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钦到底算哪门子隐公

文坛早已成为名利场。签售、书奖、采访、首映、酒会、脱口秀……但有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机会,作家必奋勇争先,仿佛人人患了幽闭恐惧症,看见自家书房的四堵墙就犯恶心,非要欢呼的人海相拥,纯情的粉丝包围,万众瞩目之下,才能安然入眠。君不见,抛头露面、争名逐利成了行规,文坛成了秀场,作家成了演员,作品成了商品,隐逸的古风哪里还能吹皱名利的汪洋。

我不久前拜读卡尔维诺的《巴黎隐士》,得他一句话:“我觉得对一个作家而言,理想境界应该是接近无名,如此,作家的至高威信才得以远播。这个作家不露面,不现身,但他呈现的那个世界占满整个画面。今天,作家愈想越俎代疱,他所呈现的那个世界就越空洞,作者亦被掏空,最后落得两败俱伤。”

说得不错,正切中今日文坛的浮躁之病。隐,仍然应被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德。

然而隐有道,亦有度。修炼隐术时,难免也会走火入魔,结果适得其反。远眺太平洋彼岸,赫然两大隐公:JD·塞林格和托马斯·品钦,皆已修习数十年,各有各的道行,却未必当真脱离了红尘。

塞林格今年90岁,归隐已近半个世纪,而且继1963年的《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之后,便再不出书,从此顽强地、近乎偏执地保卫着自己的隐私,不惜与公开其生活细节的传记作者、前情人和女儿开战。说老实话,我只要看见新闻标题中的“塞林格”,那十有八九,老先生又把什么人告到法庭上去了。

不过,对头号隐公,我们知道他是谁,住在哪儿。新罕布什尔西北角的科尼什是个巴掌大的小镇,居民不足两千。塞家很好找,每年都有无数记者和仰慕者涌来,只求看一眼大作家的尊容,听一声他的怒吼。今年春天,英国《旁观者》杂志的汤姆·莱昂纳德潜行至塞家厨房窗下,有幸一窥塞翁侧影,并听到他说了句:“噢,不!”

如果说塞林格的隐术是阵地战,守住自己的山头,任你轮番进攻,我自岿然不动,那么,品钦就是游击战,甚至带些捉迷藏、逗你玩的喜剧特色。

自二十来岁以后,品钦便再未有照片公布,已存的几张,不是取自高中档案照,便是年轻时在部队的留影。许多人对品先生现在的样貌大感好奇,在神通广大的狗仔队长达五十年惨败之后(他们蹲伏和偷拍的本领没得说,关键在于根本认不出谁是品钦),不得不请法医出马。三年前,《娱乐周刊》委托纽约一位法医造像专家,以品钦1955年高中年鉴上的快照为底本,利用专业技术,推演出他69岁时的容貌。《纽约时报》称,此像恍若通缉令中的性犯罪者。

品钦未曾封笔,近年来还有笔速加快的趋势。就在上个月,他出版了三年来的第二本小说《性本恶》。企鹅公司为此特制了一段2分43秒的广告片,但片中画外男声的身份令人生疑。据《娱乐周刊》形容,此声音酷似科恩兄弟电影《谋杀绿脚趾》中的“城里人”,具有典型中年男性瘾君子的粗哑嗓音。

这是品钦本人吗?验罪的高科技再度出马。品钦曾于2004年作为嘉宾,出现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为一个头上套着大纸袋,也叫品钦的角色配音。他亦曾在欧洲艺术电视台arte的一个节目中献声。《华尔街日报》遂将三份声音样本送往声线鉴识专家处,以分辨嫌犯的方法精细比对。结果三份样本的声波曲线图及其变异完全相同。事已至此,企鹅爽快地承认确为品钦献声。一篇调查报道随即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的博客Speakeasy上,题为《得嘞,就是他:一桩品钦迷案告破》。

曾有媒体宣称,品钦就是塞林格。品钦对此乐不可支,放话说:不算坏,继续努力。您瞧,他虽贵为隐界高手,却总是耐不住寂寞,有隐术,无隐德,到头来反而成为八卦谈资,人隐心不隐,端的是越隐越热闹。品钦到底算哪门子隐公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