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再次进入“重酸雨区”的奥秘
广东人近日忽然发现一个惊人祸事:“北京优质空气”逼广东酸雨更酸——京奥闭幕期间,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以8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兑现环境承诺越来越没悬念,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四成天为一级“优”,六成天为二级“良”。这消息让全国人民振奋。不料,2008年9月4日,广东的“白痴喉舌”纷纷报道:《广东酸雨更“酸”了》——今年上半年,广东省66.7%的城市被酸雨污染困扰,其中穗、深等9市属于重酸雨区。省环保局9月3日向媒体承认,“相比去年同期,下酸雨的频率上升,污染有所加重。”
这就怪了,何以“北京空气质量刷新十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而广东却酸雨更酸,环境质量达十年最低?依官方宣传,京奥不仅仅可推动北京环境保护水平升级,而且更会促使全国环保质量,怎么结果却是北京空气质量有所上升,而广东等全国各地出现“酸雨更酸”环保质量严重下降的恶果?照此看来,京奥非但没有促进全国环保质量,反而是污染祸害神州大地!
据报道,广东东莞市曾是2005年中国“最酸”城市的“重酸雨区”,但2007年东莞经过努力环保,一举摘除了“重酸雨区”的帽子。然而今年上半年,东莞再次进入“重酸雨区”。知情人说,电厂和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东莞酸雨的两大因素,今年因要确保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北京周边许多企业都被强行停产,结果造成许多北方的工业需求转移集中到南方(如北京印刷业的全线停业就让广东印刷行业负荷倍增),广东的电力生产扩容(电厂脱硝、脱氮困难)和汽车尾气排放骤增,终致广东城市降水的酸雨频率为53.4%,同比上升7.1%。广东省环保局的报告显示,本地污染源及外部输送共同影响,还造成了全省的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下降,只有69.8%,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并因广东的污水日处理能力缺口460万吨,使“广州、深圳、梅州的水资源未能完全达标”。人们担心,若不迅速改变现状,“广东酸雨更酸”将使香港从广东引进的生活用水质量也难以保证。
以官为本导致“丢车保卒”
中国象棋有一传统战术“丢卒保车”。但京奥却采取了“丢车保卒”愚蠢下策。
本来,依人们的正常思维,经济与体育相比,发展经济是“车”,开展体育活动只是“卒”;官员与百姓相比,人民百姓是“车”,政府官员是“卒”;北京与全国相比,全国是“车”,北京是“卒”。然而京奥的操办逻辑则是,16天的京奥重于13亿百姓几年的平安生活,北京重于全国,京奥重于中国经济,中南海的面子大于亿万草民的安危。于是乎,就出现了一切以有利于京奥为准——不仅仅北京的企业公司要停产停业,北京居民也多被动员到“外地旅游”,连北京之外的一切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也要为京奥让路:严控制外地人进京,严控外地车辆进京……最终的结果就是,以恶化全国的环境来提高北京的空气质量,以降低全国人民的人身自由来确保京奥的一意孤行。
这一切的根本,就是“朕即国家”,“党大于国”,以官为本。
感谢“广东酸雨更酸”,让许多人明白了京奥的实质是以官为本!
感谢京奥,彻底撕开了紫禁城高叫的“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
一如“文革”会带来“改革”,京奥也必然带来“懊京”!没有京奥,好些人还真以为中国又进入了一个“以民为本”的“盛世中华”。
让我们听听时下一些访民改编的京奥开幕式主题歌,一同以“我和你”旋律咏叹——
我和你,苦加苦,同住污染国;为上访,千里行,逃难在北京。来吧!朋友,说出你的苦,说出我的冤,我和你,冤又冤,永远苦又苦……
2008年9月4日于深圳早叫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