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按:今天给台湾的朋友写文章,无暇新写文章,于是将前两天给“盛大文学网站”的“书业观察”(http://cul.qidian.com/#Show.aspx?mid=4&rid=131542.)专拦所写的文章贴上来,以飨大家。这篇文字很少谈书,谈的是人,我认为人即是书。文字中多用四川口语,我没有注释,不清楚的大家猜猜吧。如果我贴出来后,有四川的朋友可以作个注释,那一定有趣,因为四川方言的地域性之强,恐怕不下于与外省方言的差别。
《黄珂》这本书里累积这么多吃货,简直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而书中的许多人我竟然认识,原来饭桶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国”,那个“祖国”叫“黄珂”。
2009年8月27日7:35分于成都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偏僻,却盛产神人。“拖拉机向前开,人民向我扑来”的李亚伟,“我要抡起二锤打胎”的二毛,展示人类饥渴当然包括性饥渴之“马口鱼”的张万新,把山歌唱得卵子翻天、把土话说得好像卵形的杨长江……罗列下去就会变成展览我们那里这些“杰出牲口”的博物馆,于是打住。
前两天“牲口”之一、“卵诳经”杨长江来到成都,说冉匪明天晚上要来整酒,你娃莫耍赖,一定要来,我给你介绍个神人。我说,你又在那神诳二五的,这年月神经病我倒是见了不少,神人是你家养的人嗦,说有就有?卵诳经说,你来嘛,你来了就晓得了,哥子好久烧过你呢?第二天赴那个有神人的饭局,原来是欢迎黄珂回蓉打望会美女,顺便搞一本诗人张枣主编的新书《黄珂》(华夏出版社2009年7月版)签售。说句老实话,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久矣,京城亦是几年未去,竟然不知黄珂如此风起云涌。我只是听我大学同班同学、现在帮黄珂掌管“天下盐”的任海波说起过,自然也听二毛说起过,但他们都没有说起“黄门家宴”的事来,我想无非是你几爷子合起开了个好吃饭的饭馆嘛,说得来那么九起。
星期六他们让我去成都购书中心帮《黄珂》签售会扎场子,老实说我根本就没玩过这样高档的事。不过,我还是爽快地答应,我为什么如此爽快呢?那是因为我知道我就是去了,也无法出场上镜,更不必考虑说什么话的问题。我将实情告知本书的策划“卵诳经”杨长江,他将信将疑,后来他果然接到有关方面的关照,得知我并非撒谎撂摊子。我将私事办完再到成都购书中心的时候,录制各位“重要讲话”的电视台刚好离去,于是我们一帮人就在那里闲扯,成全了老朋友们的茶聚及酒会,主角黄珂被从四川各地赶来的朋友们斗酒取乐。
饭局上与黄珂摆起他家宴上的许多食客,说出那些饭桶的名字,作为他们的朋友,觉得老黄的好,真是让我这个还没吃过他饭的人,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回来看了《黄珂》一书中的作者或者谈话对象,竟然90%以上的人与我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才觉得这个事情玩得实在是太大了。好像是地产商人冯仑说,你把杯子举一秒没人看你,你将杯子举五分钟,别人说你神经病,你把杯子举五十年,就成文物了。黄珂好像冯仑这话的实践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那里有三百六十天天天宴席不断,和黄珂在家与否无关。这样的事他已经玩了很多年了,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来了他都招待,并且还免费。免费且不说,东西还好吃,且常常不重样,这真是让小旋风柴进也瞠乎其后。
分手的时候,黄珂说,到北京来就到我家里来吃饭。此前我以为他只不过是客套,后来看了当他家的饭桶并不需要什么资格,且有许多饭桶是我的朋友——真可谓牛鬼蛇神大聚会——我才知道他这句话不是客套,而是数不清的饭票。
2009年8月25日下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