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版,45.00元。 |
今年是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大概再没有哪个电影批评家能如巴赞那样获得如此持久的声誉和爱戴。尽管,只度过了40年生命旅程的巴赞真正从事电影传播和电影批评的时间只有15年,但他却留下了无与伦比的丰厚遗产。除去为电影传播、为他所推崇的“客观现实”电影所做的积极而又卓有成就的实践活动,如参与恢复国民教育和迷影运动、创办《电影手册》等之外,巴赞所作的最有价值的电影理论贡献便凝聚在他的《电影是什么?》中了。
本来并不存在《电影是什么?》这样一部专门为出版而写的电影学专著,熟知巴赞生平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字散见于报纸、杂志和小册子里,但最终形成了的厚厚文集却充满了严谨又不乏激情毫无新闻体的论证,这点似乎和其本人天主教徒的气质以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修为分不开的。
“请原谅我惯用比喻,因为我不是哲学家,不善于更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谢巴赞的自谦,使得这部在学术界内外都处于电影理论“圣经”地位的文集,似乎显得不那么高深。没有太多理论著作论述过于艰涩费解的毛病,是这部书的优点。然而,即使这是一部被公认为深入浅出的好作品,那只能说作者比起大多数观众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加勤奋,再加上天赋的原因,方能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点陈述得如此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