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于光远的重要文章《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炎黄春秋》二○○八年第八期)以后,我再补充一点信息,供读者研究。
赵紫阳笑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四年三月二十日、五月十五日,经赵紫阳本人同意,宗凤鸣老人约我两次去赵家中谈话。我整理的谈话记录,宗老曾送赵老审阅,他未作修改,只提出要我补充写出有关民运人士的“访美见闻”送他看看。因此,这个记录的内容反映了赵老的真实想法。现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关的内容摘录如下:
二○○四年五月十五日赵老在回答我提出的“关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十三大报告的立论的背景问题”时,他很兴奋地微笑答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在十三大报告之前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关於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一次是在“关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决定中。(注:十二大报告中也出现过.)两个文件中都出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不是十三大报告的首创。十三大报告的贡献在於,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联系在一起,作为邓小平提出的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以前于光远、苏绍智、冯兰瑞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点,不在於“初级阶段”,而重点在於“社会主义”。过去《决议》作这样的论断,基本上是立足於反右,针对怀疑现在是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虽然讲初级阶段,但是重点在坚持社会主义.如果否认现在是社会主义,就是错误.当然,思想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不解决问题.当时还是针对反右,但是未展开,只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应要求太高,未深入地展开讨论。
真正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同改革开放政策联系在一起作为理论基础,是十三大的贡献.为什么用这个提法?找到这个论断,我当时非常兴奋.虽然不是新提法,但是可以避免争论。因为当时有种思潮,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纲,改革开放是目。”针对改革开放是“政策”,不是“目的”的观点,我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过改革开放问题: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纲,同改革开放不能并提”的提法是不对的。改革开放不是具体政策,是总政策、总方针。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应贬低其中的任何一个。那时还未找到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后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又是社会主义,又要改革开放,怎么搞?於是就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重点放在现在只是“初级阶段”上做文章。最大的想法是不会引发争论。不是赵紫阳发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对此就已没有争论。因为重点是反右。思想保守的人也不反对这个提法,因为他们重点是反右,批判那种不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怀疑现在是社会主义的思潮,所以,那时能被接受,现在也能接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
赵老特别强调:“我在十三大重点论述的是“初级阶段”,前提是不争论。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并没阐述,而是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作为十三大的立论基础,据此确定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作了大段论述。我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点,不在“社会主义”,重点放在“初级阶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说,现在是邓小平说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就是说现在还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这是我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苏绍智、冯兰瑞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之处。”
对於赵老的最后两句份量很重的话,我同宗凤鸣核实过.宗老说:“我在场,我可以证实赵紫阳讲过这两句话。”
十三大报告的玄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
在宗凤鸣《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之中,收录了赵紫阳会见宗凤鸣和我时的两次谈话记录。其中第二次谈话(二○○四年五月十五日)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见《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第三六五页)。需要郑重指出的是,在《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漏掉了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资本主义”。赵紫阳的原话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点,不在“社会主义”,而在“初级阶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说,现在是邓小平说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
“谈话”的第一次印刷本漏掉了“就是资本主义”这句话。我请编辑在再版时补正。但是,好像至今尚未补正。不知是在中间哪个环节、哪位好人有所顾忌或考虑天机不可泄露,而删去了最重要的一句话。
鲍彤:这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在二○○五年下半年,我曾问过鲍彤,赵紫阳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他的这个观点,当时是否向你们起草十三大报告小组透露过这个思想?
鲍彤说:“赵紫阳没有讲过.这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鲍彤也有点惊奇,赵紫阳怎么向我点穿了这个他当时可意会的玄机.我说,这是赵紫阳在去世前几个月,对我们讲话时一直吸着氧,他已知道自己病情,肺部纤维化严重,而且家族又有这种病史。他顾不上什么意会还是言传了,他已经从思想上彻底解放了,当然无所顾忌,“无所谓”了,就把你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只可“意会”的想法,“言传”了。
鲍彤说:“你再仔细看看十三大报告中关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你会看出来,文中实际意思正是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跳不过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
用“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的密码解读十三大报告
赵紫阳二○○四年五月十五日同我谈话中讲的,他在十三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并没阐述”,“重点不在社会主义性质未变上做文章,而是在“初级阶段”上做文章。”实际上他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宗凤鸣《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第三六五页)鲍彤已经意会,又在十三大报告起草时贯彻了这个并未言传的指导思想。这是理解十三大报告的一把钥匙。也可以理解邓小平坚持经济上右(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只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条)的跛足改革的指导思想,既是他批准赵紫阳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的原因,也是他在罢黜赵紫阳以后坚持“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要改”的目的。
用“初级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的密码可以参透十三大报告的玄机.赵紫阳在十三大报告中大段大段地重点阐述的是经济上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政策与理论基础,确实没有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进行阐述,只是泛泛地讲“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等等,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免邓力群、胡乔木的争论而设置的盾牌。在报告中对“初级阶段”进行了有实际内容的充分论述,为学习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如“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於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赵紫阳在代表党中央向党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公开声明: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就是说,党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和邓小平都同意赵紫阳的论断: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为在初级阶段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条件”提供了法理依据,也回答了左派发起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争论。
赵紫阳在十三大报告中还提出:“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这样,就从马克思主义原理上完全否定了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急於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穷过渡”的错误,也回答了左派对改革开放的攻击。他举了一系列“生产力的落后”表现、“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须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於世界后列”的中国现实状况,得出了重要的结论:“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结论的内涵,就是二○○四年五月十五日赵紫阳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也就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