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中文笔会2009年10月22日发自林兹)国际笔会第75届代表大会于10月19日至24日在奥地利林兹举行。独立中文笔会有四位代表参加,包括会长廖天琪、副会长潘嘉伟、国际笔会理事杨炼、会员权益秘书禤素莱。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引自莎翁的一句话“文字、文字、难道只有文字?”。其欲表达的无非是语言的自由表达和文学跟作家生命的息息相关。在头两天的分组讨论里,狱中作家委员会、女作家委员会、作家争取和平作委员会、翻译与语言权利委员会分别讨论了一年以来的工作,并作了前瞻性的交流。独立中文笔会代表分别参加了各组讨论,特别是今后三年的国际文学活动,将在全球九个不同城市举行,各区域的笔会都应邀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小组讨论中,将中亚和东欧定为重点。
21日和22日两天举行全体代表大会,除了通过总部秘书处和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之外,进行了新一任会长的选举,担任了两届会长的原捷克异议作家格鲁沙卸任。加纳籍的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巴斯比(Margaret Busby)和加拿大作家约翰·拉尔森顿·索罗(John Raulston Saul)
两人角逐,后者胜出。索罗既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思想家,著作颇多,他2005的那本《全球化崩溃》(The Collapse of Globalism and the Reinvention of the World)已经预言了三年后将发生的经济危机,因此得到“预言家”的美誉。
捷克的一位女出版家兼作家从三人竞选中脱颖而出,进入理事会。
像往年一样,独立中文笔会再次提出了一项谴责中国政府侵犯言论自由、骚扰、打压、囚禁作家、包括独立中文笔会会员的行为。其中李剑虹(小乔)在港边境被拒入境之事和南京师范大学郭泉被判10年的两例也纳入其中。
独立中文笔会连同几个香港团体起草了一份公开声明,要求下月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履行他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道义责任,于访华期间敦促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和所有系狱作家和良心犯。经过我们整天在全场的“串联”行动和德国女作家、原狱委负责人卡林克拉克(Karin Clark)的协助,终于征集到57个笔会和国际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新旧两任负责人的联署。
富有文化气息和历史包袱(纳粹曾在此肆虐蹂躏犹太人)的林兹,是欧洲今年的定点文化首都,随着本届国际笔会年会的召开,国际笔会的文学节“放飞文字”(free the word)也接连着启动了,为期一周的文字缤纷的盛会是由许多场精彩的艺术表演、诗歌朗诵、作品朗读、文学座谈组成的。开了几天紧凑会议之后,大家都愉快地参加这些较为轻松的文化活动,可谓乘兴而来,尽兴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