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彪:就公盟事件答《公民》月刊问:继续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滕彪博士简介: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公盟创始人之一,独立中文笔会会员。滕彪博士是2003年孙志刚事件中提起违宪审查的“三博士”之一,这些年来,滕彪博士参与了大量的公益法律援助。

2009年7月17日,公盟被查抄并被课以巨额罚款,7月29日,公盟创始人之一许志永被拘押,为此《公民》月刊约请了部分评论人士就此事件展开评论,公民月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就此事与尚在旅途中的滕彪博士约定了一次采访,下面是采访记录:

记:公盟事件后,如何展望NGO前景,还有多少运作空间?

滕彪:首先公盟事件是一个很明显的标志,中国NGO的发展面临非常大的制度上的问题。实际上在民间为数不多的NGO当中,公盟一直走在维权的前沿,参与了很多公益的行动。一直坚持法治、非暴力的原则,比较稳健。这样的NGO都受到打压,而且许志永也被抓,可能表明NGO发展正在走入一个很大的低谷。但是从长远来看,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挡民间社会走向繁荣兴旺。民间NGO发展还是会持续。

记:官方拘留许志永,中国政府向民间社会和国际社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滕彪:通过羁押许志永,政府向其他的民间机构和维权人士表明,他们实际上一直将维权人士视为制造麻烦的人。他们一旦认为你对政府或者特权利益构成威胁,或者认为你的行为已经越过了他们能够容忍的限度之后,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打压。对国际社会实际上也表明了这样的信号,他能够控制住局势。一旦他们下定决心进行打压的时候,他们可以将法律、文明准则等放在一边。

记:NGO人士将如何应对未来,应对方式是否会有所调整?

滕彪:因为中国的NGO本来就很弱,相互之间也不太可能有一种默契或协调的行动。基本是每一个NGO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判断,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来进行风险评估。不过这样的一个事件,应该会让其他NGO更加的小心,更加如履薄冰吧。

记:对许志永案的前景有何看法?

滕彪:现在还很难说,我希望政府能够恪守法治的原则,尽快释放许志永。因为他所做的事情,公盟所做的事情完全没有违法,完全不可能构成犯罪。相反是相当温和,相当理性的。

记:那么许志永博士在入狱之前,作为公盟的负责人,也是被外界一致认为是一个没有律师身份的维权律师领袖。如今他被羁押,面临牢狱之灾,维权律师群体是否会出现一种群龙无首的局面?

滕彪:许志永在维权律师和维权人士当中享有非常高的威望,实际上在他周围也形成了一个维权律师的群体。如今他被羁押,但是我想维权律师不会退缩,他们还会继续作维权的事情。

记:您本人作为公盟的创始人之一、核心成员,简单谈一谈在公盟经过这么一次大的事变以后,和未来的打算。

滕彪:目前首要的就是想办法营救许志永,然后继续秉承理性、法治、非暴力的原则去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

记:办公室目前情况如何,是否还有压力或骚扰?

滕彪:办公室目前还有工作人员继续工作,来自警方的压力或骚扰一直就没有断过。不过正如我在我的文章中提到,公盟不死,也不会慢慢凋零。因为爱与公义永存。因为追求自由和法治的精神不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