伦敦、巴黎、洛杉磯等,也有名不经传的小城市,例如安特惠普、蒙特利尔等。无论是哪一届,都办成嘉年华聚会。上届希腊雅典奥运,也是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下举行,希腊街头依旧游人如鯽,到处是各类供平民欣赏和参与的表演及音乐会。

保安是必须的,但要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其中,也是必不可少。可惜,中共申办奥运的初衷,只是希望通过这场奥运会,洗脱中国人的百年耻辱,让全世界都见证中国的重新崛起,世人都目睹中国的经济成就。正所谓富贵而不还乡,锦衣夜行也。北京当局千方百计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今天已是新富,日后请不要瞧我不起。

倾国倾力办奥运豪情百年罕见

本来,作为主人家,稍作打扮,乾净整洁的迎接外宾,也是理所当然。但北京不然,她岂止稍作打扮,可是不惜工本,透支大量社会资源,豪掷5000多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新北京,建起新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网络、运动场馆,还有数之不尽的新颖建筑,务求令外国人瞠目结舌。这种倾国倾力主办奥运会的豪情,百年罕见。

事实上,这种接待外宾的方法,跟中共官场作风如出一辙。每逢有上级领导来视察,地方政府都要先将视察地点「装修一番」。1990年代,前总理朱鎔基调查粮食流通机制,到安徽南陵县的粮仓视察,当地干部竟夤夜将邻近粮仓的粮食调过来,造成粮满仓的假象来欺骗朱总;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到河南爱滋村探望的村民,原来都是「临时演员」,真正的村民却被软禁起来。因此,打造一个「新北京」去招待客人,中共官员轻驾就熟。

除了硬件,北京市民和入场观眾都是展览工具之一,因而要接受速成培训,学习基本的英语、礼仪及打气方式,官方还培训了大批啦啦队领袖,届时会在场上「领导」观眾以官方标準方式替各国运动员打气。

当然,向全球展示京城的新面貌、中国的新成就,最佳途径还是透过国际传媒。因此,除了因为要遵守申办时的自由採访的承诺,当局也希望透过外国记者的相机、摄影机和笔,向世人展现中国美好的一面,这样中共才作出让外国记者自由採访的妥协。但中共想展示成就之餘,不想让外界看到「正常的北京」,公安才不惜以暴力去阻挠境外记者的正常採访。正因为当局想向世人呈现一个非常的、临时的「新北京」,才把奥运会办得如此吃力,如此辛苦;相反,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现成的北京,就有可能全民参与,举国同欢,也就办得轻鬆愉快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