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为书籍的一生》,睡迟了。今天一早,孩子又在和她妈妈磨蹭。烦乱起床,七点半坐56路车到单位,打开电脑,看到唐德刚先生26日去世的消息,不禁一阵错愕。唐德刚先生是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他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
唐德刚先生生于安徽合肥。但他跟我说,他祖籍是南通如皋,曾经参军并做过中学教员。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唐先生的文章多用口语,说到激动情切时,会难以遏止自己的情绪,忍不住要痛骂几声。上个世纪末的最后一年,他的《晚清七十年》在大陆甫一出版,不胫而走。大家看久了通行的关于近现代史的讲述,乍一看唐先生的另一番解说,相互参照,新奇而让人震惊,算是打开了另一扇窗。有人说,唐先生也是散文家,我更认为他是不循规蹈矩的大众化史学家,唐也写小说、散文,但唐与龙应台这样的散文大家截然不同。两者虽同为大学教授,但唐侧重学问,龙应台更重才情,而犀利的锋芒,深刻的思辨,对史实引用的严苛,都是大陆所很难看到的。
大概十年前,东流先生(原名刘向东,原新华日报社社长、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记协主席)在省政协文史委担任副主任,有一个民国史研讨会在长江路上的总统府召开,已经名满天下的金冲及先生在大会上发言。唐德刚先生也应邀与会。东流先生知道我喜欢唐德刚先生的文章,让我赶到总统府,去见唐先生。他问我,哪里人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求学于四牌楼六朝松下的东南大学,来自中原。他说,郭廷以也是东大毕业的,与你同乡。我问他关于张学良的访谈为何突然中止了?他说,有一个女人捣鬼,搞不下去了。唐先生在我的本子上写了“中华五千年晚清七十年”,作为留念。他的《晚清七十年》,当时正在热卖之中。他悄悄地说,台湾出版的没有删减的版本更好看,是他一生治学的心血凝成,言语间看不出是遗憾还是自得。据陈凯歌自己说,他拍《梅兰芳》依据的是唐德刚先生的本子。关于梅兰芳,唐先生的《梅兰芳传稿》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看过方知,唐先生对梅的理解,实在是精辟深刻,眼光独到。大陆多种关于“梅”的书,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唐先生的《晚清七十年》,我最初看的是岳麓书社的版本,后来朋友送给我一本台湾出版的,看后,无语。不管怎样,唐先生的“历史三峡”说,关于诸多近代历史人物的大胆独到的评价,在华文世界还是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今年四五月份,有机会在美国盘桓数日。在纽约期间,曾经到心仪已久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流连闲逛。在旧金山,也去了唐人街,想起黄远生在这里遇刺身亡。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唐德刚先生就住在旧金山啊。实际上,在旧金山时间宽裕,只是被无赖的导游瞎折腾掉了。假如知道唐先生在这里,托人联系一下,也许还能见先生一面。好在,有先生的书在身边,温书追思,也算是一种缅怀吧。
唐德刚先生,安息!●雷雨(作家,南京)
●唐德刚作品
《胡适口述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24.00元。
《胡适杂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24.00元。
《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1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