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话题。我想,回顾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结果,有四个特点是不应忽视的。这四个特点,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路径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路径大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特色。因此,传统的发展理论,比如中产阶级与社会民主化的关系等等,无法适用于中国现实。
首先第一个特点就是, 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但这些成就很难完全归功于中共政权。社会本身积蓄了极大的能量,在政府放开的领域喷发出来,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因。国际资本寻找市场以获取利润,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彻底否认这个政权在经济方面的正面意义,有点偏激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中国当局在中国经济发展上,在很大程度上本身也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这种障碍尤其明显地表现在纵容权贵集团瓜分国有资产,从而一步步加剧社会不公正程度方面。随着改革的停顿、政府腐败程度的加重,它的障碍作用现在越来越明显。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政府的权力范围在缩小,权力的有效性、集中程度在下降,这是指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地区,比如乡村、比如工厂,比如在各种社会福利中,连黑奴工这样的事情都会堂而皇之地出现,而且地方、部门的利益在强化、固化。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权力受到的限制也在缩小,动员能力在加强,甚至权力的集中程度也在提高。比如,各个地方都是一把手专政,这是在改革前的时代也见不到的,由于手里有了大量的财富,它的行动能力也得到了大大强化。
同样,一方面在法制的建设上,的确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程序的重要性得到了重视,但同时,政府肆意妄为的程度也在大大加强,事实上,可以这样说,在日常的事情上,政府变得越来越讲规矩,而在它认为特殊的时刻,它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突破、终止法律的行使。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表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掩盖的。
此外,在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依靠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来推行的,这使得改革成本大为降低,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秘密。但是,这样的增长,是建立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盘剥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的增长。它的代价其实是巨大的,只是当社会矛盾被经济增长速度掩盖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代价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经济增长,它的意义仅仅是增长而以,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发展。因此,也是一种畸形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