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南政坛提出“还权于民”的口号,我当即撰文认同(《“还权于民”中的权利本位》)。正希望看到湖南地方能由口号转为行动,谁知态度甫出,即无下文。过了不久,有动静来了,这就是香港《文汇报》10月3日发表资深评论员刘斯路的文章《“还权于民”不是好口号》。如果可以顺着这个题目往下讲,我以为,这篇反“还权于民”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该文从三个方面批评“还权于民”,可惜,三点之中,没有一点能站住脚。
该文认为:“第一,有关政府、政权、执政者和人民的关系,中央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表述,那就是‘执政为民’,‘为民执政’。过去,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在今天,强调执政党的地位,用‘执政为民’就是一个准确和完整的表述,没有必要再提什么口号。”
什么叫“准确和完整”?“执政为民”固然是一个准确的表述,但仅仅是它,肯定不完整。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在民主体制下,有三个维度,它的完整的表述,用当年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的阐释,是“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孙中山当时提供的翻译是“民有、民治、民享”。只有这三个方面的集合,才称得上完整。至于“执政为民”,是上述三个方面中的“for the people”,它的意思是“权为民所用”。但比它更重要的是“by the people”,即“权为民所授”。我们经常说的民主,指的就是它。如果离开民主,孤立地谈为民执政;那么,连皇权统治都不会反对。至少它也懂得,立君为民,且民之如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刘氏抓住一点谈完整,不谙民主体制的政治常识不说,而且很低级地犯了个形式逻辑的错误。
第二,“‘还权于民’,令人生成歧义。还权于民,到底要还什么权?……一个政府,一个政权,最主要的权力是行政权,这个权力本身就是人民赋予的。当今世界,有各式各样的政治制度,但是都标榜行政权力来于人民,替人民施政。显然,政府只有好好施政的问题,没有把施政权还给人民的问题。提出者其实是要增加人民的民主监督权,但使用了耸人听闻的口号。”
还权于民,居然会有歧义?作者再次得衡量一下自己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其实,提出者说得很清楚:“要重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人民群众参政的积极性;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里例举了四项公民政治权利,并无歧义。但是没有歧义有不足,正如我前此指出,在这四项权利之前,还缺了一项更重要的政治权利,即公民选举权利。民主体制,公民政治权利多多,但在排序上,选举权利第一。没有这个权利,其他权利未必能得到保证;另外,没有民主选举,该权力也没有它的存在合法性。这正如后来作者所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政治制度,但是都标榜行政权力来于人民。是的,古代社会,君权神授;现代社会,政权民授。但,作者用的词是“标榜”,问题在于,权力标榜它来自人民,就来自人民了吗?这里只有一种检验方法,就看它是否经过“by the people”,这是一个通过人民的票选程序。权力如果自觉缺乏这一点,它就需要补。所谓“还权于民”的“还”,也就在此点睛。这里不存在任何歧义。至于作者认为政府“没有把施政权还给人民的问题”,这如果不是淆题,就是对民主知识的理解,尚在水平线以下。人民从不要求施政的权力,但要求选举施政者的权利。
“第三,‘还权于民’的口号,很容易走到无政府主义的邪路。……‘还权于民’的口号只会使人想起文化大革命。西方也不会用这个口号,而是通过三权分立制约滥权。今天北京逐步扩大民主政治成份,但也不可能搞无政府主义。无节制的空谈「还权于民」,既会使人误解不要政府了,也会令人误以为政府过去是滥权现在要纠正,要还权,这实际是全盘否定自己。”
把作为“还权于民”的民主,等同于走向无政府,甚至文革;作者的引申既危言耸听,又不讲逻辑。民主选举,本来就是选政府,怎么会变成无政府?当年孙中山的立国思想是“主权在民”,具而言,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有权的人民通过选举,把权力授予给自己认可的政府。于是,政府才能施政、才能执行自己的各项职能。这里的交互逻辑十分清楚,并不含糊。把“还权于民”与无政府相联,这其中的玄机难免让人怀疑,作者莫非怕的就是人民有权?文革是混乱,不是民主。民主是讲程序的,文革则是法治意义上的整个社会脱序。脱序中的人民既没有权力,也没有权利。他们不但发动不了文革,而且是文革中的受害。因此,“还权于民”与文革无关;认为人民有权则会导致文革,这更是对人民的伤害。另外,西方三权分立的问题,属于权力自身分配;尽管必要,但在分配之前,还有个权力来源的问题。这是一个过程中两个方面,一个是民主,一个是宪政,它们先后有序,并不交集。就我国目下的政治体制改革而言,两者都需要,一个都不能少。刘文也别想用一个取代或混淆另一个。
根据以上,《“还权于民”不是好口号》谈的是民主政治,却不懂民主政治,甚至反民主政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反“还权于民”不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