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岸政策「大松绑」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刘兆玄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相关政策「大松绑」方向。「松绑」政策包括金融、经济、人员、土地、交通五大项。 刘兆玄宣布,在两岸教育、人员交流上,大陆学生到台就学可加长在台居留时间;此外,两岸电子媒体产业落地、大陆新闻、电视节目、电影、书籍、唱片到台,及 其他大陆演艺事业交流计划,都会陆续提出。
看到这则新 闻,我不禁对台湾民众的福祉充满了忧虑,因为这种所谓的「开放」,乃是不对等的开放,是对敌对的文宣攻势的开放。此种畸形的「开放」,对台湾有害无益,将 加剧台湾社会的族群及统独观念的对立,将伤害到台湾的基本价值和根本利益,将危害台湾来之不易的民主成就。因此,台湾的当政者和民众必须谨慎而严肃地对待 之,不可为了取悦大陆而自我降卑。
对中共文宣攻势的开放
首先,此次的情况是「彼岸开放、此岸封闭」,两岸并不同步。也就是说,在台湾让大陆「媒体」自由进入的同时,大陆却不允许台湾媒体登陆。这就好像是一场 装备不对等的拳击赛:台湾方面赤身裸体,大陆方面一身铠甲,那么谁更容易受伤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开放应当平等和同步,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应当让两岸民 众都能随心所欲地阅读和观看到对方的媒体及信息,并让两岸媒体在各个领域中平等地展开竞争。显然,中共当局并没有此种自信心。他们深切地知道,长期在专制 制度下被官家豢养的「伪媒体」,根本不能与自由世界里真正经历了市场经济洗礼的独立媒体竞争,而谎言从来也不可能永久地掩盖真相。一旦台湾媒体登陆,一旦 大陆民众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央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不可一世的垄断机构所制造的连篇累牍的谎言,不就立刻破产了吗?
维系中共统治的两大支柱,乃是暴力与谎言。按照毛泽东赤裸裸的说法,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当年中共之所以战胜国民党,文宣方面的胜利先于战场上 的胜利。中共当然深知文宣的重要性,故而一直不敢开放报禁。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有一道由耗资百亿的「金盾工程」所打造的、封锁严密的「网络长城」,普通民 众根本无法进入港台的网站去浏览各种信息。中国大陆的各大海关,一直严格检查入境游客的行李,没收他们认为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港台版本的书籍、报纸和 杂志等。港台的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也不可能进入大陆的寻常百姓家。只有在少数的高级酒店中,客人才可以收看到部分经过严格审查的、比较亲北京的港台电视台 的节目。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新兴的居民小区中,也有少数居民冒险安装家庭式的卫星接收器,俗称「锅盖」,以此收看港台的电视台的节目。但是,这些「锅 盖」的存在并不完全合法,随时可能遭到有关部门的查处和拆除。
中共对几代中国人洗脑
其次,中国大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和传媒。所谓的「媒体」,其实都是党的宣传机构而已。迄今为止,中国大陆所有的「媒体」都在中共宣传部的严密控制 之下,都是「公有」的(或更加准确地说,是「党有」的)而非「私有」的和「民有」的。从报刊到电视台、广播电台再到网络等,都是「党的喉舌」,而非监督政 府的「第四种权力」。中共正是利用对媒体的掌控,在长达大半个多世纪里,成功地对几代中国人实行洗脑,将大多数中国人变成了 「古拉格群岛」中的心甘情愿的囚徒,以及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入膏肓的患者。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庭当中,都有中共所制造的累累血痕与痛 史,但死难者和受害者的家人们仍然热情澎湃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仍然奋不顾身地为扞卫奥运火炬而在世界各国大打出手。这就是愚民政策的可 怕之处。共产党的专制文化已经毁灭了几代中国人的良知和理性,难道还要让其继续漂过海峡来戕害台湾民众的心灵吗?
让恶狼入羊群
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并非中性的,即便是娱乐节目中也蕴藏着此类慢性毒药。在大陆封闭新闻出版领域的前提之下,台湾不可轻率地、单方面地向大陆开放媒体。 如果两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这不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一边是民主制度,一边是专制制度,就得格外小心,不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我个人认为,台湾方面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以两岸关系为杠杆,在允许大陆「媒体」进入台湾的同时,要求大陆对台湾媒体开放。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让台湾媒体的空间和市场 都有拓展;同时,也可以巧妙地推进大陆的民主化进程──而一个民主化的中国,才可能放弃武力征服的野心,改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两岸分歧。毫无疑问,大陆 的民主化,也当然地符合台湾自身的利益。
台湾的民主尚 处于成长阶段,民主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从政党文化和选举文化都还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在此一阶段,对于台湾社会而言,最需要的工作乃是输入欧美的先进文 明,而不是让中国大陆的落后文化蜂拥而入。在此意义上,台湾执政者轻率宣布对大陆所谓的「电视节目」全面开放,简直就是让恶狼入羊群,让台湾民众服用慢性 毒药,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八年八月六日,京郊「有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