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落英: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中国和澳洲的双边关系在陆克文上台之后出现了一段蜜月期,但是现在已经矛盾丛生。继中国间谍丑闻和力拓案之后,政治的影响也已渗透到了双方的民间交流之中;在力拓案还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和世界维吾尔大会主席热比娅则成了最近世界舆论的焦点.已经举办到第58届的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国际知名度很小,但是今年却不同了,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着实热闹轰动了一番:先是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致电电影节负责人,以个人名义希望电影节不要播放介绍世维会主席热比娅的纪录片《爱的10个条件》遭到拒绝,然后就是三位中国导演宣佈不出席本届电影节,并撤回参影的三部电影,继而就是传出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网站被中国骇客攻击的消息,更有绿党主席鲍勃?布朗写信给陆克文,要求向中方发表声明,不要干涉电影节的言论自由。热比娅尚未在墨尔本出现,只因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浓墨操作,在电影节甚至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关於热比娅的“热”。

热比娅的“热”,可以说完全与墨尔本的“墨”,即墨尔本电影节泼出的政治化“墨”有关.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历来都是默默无闻名气很小,多具电影圈内自我陶醉的性质,但是它抓住了7月5日新疆维吾尔骚乱这个契机,打破惯例将报名截止日后才收到的《爱的10个条件》纳入放映计画,将电影与政治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并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能够充分利用政治手法来扩大电影节的影响。可以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是成功的,成功地推广了电影节的知名度;但是,这种将电影政治化的做法对中国至少是不公平的,即使该纪录片的导演丹尼尔在影片播放后也承认“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纪录片,也并不客观和中立”,因而文化领事、中国导演、中国媒体和线民对此表示强烈抗议是完全应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无论是目前墨尔本电影节的纪录片风波,还是以前的中国间谍丑闻和力拓案,这些都与政治有关,都是国与国之间关系在不同领域的反映,中国的国家媒体发佈大篇幅的抗议性质报导以及澳中两国政府各自发表声明甚至抗议是十分正常的,那都属於政治与外交博弈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大多是强硬的举动。这里就引伸出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在热比娅的“热”和墨尔本的“墨”之间,应该有海外华人和华人团体的“冷静”和“柔软”。面对“泼墨”,政府当然需要显示强硬;但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团体都跟着政府强硬,关系就难免会闹僵、强硬到崩弦。作为民间力量的海外华人和华人团体,应该充当那么一股“柔软”的力量,在矛盾的双方作足“粘合”协调的工作,起到政府的强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有这样的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面对蒋介石、汪精卫和新四军三股力量,阿庆嫂能够有“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方略和“来的都是客”的肚量,这是值得海外华人和华人团体在平衡各种力量、在各种力量中间起作用所应该学习的。

热比娅有什么可怕的,“来的都是客”,“摆开八仙桌”招待她也无妨;以前是兄弟民族,有什么不可以商量的。中国政府不能起到的作用,海外华人和华人团体可以来补充嘛。

2009年7月28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