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在世界许多地区仍然沈浸在圣诞假期的放松气氛里时,由於巴勒斯坦在和以色列的半年停火协定期中仍旧发射火箭弹,停火期一结束立刻发射更多火箭弹到以色列境内,而让以色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挥军进入既然撤出就不愿再有任何瓜葛的迦萨走廊。以色列的铁腕随着新闻影片的传播,让世人为迦萨平民叫屈,却没有媒体报导,以色列南部城镇多年来受到攻击的人们在以军出动攻击后表示,政府对他们每天面临的威胁终於採取行动了。
不论撤出之前、之后,八年来以色列试过各种办法、透过各种管道和迦萨当局交涉,却仍然无法阻止境内南部城镇随时随地遭到「漫游」火箭弹的袭击。三年多以来,哈玛斯不但不在以色列全数撤出迦萨之后致力建设,反而平白让企图在中东地区扩张势力的伊朗利用,将以色列提供的农用化肥当成制造火箭弹的原料,劫持以色列卡车运入迦萨的生活物资做为自己的补给品,白天把窗帘拉上,点上蜡烛开会,做为归罪以色列断电措施的宣传,也把以色列运入建盖房屋的水泥,挪用做巩固走私武器、香烟、美元现金的秘密地道,有意把迦萨变成一个巨大的飞弹基地,目标是终结以色列的生存。国际指责以色列不人道,确不明白以色列被逼得像个患了精神分裂的疯子,把人的头打伤,赶紧去包紥人头;把人的手打伤,赶紧去包紥人手;而这些伤害都是任何战斗难以避免的失误.哈玛斯把自己与平民掺杂一起,以色列的炮弹如何分辨?最近半年的停火期间,以色列向迦萨运送一万七千辆次卡车的物资,有些却被哈玛斯屯积转做黑市买卖.一个所谓透过民主选举得胜的执政机关,其心思究竟放在何处?
以色列空袭之前,在迦萨散发三十万张传单,并透过电视、广播、手机简讯警告迦萨百姓远离空袭所锁定的哈玛斯指挥中心与火箭弹制造厂,希望能将无辜生命的损失减至最低。如同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国际舆论也将这次战役定性为大欺小、强凌弱的不平衡战争,并以迦萨死亡数百人,以色列只损失几名士兵为证.
军事战斗所求不就是敌人有最多的,自己有最少的伤亡?军事冲突是以死伤多寡及军力差异来衡量战役的正当性与道德性?武力自卫的相称性难道不是以「解除威胁」和「恢复原状」为目标?然而,战争是不被称许的,任何一条人命的损失都是太多!以巴之间即便有所谓的不平衡战争,其实也是民主国家与不让这个民主国家生存武装团体之间的军事冲突,以及,有现代装备的正规军,却必须费神地和有武装力量的数千人缠斗多时的结果。哈玛斯的火箭弹是针对以色列百姓,以色列的攻击是针对哈玛斯指挥中心的事实,是否也应该带入考虑?
夏隆2005年全数撤出以色列人之后,至今,哈玛斯已发射数千枚的火箭弹到以色列境内,由於精确度不够,时常伤到自己人,却没有停止的意图.哈玛斯应该知道,以色列不可能无止尽容忍「漫游」的火箭弹,却又继续不断挑衅。哈玛斯让「军民一家」,让百姓有太多的机会受伤与死亡,其中逻辑究竟何在?所求为何?「苦肉计」是否可以带入思考?
如果以色列的行动是出手过猛的预防性攻击,那么是否要等待对方的匕首插入心脏时才准许还击?在提及哈玛斯的行动是出自四十年被佔领的复仇心态时必须先了解,迦萨原先是埃及的领地,1967年以色列在以为又要遭受民族屠杀的巨大恐惧中,出乎自己预料地赢得六日战争后才佔领迦萨.战后在苏丹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对以色列的不承认、不交涉、不签署和平协定的决议.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战胜国要求和平,战败国要求战胜国无条件投降的例子。以色列自建国后,2006年第一次不在战役中达成目标,因为那是场对方武装力量藏匿在平民居家间,处处是敌人却又不知敌人在何处的战役。目前的情况相同,以色列必须立即停火,必须想出另种异於传统战争的方法面对未来可能无法避免的更多冲突。国际社会也必须以新形态军事冲突的思考来看待这次战役。二十一世纪里,战争的传统定义必须更改,规则也必须有新的制定。
国外犹太人不断汇钱回以色列补足发展,打破「在稳定中求进步」的铁律。海湾国家把自己建设得金碧辉煌,却对西岸与迦萨的援助极少,也轻视巴勒斯坦人。哈玛斯可以向有钱的阿拉伯国家有所要求,迦萨必须能够富足自立,让年轻人有希望,必须和西岸合作,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两国并存形态必能实现,因为这早已是以色列、西岸法塔政权、温和阿拉伯国家,以及国际间的共识.
有人说,以色列为美国代打不平衡战争,那么哈玛斯和伊朗又是什么关系(叙利亚和伊朗合作,运送武器、训练人员到迦萨,是泛阿拉伯主义的残留作祟)?伊朗,这个伊斯兰波斯民族在六十年前是最先承认以色列的国家之一,双方也曾有军事合作。在领土没有任何交集,外交没有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当今的伊朗执意不让以色列生存,其中透露的是中东地区微妙的势力均衡玄机.过去伊拉克可以牵制伊朗,美国除掉海珊,伊朗也得到俄国的支持而更加无所畏惧。伊朗仇视和美国同一阵线的以色列,因为冷战幽灵仍飘浮在中东上空,不曾远去。埃及不让迦萨人过界,是为了不让哈玛斯在自己领土制造事端,因为开罗对於自身的激进份子也已经几乎束手无策。伊朗国内与哈玛斯内部的激进势力是要断送许多穆斯林心目中猪、猴一样犹太人的生存权。哈玛斯被伊朗利用,必须知道自己被利用的后果。
以色列2005年全数撤出迦萨后根本不愿再回头,可是又被逼迫要「喂养」它的敌人,这是以色列的第一个两难.从国外移民回来的屯垦定居者,或许是以色列内部相当具有攻击性的一群人。由於以色列的民主设计,这些人的某些作为可享受宪法保障,而让部份宗教意识浓烈的定居者成了以色列之瘤。这个内政问题似乎因着政府必须以极大力量对付外侮,而无暇深究,是以色列的第二个两难.要了解行动,必须追索导致该行动的背后思维.以色列轻武,会被周边阿拉伯国家看成是羔羊;尚武,则被国际左派定性为豺狼;这种窘境是以色列的第三个两难.在不论怎么做都会导致「不良结果」的情况下,这个似乎是遭天谴的国家只能以自己的生存为最大考量。
阿拉伯联盟在2002年提出承认以色列的条件至今没变。以色列考量到生存问题,一直见不到正面回应。以色列紧急该做的是,怎么样才能得到国际保证:如果以色列放弃西岸,不会像放弃迦萨以后那般受到攻击。只要国际社会能够保障以色列的生存,事情便立刻有了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