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瞒报事故,引出沸沸扬扬的封口费风波。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曝光6家涉嫌在这起瞒报事件中收取“封口费”的媒体,其中包括中国教育电视台《安全现场》栏目收取1.92万元所谓资料费,成为涉事机构中唯一正规的中央媒体。前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声明,承认1.92万元是该栏目卖光盘所收的钱,同时指出收钱与电视台无关。声明披露涉事栏目乃由国家安监总局主办、某文化公司承办的免费公益专题栏目,电视台“将保留对该栏目给我台造成的损害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封口费本不是今天才有的惊天内幕,多数民众早认其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作为潜规则,就过往经验来看,每次曝光往往迅速归于沉寂,难有众口置评抽丝剥茧的空间。不过,此次封口费事件迥异于前,相关机构纷纷登台自陈,其中不少有效信息,令事件的公众观察更上一层楼。
以涉事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例,此次并未选择息事宁人的潜规则姿态,相反据理力争,发表声明向社会披露内情,言辞可谓不屈不挠,可知封口费事件舆论汹涌,确实已戳痛其作为媒体的公信和尊严,因而不得不直面公众、自证清白。就声明内容来看,大抵如下,一是封口费事出有因,二是封口费暂无定论,三是本台并不自甘堕落。面对公信危机,媒体声明以自尊为要,这仍算有气有节的态度。
我们之所以如此取态,乃是深信即使身处逆境难以自外,媒体的自尊自爱仍是修复公信的核心所在。封口费事件,事实上是媒体共同的羞辱,令同业中人耻感发作,虽未身临其境,亦难以袖手安乐。我们欣赏三省吾身的承担,也提倡据理力争的澄清,因为现实要向前迈进,在道德义愤与公众谴责之外,我们也要借此深切检视,这仍可谓在堕落浮风中并不自甘堕落。
山西矿难引发的封口费风波,事实上撕开了媒体缠身的恶症。事件发生之后,舆论对涉事的真假记者和媒体机构严辞谴责,甚至要求司法介入惩治,这些都完全正当。但封口费背后的堕落不仅仅是职业道德沦陷如此简单,也是更加复杂的行业困境与负面激励叠加影响的结果。只对触目的恶行败德心怀愤懑,却无力虑及长期郁结的结构矛盾,对堕落的清除便会如入迷阵。
封口费的长期泛滥,是以“封口”这一信息传播的体制痼疾为前提的。在这里,意欲封口的力量,不仅来自市场资本的收买,以求取非法收益,还来自不受约束的公权力威慑,意欲在公共名义之下贩运长官意志的私货。前者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封口费,后者则是无价可还的封口令。《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最初揭露山西娄烦垮塌事故存在瞒报时,四处举报没有回音,公开发表的报道上网不到一天就被全部删除,直至总理批示事故真相才浮出水面。封口费与封口令,从资本利诱和权力威逼两面夹击,令媒体堕入难以自持的境地。
然而,这样的外部情形,并非就使媒体堕落有了可以卸责的理由。相反,正是媒体难以自持地自甘堕落,追随并且放大了这种公然的堕落。因为现实中的媒体,不但可能感染高高在上的权力通病,还可能感染唯利是图的资本通病,甚至交叉感染而生成无所承担的怪胎。
在霍宝干河煤矿事故中收取“光盘费”的《安全现场》栏目,一方面是由国家安监总局主办的公益安全节目,另一方面又以文化公司之名向行政对象兜售光盘。这不是官商结合又是什么?这样的栏目能在国家公共电视台生存达三年之久,这只能说明媒体自身确实已经病得不轻,甚至已经与官商结合的洪流高度同构。
不管这是媒体自我选择的结果,还是根据所谓“相关部委合作协议”产生的不受监管、不负责任的“公益节目”,毫无疑问首要检讨的仍是媒体自身修为。因为当此时代,媒体最应警醒的确实就是流风所致的向下看齐、自甘堕落。如果媒体自我放弃,便再无什么可供依凭和挽救。
在霍宝干河煤矿事件中,山西本地多家媒体的表现,足以印证权力与资本威逼利诱和媒体自甘堕落之间,如何形成了围吃矿难的食腐生物链。我们之所以认同中国教育电视台自救公信的努力,甚至愿以鼓励相加,即在于这种为了自救而说出真相的举动,至少表明了一种尚可救赎的行业自尊心,我们唯一的勇气只在于不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