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争议的布殊卸下了总统职位,但历史将会给予他公正的评价,他对美国和世界的独特贡献必将获得后人的正面评说.

● 当选总统奥巴马1月7日在白宫和健在的历任总统会面。左起:老布殊、奥巴马、布殊、克林顿、卡特。(AP)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这是中国古语.美国总统布殊,在他卸任前举行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上,面对谤议,信心十足地表示:对自己的执政,历史会做出公正评价.只须假以时日。
二○○○年,美国大选结束,总统却难产.在关键的佛罗里达州,候选人布殊与戈尔票数过於接近,需重新验票。以微差落后的戈尔,不服输,层层诉讼,最后,最高法院裁决:乔治?W?布殊当选.两个月的争执,民主与共和两党激烈攻防,创下美国总统难产的历史纪录。於是,小布殊总统,从一开始,就在争议声中登场。这似乎是一种预示:两届任期中,国内外争议不断。
最大政绩强势确保美国安全
上任不到一年,美国遭遇新「珍珠港事件」:「九一一」恐怖攻击。近三千人丧生,象徵美国强大经济的世贸双塔轰然倒地。布殊总统奋起捍卫美国的尊严与安全:在国际上,组建反恐联盟,挥兵阿富汗;在国内,首创国土安全部,强化本土安全。
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被击溃,庇护本拉登及其恐怖组织的塔利班政权被推翻,民主阿富汗诞生,布殊的民意支持度达到顶点.「九一一」恐袭后,美国的安全为世人所担心,许多外国人一度不敢到美国,尤其不敢到纽约.然而,「九一一」之后七年,美国本土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恐怖攻击事件,举世意外。这恰恰是布殊政府的最大政绩:精细佈局,高效施政,强力护国,确保了美国安全。
二○○三年,布殊当局发动伊拉克战争,啃上了中东这块硬骨头.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被国际上批评为「单边主义」;没有取得法德等盟国同意,被盟友责为「鲁莽」;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反对派抨击为「出师无名」;战事不顺,美军阵亡数千,被反战者讥为「愚蠢」。
布殊总统陷入谤议.然而,争议的迷雾,却淹没不了布殊政府的远见卓识.推翻萨达姆独裁政权,不仅解放了伊拉克人民,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东地缘政治:打掉了中东一个巨大火药桶,在中东嵌入民主板块,为中东长远和平铺下重要基石。
二○○七年初,在一片反对声中,布殊总统毅然决定向伊拉克增兵两万,竟由此重创叛乱武装和恐怖份子,大幅稳定了伊拉克局面。
布殊上任之时,正是历史上美国最强大之日:世界唯一超强。「单边主义」,自有其时代背景。与其说「西部牛仔」塑造了强势美国,不如说超强美国成就了「牛仔总统」。攻下阿富汗,再攻伊拉克,这种乘势而行、再下一城的作为,大国战略,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犹如一百多年前,「缅因号事件」发生后,美国连攻古巴和菲律宾,彻底瓦解西班牙殖民堡垒;或如半个多世纪前,「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倾举国之力,连败日本与德国,拯世界於水火。
笔者曾建言围伊攻北朝鲜
二○○三年初,美国攻打伊拉克前夕,笔者曾致信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建议对伊拉克围而不打,改而突击朝鲜.笔者的理由是:当时,有联合国武检小组再次进入伊拉克,至少在那期间,萨达姆政权无法继续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彼时,金正日公然跳高,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启动核项目,对国际社会威胁更大更直接。再者,平壤不顾他国调停,单挑华盛顿,美国出师有名。笔者还分析:那时,中国和俄国都不大可能展开第二次「抗美援朝」;另有韩国,可以北上接管,犹如北方联盟南下接管阿富汗。
笔者没有道出的一个思虑是:中东政教纠缠,局面複杂,阿拉伯人迷信「当烈士,上天堂」,自杀炸弹层出不穷,难以平定;而对付无神论和民不聊生的朝鲜,则容易得多。白宫办公厅回函,仅仅是官样文书:笼统阐述布殊政府的伊拉克政策。显然是针对类似信件的通格回信。后来,眼见伊拉克战事不顺,笔者不免略感遗憾。
对布殊总统的谤议,还在於,在他任期之末,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然而,人们不要忘了,布殊上任之初,正逢美国经济低谷,经布殊当局庞大的减税政策及配套措施,美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并稳健上升。多年间,经济增长,失业下降,投资兴旺。在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中,美国经济面最好,并强劲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这,正是二○○四年,布殊无争议赢得二度连任的关键.
经济危机,出现在布殊八年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西方而言,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布殊当局紧急拟定的七千亿美元拯救计画,获得包括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多数美国政要巨商赞同。可以预见,数年之后,当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布殊总统的大胆救市计画,亦定功不可没.
处变不惊罕见的乐观主义者
有人说,布殊是「最不走运」的美国总统.因为,坏事都让他碰上了:空前的恐怖攻击,两场战争,百年飓风,朝鲜和伊朗的核威胁,空前的金融风暴,等等。然而,布殊总统不仅行事果敢,而且是罕见的乐观主义者: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始终面带微笑,不减幽默。
站立在世贸废墟上,身着便装,头戴安全帽,高举工人的手,那个保有自信笑容的布殊总统;在华盛顿的晚宴上,穿着燕尾服,讲着俏皮话,不断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那个妙语如珠的布殊总统;在白宫的南草坪上,盛迎英国女王,因语误,而改口说「您看我的眼神,像母亲看孩子的眼神」,那个随机应变的布殊总统;在伊拉克的记者会上,两次机警躲过臭鞋攻击,笑称「那是一双大号鞋」,那个从容自若的布殊总统……
历史不会忘记他,历史将给予他公正评价.正如历史上,人们对林肯总统、杜鲁门总统、里根总统的先贬后褒一样。第四十三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殊,以其果断、自信、敢做敢为,以其对美国和世界的独特贡献,也必将获得后人的正面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