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韩这个与我们仅有一江之隔的邻国,中国人早就不满了。原因很清楚:金正日小朝廷多年以来不顾自己治下老百姓饿肚子,却千方百计发展核武器,其目的是是维持金氏一家的专制统治。他对我国则纯然是利用,什么“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共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人民以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之类的假话,早已骗不了三岁小孩。长期以来,每年北韩都要我们运去大量粮、油、棉等去填他那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近年来北韩独裁者根变本加厉,在内政、外交各方面倒行逆施,几近疯狂,背信弃义,悍然退出六方会谈并连续发射导弹,公然向国际社会进行挑衅和讹诈;公开钦定他的第三子金正云为继承人(名义上是军事委员长),并为此举办盛大军演,耀武扬威,向国际威胁同贺,对此国人自是怒火中烧气愤不平。
然而,人们的气愤不平却只能埋在心里,至多在私人谈话中议论几句而已。几乎无人不知我们国内长久以来存在的某种潜规则:凡属涉外事务,有关国际关系的问题,一律只能由官方表态、发言。小民不得发表任何见解,因为“涉外无小事”,必须慎之又慎。如果冒昧发言,影响外交关系,产生不良后果,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因此很少有人闯入这一禁区。对于媒体,上面也是三申五令:重大问题的报道必须采用新华社通稿。这就是对于北韩问题,虽然外电火热报道,仿佛炸开了锅,但是国人却谨遵“沉默是金”的格言,大多免开尊口。几天之内,仅仅找到两则报道和评论,一是从网络上读到的,北京德先生研究所张辉的一个表态,提出我国应认真执行自己也投票赞成的联合国决议,立即对北韩加以制裁,断绝其物质供应。二是从凤凰卫视看到的,丹东居民担心北韩发展核武器并试射导弹对他们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报道。在一片沉默中,这两条是“空谷足音”,格外引人注意和重现。
实际上这种要求“舆论一致”,在涉外问题上都要举国一致的做法,实在值得怀疑,首先侵犯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其次,不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阻塞言路,自我封闭,关上了集思广益采纳民间善言良策的大门;最后,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自废武功,漠视了摈弃了各国政府惯常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法或者斗争艺术,即他们往往利用民意来说事。政府外交部门与议会、人民团体、媒体以至于公民个人,对外往往分演黑白脸。此种手法,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已经运用得十分纯熟,从中渔利。例如一贯对华外交主打人权牌的美国众议院院长佩罗西,不久之前访问北京,一反常态,闭口不谈人权问题,但是它返回华盛顿后却由众议院通过促使中国政府尊重人权的决议。又如,中法因达赖问题闹僵,在萨科奇总统作出保证,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后不久,又由巴黎议会通过授予达赖荣誉市民。人们也许认为这种两面三刀,不讲信用的做法不正派,不道德,然而外交斗争本来就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兵不厌诈,宋衰公那种愚蠢的仁义道德是不足为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