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与郭小撸对谈:“在他乡写作”

同样来自中国大陆,不约而同选择旅居英美两国的作家哈金和郭小撸,星期五在台北国际书展对谈。两位相差二十多岁,代表不同的世代的作家,为写作的理念展开一场尖锐的言辞交锋。

这场题名为“在他乡写作-双城对谈”星期五下午在书展主题广场展开。长年旅居美国的哈金和二零零二年起旅居英国的年轻作家、电影导演郭小撸,针对使用英文写作交换看法。

哈金认为,非英语母语的写作者使用英文创作有其历史传统,譬如俄国作家纳布可夫,还有康拉德都是放弃母语采用英语创作。在中国,教育人民要当革命的螺丝钉。但他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坦承,选择英文创作有不确定性,但是他强调即使用母语创作也同样也有不确定性。

郭小撸表示,她一向反叛,选择英文写作是为了破坏、解构,特别重要的是当她用英文写作时没有思想审查的障碍。她强调,她在用中文写作时,脑里会有严重的,下意识的自我审查。比如在写到自由、民主、性就会格外小心。但是她在伦敦写作时就完全不会有这种情况。

郭小撸认为中国作家都在创作时背负历史的使命,哈金反驳说他不会。他只为自己创作,写作是他消耗生命的方式。不过两人都肯定台湾对华语文学自由出版的贡献。哈金多部作品仅有“等待”一书在中国大陆上市。他认为台湾的自由民主对他很重要。郭小撸则表示,在中国大陆根本买不到她的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