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明年的世博会期间,为普罗大众订下一条文明守则:不要穿睡衣睡裤上街。此举对上海文明贡献极大,与世博主题——“让生活更美好”非常吻合,用心可为绝对良苦。但问题来了,政府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掌声,老百姓末必赞同与认可,有点好心当作驴肝肺之嫌,那么,这条规定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退步?
两个方面值得研究。
笫一,何为“睡衣”?睡觉时穿得衣服为睡衣,这个讲法大家大体能接受,可能穿什么衣服才能睡觉,一百人有一百种选择。可以穿着薄如蝉羽睡,也可以穿三条毛衣睡,当年中国人杀中国人时,解放军穿着大棉袄也能睡。睡衣只是衣服一种用途,这世界上没有人能给什么样的衣服才能作为睡衣下出定义,更不可以条文形式规定穿什么衣服才能睡觉,最好的政府和最坏的政府都无法做到。所以,在逻辑学中特别规定了一条重要法则,也是常识,即:不能给日常生用品下定义,以免歧意。比如圆的,凹的,可以盛东西的为碗,结果锅、桶、杯,甚至马桶都具有该特征。
衣服的变化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变化的,宽松、舒适、休闲成为发展的主流,内衣外穿化更是女性的最爱,好莱坞红地毯上的女星穿得比常人睡觉时少多了,从丁字裤到G字裤无论从面积到重量上又少了大半,无疑是人类衣服文明又是一场革命。上世纪六十年代,T恤衫横空出世,男人穿,女人穿,穷人穿,富人穿,百姓穿,总统穿,穿着吃,穿着拉,穿着睡。最讲究衣着的已故公主戴安娜,给人留下最深刻影响的一张照片就是穿着睡衣一样的T恤做慈善,没人感到她给文明抹了黑。
第二,政府是否管得太宽了点?近六十年来政府几次有关衣着的政策,五十年代提倡穿“布拉吉”,又称列宁装,和六十年代文革能从衣服上分出好人坏人均与愚蠢有关,政府换了人却没有换脑袋,一个简单的思维就觉得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总觉得有责任教导人民该怎么文明,从学雷锋,五讲四美,到八荣八耻,甚至喉咙里的一口痰,政府都想教你吐在哪才算文明。文明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刻度,是社会发展沉淀的结果,它不是简单的模仿秀,更不是政府行政命令所能达到的。在西方见到过不少穿着高级西装的中国政府官员,其举指言谈恐怕比菜市场卖葱的还不如,可见衣服可以展示文明,而文明末必等于衣服。
香港被英国人统治一百五十年,文明程度有目共睹,可满大街穿着睡衣睡裤并没有给香港文明失分,智商稍微高点的统治者是不会在乎这些的。相反,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一时间,同一着装,在干同一件事的时侯,这个国家的灾难就降临了。这点中国人比其它国家的人更有体会。走笔至此,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当国家公务员通过五项革命接班人条件后,是否再增加一条IQ测试,以免老是犯蠢,在吃不准何谓“睡衣”的情况下,就已经决定穿睡衣不准上街了。穿什么上街,穿什么睡觉,这把尺在每个人心里,如何把握文明的底线,政府最好少管,或者别管。
今天是星期天,我休息,我穿上西装,带上领带,头上抹了点油,还洒了几滴香水,在镜子面前摆了几个造形,然后把圾拉桶推到路口去。
2009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