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山:歪批成语之小小不言

小小不言

出处:《太平经》卷四五:其齿龋间虫,小小不足道,食人齿。(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我同你老实说:彼此顾交情,留下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正解: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王小波去世快十二年了,他的杂文似乎也不再风行,现在看,王小波以一种极度的智力优势意图教化芸芸众生,总能让读他著作的一部分人,比如我,有自惭形秽之感。好在王小波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智力和道德“压榨”——这个词有点狠,故以引号括之——还有对汉语的贡献,把一些原本不能说出来的词语变成了汉语的一部分,其中最为众所周之的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在有些年代,比如周朝末年,就是周厉王那时候,老百姓是不能说话的,就像闻一多说的那样,“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一多先生说的那句话是“咱们的中国”,但在不能说的年代,就连这五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统治者不会承认中国是“咱们”的,而认为绝对是“他们”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统治残暴出成语,周厉王时期使汉语增加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道路以目”,意思是老百姓互相不敢说话,走在路上互相看一眼就算打了招呼。另一个成语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的是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周厉王最后的结果是被暴动的人民流放远方,但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不吸取他教训的依然有很多,于是,从秦始皇到隋炀帝,一直到慈禧,王朝就这么一代代地不停兴盛-衰落-覆亡,没有了局。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对“沉默”也有具体铺陈: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先贤的意思是,如果人们只能沉默的话,那早晚是要爆发的,结果不可逆料。

歪解:大人物不准小人物说话,小人物也不敢说话,即为小小不言。最近,“小人物”被一位叫林嘉祥的官员定义为“屁”,屁自然是不沉默而有声的,大部分还伴以臭味,林嘉祥们还是小心为妙。

造句:出租车司机小小不言,只能放下车子,集体去喝茶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