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昭惠:一个人的咖啡

周末,送小儿子去打乒乓球,那是学校规定的活动。

本来他应该去上他一直以来上的中文课.但两个行程时间经常重叠,每每顾此失彼。

许多年来,星期六对我而言是匆忙辛苦的一天。但想想,当母亲的我再不出几年也就要从孩子的学校「毕业」了。

老大上了大学,明显地有了他自己的生活,很快的,老二也将完全能够自主。

我并不像龙应台一样,对不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感到怅然若失。

我没有在他们的背后用依恋的目光送他们离我而去的身影。

我知道,那一刻终究会到来。

而我,在那一刻到底又将抱持着什么心情?

也许,如释重负吧!?

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要一个人在这一个陌生的区域等他活动结束。

送他到乒乓球舘之前,小儿子注意到附近有个小型购物中心,体贴的说:「妈妈去喝杯咖啡吧」。

一杯咖啡喝两小时未免太过无趣。尽管我还带了一本这次从台湾买回来的「人生一瞬」。这本书记录了作家詹宏志多年来生活的吉光片羽。

「这一切都是眞的吗」?读这句子,回忆由远而近,恍惚迷离.让我忍不住跟随他的自我追问。

他说:人生一瞬,记忆如落英飘远,当记忆开始扑面而来时,不禁自问官觉库存的都是眞实的吗??

追索记忆,然后赋予某种意义,这似乎是知识分子惯有的思维模式,彷彿不这样做就有负家国苍生,不将一己生命的宏旨拔高到与时代或歴史交错互映彷彿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座标。

我是这样的人嚒?

我勉强喝完那杯没有什么香味的咖啡,掩卷而起。

窗外,阳光明媚,从透明的玻璃往外看,许多招牌标示着Korea的字样,这儿似乎是韩国人聚居的区域。

我沿着并不热闹的市街漫游着。二手书店、亚洲杂货店和教导功夫的武道舘…

这些店面在南半球英语系的澳大利亚国境中点缀出某些异国风味来。

刚刚读过的章节还在心中发酵,詹宏志描述了「咖啡应有的样子」。

他说:应该「黝黑如暗夜、炙热如地狱、甜蜜如爱情」。

他说不加糖的咖啡苦涩一如失恋。

眞实人生的失恋,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是佛家中所说的「求不得苦」吗?

J不久前告诉我,一份他所不愿接受的恋情的故事。

J的青梅竹马,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她的心情J能明白感受。然而,

她求的不是J能给她的爱。

J能给的是拉开一段不让她受伤的距离.J说她为了延续与他的关系沈默地接受这种距离,而且从此不再踰越。

J说这故事时有一种感动的深情。

爱情,到底像石头还是像玉?

一念之间.

执着了,用心硺磨彫塑,揣入怀中珍藏便成宝玉,莹润温暖、亲腻脆弱。

舍弃了,不过是大地上一块无牵无挂自在的顽石。被风砂淘洗,因涉苦而凝固。

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喝了一杯咖啡。加了许多糖,却仍然不香。

我经常四处张看游走,寻找令人惊喜的咖啡滋味。

常常,我喝一个人的咖啡。

然而,我相信在这个城市里的某个角落,我一定可以找到香醇味美并且令人回味无穷的咖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