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贪恋武士之妻美色,设计将其奸污,武士知情后欲抛弃其妻,而强盗此时也对这个女人失去兴趣。其妻子见状则挑起武士与强盗搏斗,最终武士被强盗杀死。这实际上是一起因奸情引发的凶杀案,但在衙门审讯时,强盗声称自己和武士比剑取胜,赢得美人心;武士之妻则把自己形容成贞女烈妇;已死的武士也透过灵媒自称并非败于强盗剑下,而是切腹自杀。这就是日本导演黑泽明著名电影《罗生门》的故事,因这部电影的广泛影响,自此”罗生门”成为各说各话、真相模糊的代名词。
本月27日,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涉嫌的腐败案件进入法庭辩论阶段。这个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海峡两岸媒体报道焦点、被称为”电视连续剧”的案件,终于在观众的长期等待中进入高潮部分。陈水扁腐败案件爆发后,大陆官媒一反常态,当作重点新闻,给予积极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道,尽可能做到信息透明、及时、详尽,着实让大陆民众享受了一次”相当于”新闻自由的待遇。大陆民众本来生活在一个信息不能自由流动的社会里,别说发生在外边世界的事情,就是发生在境内的很多事情,也是云里雾里,不甚了然。但这次却能一饱眼福,通过官媒的报道,像观赏长篇电视连续剧一般,把发生在海峡对岸的总统腐败案件,一路看下来,实在过瘾。
据我的观察,操控大陆媒体的官方和只能把大陆官媒作为唯一信息来源的民众,对陈水扁案件的看法,明显呈现两极化趋势。多数民众只顾看得过瘾,不曾认真去想官方为何在报道陈水扁案件时如此”开明”,其实官方只顾渲染”民主社会照样腐败”的新闻,也未认真去分析民众为何看得如此过瘾。
对官方来说,台湾爆发陈水扁腐败案件,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不由得人见猎心喜,甚至称得上”天助中共”。所以一段时期来,在大陆媒体上占据显著篇幅的陈水扁腐败案,已成为”民主社会照样腐败”的绝佳例证,成为教育大陆民众不能盲目渴望民主、追求民主、迷信民主的”活教材”。”民主不一定是个好东西”!你们不是一直说民主的汤好喝得很吗,你瞧这民主的锅里有这么大一粒老鼠屎!嘿嘿!与其说大陆媒体是在自由报道台湾反腐败,不如说是在强调台湾民主制度的缺点,想通过陈水扁案件教育大陆民众,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民主制度并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台湾不是实行多党竞争、直接选举、司法独立、新闻自由了吗?你瞧台湾照样腐败,已经升级到总统级别了,而我们一党执政的大陆,也只腐败到省长、省委书记、副部长和人大副委员长级别嘛。大陆媒体其实是抓住机遇教育民众,用陈水扁的腐败案,缓解大陆民众争取民主权利给官方带来的巨大压力,打消大陆民众对民主的强烈渴望。台湾之石,可以攻玉,以案为例,可以恨陈水扁,爱共产党。
对民间来说,台湾陈水扁的腐败案恰好证明”民主是个好东西”。通过官媒上的报道,大陆民众看见台湾没有不受约束的权力,陈水扁贵为总统,至高无上,一旦涉嫌腐败,照样坐牢,难逃法律追究;看见台湾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你是总统的女婿、儿子、太太还是秘书、幕僚,就是总统本人,只要涉嫌犯罪,抓你没商量;看见了台湾媒体自由、公开的报道,媒体报道不受任何政党干预、不受政府控制、审查和追究;看见了司法的独立审判,没有人找熟人、托关系活动法官、检察官,用不着请法官吃饭、给法官送钱,介绍法官嫖娼,如果胆敢找人活动法官、检察官,或给法官、检察官送钱,只能适得其反等等……民众一路看下来,越看越明白,民主的确是个好东西,隔岸观火,眼馋手痒,恨不得一夜之间,大陆也能实现民主,不由得对民主的渴求之情更加强烈。真可谓官方看见腐败,民间看见民主。
出现一种表述、两样真相的两极效果,与官方的思维僵化分不开。时至今日,在官方眼里,民众仍然是一群无知无识的孩童,以为官方说什么,民众的就信什么,只要按照自己惯有的方式行事,就可以用”正确舆论导向”把民众糊弄过去,全然不顾民众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早已分得清民主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了。官方坚持按照自己的”正确舆论导向”报道陈水扁案件,以为民众就可以继续充当”不明真相的群众”,岂不知民众自己早从中得到了确切真相:如果这个总统腐败案发生在大陆,肯定查处不了,连他的女婿、儿子、太太都查处不了,更别说查处总统本人了。还是台湾的民主好,不管多大的官员,只要发生腐败,就一定能够依法查处。
简单地说”官方看见腐败,民间看见民主”并不确切。官方当然也看见了民主,但故意视而不见,只片面强调”民主社会照样腐败”;民众首先看见的也是腐败,但接着看见了民主的好处。这就是:民主社会也会发生腐败,但一定会被依法追究。”罗生门”的故事并非没有真相,有一个樵夫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只因他趁机盗取了武士的宝剑,不便公开站出来罢了。最后他来到罗生门,说出全部真相。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民众获得媒体的表达权,那陈水扁案件就会出现多种表述、一个真相。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