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国:大陆官场的“张居正热”

汪洋喜爱张居正

八月二十三日,《羊城晚报》在「报眼」披露「汪洋喜爱张居正」──「昨日,省委书记汪洋出席省委办公厅举办的第一期『读书学习讲堂』活动,……发言的同志结合阅读《张居正》、《让思想冲破牢笼》、《包容的智慧》、《致加西亚的信》、《新加坡为什么能》、《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说新语》等着作,联系工作和人生。」

众所周知,省委办公厅即省委书记的「大脑」,广东省委办公厅喜爱之书,必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热爱之书。这一消息显然是透露,二○○九年汪洋最爱读的书乃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

这信息首先让人闪回一个旧闻:四个多月前──二○○九年四月一日,「储君」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份专程赴河南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接见焦裕禄子女,号召全党将焦裕禄作为永远的必读书,「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新华社专门发表长篇通讯《让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习近平兰考缅怀焦裕禄记》。

习近平内定「十八大接班人」,公众早通过小道消息和公开报道得以确认,身为中共政治局委员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却无视「皇储」要求重读焦裕禄的号召,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汪洋真的思想解放,厌烦党八股,拒绝红色经典?

但人们多怀疑汪洋只是借此向胡总示忠而已。

据知情人透露,由於「天子近臣」喜爱《张居正》──胡锦涛办公室人手一册《张居正》,并调看四十三集电视剧《张居正》,这显示总书记极重视《张居正》。「上有所爱,下必所好」,目前至少已有十七个省的省委常委,人手一册《张居正》。俞正声甚至在上海宴请《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交流「感悟张居正」。

此次《羊城晚报》披露「汪洋喜爱张居正」,算得是这一说法的公开注释,证明中共高层出现「张居正热」,确凿无疑。

「当今皇上」和「明日天子」,一个秘密喜爱张居正,一个公开重树焦裕禄,中共「内张外焦」?耐人寻味。

但从眼下看,人多说是「张居正打败焦裕禄」──除习近平外,至今不见有高官真正重读焦裕禄。

如是,其深层政治文化意蕴何在?

《张居正》否定清官让高官痛快

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自二○○五年获得「茅盾奖」,特别是电视剧《张居正》二○○九年一月播出后,熊召政频频到北大等文化重地解析《张居正》。今年七月二十五日,熊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讲演《张居正》的「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坦陈《张居正》的主要特色是否定清流(清官)──

熊说:「我在写《张居正》里面,我觉得我提炼了一个观点,就是循吏和清流。清流就是坐而论道,你让他具体去干任何一件事,他干不成,但说起来头头是道。循吏什么人呢?就是小平同志说的,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他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首先不做道德上的判断,而是想的是成功失败与否。我知道按照当今的我们的一些标准,我如果提炼出这一个观点,它可能同我们流行的一些哲学、一些文化人的观念有冲突。但是事实上历史上王安石也好,改革之所以失败,就因为他过於清流,缺乏政治家的变通。」

无须有道德,只要能干成一点事就足矣。如此《张居正》,好!高官们争相拍手。是啊,中国三十年改革,所以能逃出历代改革必败的宿命,就是因为小平同志的「猫论」重循吏,贬清流。百姓只知今日中国超级腐败,却不知道没有今日中国超级腐败,就不会有中国高速复兴,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的伟大成就。

看到胡总喜爱《张居正》,大员们放心了──原来总书记大叫反腐,只是「减兵增灶」,虚张声势,敷衍百姓和清流,胡总真正喜爱的还是循吏──循吏尽管有些腐败,但是忠於上级,令行禁止,特别能借助腐败开道,化腐朽为政绩。较之思想自由化,迷信现代民主的清流,最善於「讲政治」,更让党觉得「可靠」。张居正一生,既有投靠宦官冯保残酷压制竞争对手的政治腐败,又有贪财好色的生活腐败,但只要有政绩,且始终忠君,也就仍然是名垂千古的「救时宰相」。

封疆大吏们特别感谢《张居正》旗帜鲜明地主张:「一个人一味地崇高,做好人可以,做政治家不行,做企业家也不行,做文学家也不行。做好人,一辈子做好人,绝对成不了伟大的事业。」(熊召政语)

有了「张居正热」,大陆贪官皆可高枕无忧了──圣上永远不会真正反腐败。有人甚至建议,政府应当鼓励百姓都来看《张居正》,组织上访者看《张居正》,这可以让许多刁民平息怨恨,懂得腐败是中国社会前进的必需的润滑剂和成本,只有腐败才能让中国富裕──只有张居正式腐败才能救中国。

乐极生悲

张居正改革到第十年时,曾颇有成功感,不料翻年就「人亡政息」!去年胡温也自以为三十年改革国富官强,奥运隆重,但今年便哀歎金融危机,内乱外叛──新疆「七·五」民变为六十年未有之变,朝鲜、越南剑逼北京,周边环境恶化令人担忧。

四百二十七年前的悲剧──一五八二年张居正临终前的乐极生悲,正随着「张居正热」在今日中国重演!不论是张居正打败焦裕禄,还是焦裕禄战胜张居正,皆是中国人的苦难!

一如清官海瑞没能救活明朝,循吏张居正没有挽回大明,焦裕禄的革命精神也没有让中国人真正幸福,邓小平的改革方略也仍然陷中国人於更多冤愁──邓小平坦白:改革后的中国困境,丝毫不比改革前少。

历史证明,在中国这块专制传统深厚的大地上,任何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不论是清正如王安石,还是权谋如张居正,都必然难逃惨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