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克坚:江苏省委组织部能否从善如流?

自从江苏省委组织部宣布出资培训1000名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的消息公布后,媒体和网络已经就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度的讨论,一些知名学者和评论人士,比如秋风,莫之许,童大焕等等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质疑了省委组织部出资培训的合法性,试图培训企业家的谮妄,以及其中包含的明显的社会不公。以我关注的网络范围来看,大多数网民对江苏省委组织部的这个做法也是冷嘲热讽,一些新闻门户网站干脆关闭了这个新闻后面的评论窗口。

面对这种舆论压力,江苏省委组织部的官员也进行了一些回应,认为这种做法并非多管闲事,而是让全社会受益。只可惜,在当下的舆论空间下,这种空泛的论证已经没有说服力,公众并不会就此买账。如果真有心要说服公众,江苏省委组织部显然还要做许多功课,还需要多次和公众进行争辩,这显然是很麻烦的事情。而这个议题由于比较复杂,也无法依靠五毛党来引导舆论。

当然,江苏省委组织部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和公众躲猫猫。也就是任凭公共舆论如何质疑,培训照常进行,但是从此之后对这个培训计划从此只做不说—-在偌大一个江苏,要培训千名企业接班人,虽然难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但是动静小一些,公众关注度低一些,那还不是易如反掌?毕竟,公共舆论并没有能力对实际运作产生什么影响,既无渠道去查核相关的培训费用,也无法对党的组织部门的行为进行问责,更无法对党的行为提起诉讼,因为党并没有一个法律人格。而随着时间流逝,舆论的关注热点很快会变化,很快就没有多少人会关注这茬事了。而经过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教育,富二代的党性增强后,生米煮成熟饭,适时再摆个庆功宴,宣布这件事如何有成效,对社会如何有益等等,那时候公众恐怕连质疑的胃口也没有了。

民间有句话,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为了官场威严或者稳定大局,江苏省委组织部如果能通过上述躲猫猫通道,成功回避舆论质疑,也算是一种“从善如流”了。

当然,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承认公共权力有限性和有效性的话,江苏省委组织部更应该做的是,立即停止这个培训民营企业家的闹剧,这才是公众期待的从善如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