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言论自由相比改革开放前,显然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方面得益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势,包括人文理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另一方面,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在21世纪头十年的尾声中,当互联网技术已经可以穿越时空阻隔,为人类提供一种零距离的交流便利,从而使世界人类能够平等地享有信息交流自由时,这种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却遭遇了国家政权机器对言论自由的不光彩封杀。
虽然封杀言论自由的专制丑行,总是掩耳盗铃地冠以各种自欺欺人的借口,但其反科学反社会的言论封锁事实却无法掩盖。
与此相关,对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支持与封锁的态度分别,正从国家权力的正义性角度,将人类世界划分为专制与民主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诚实地为民众服务的民主政府不约而同地表现了对网络自由的支持,因为一个为民众服务的政府本身就是建立在吸收民众智慧的基础上,去开展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施政,而这个前提首先就是公众有可以自由发言的机会;而一些通过阴谋和暴力挟持国家政权的专制国家,却正在上演一幕幕网络封锁和审查过滤的言论打压罪恶。
谷歌事件正是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当口表现的一个典型事件。谷歌不愿接受中国日益严厉的网络审查制度的态度,引发了中美两国官方关于网络自由的一场实力较量,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强烈的反响以及对自由意识的唤醒。
所有致力于民主法治的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的经济强国,无一例外地对谷歌的声明表示了赞赏与声援;而在发出支持网络审查噪音的国家中,有的一度在极权体制下经历过被专制罪恶长期压制的痛苦历史,有的则是仍然在将国家的政权利益凌驾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上、以打压不同声音为施政前提的非正义国家。虽然在这些国家偶尔可以也见到一两声对谷歌颠倒黑白的批评,但这些逆历史潮流的声音已经少得可怜。
虽然中国的五毛文人们能够极尽搜罗,从那些国家找到几篇与自由文明唱反调的文章,但这些断章取义、黑白颠倒论调的低劣简直令人不忍卒读,而且,这些文章的真实出处究竟是何人所为,也显然令人生疑。
但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支持网络言论自由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公众享受自由民主的程度,都显著比仅有的几个支持网络封锁的国家要发达和先进得多。争论主体的国家在发展状况上的天壤之别,实际上已经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合理性上,对网络封锁的是非之争,做出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明白裁决。
围绕着谷歌事件,世界各国之间显示出民主与专制的两种力量博弈,而在专制国家内部,也正发生着开放、文明与保守、封闭两种不同心态之间的权力较量,这方面的代表显然非中国莫属。中国内部关于言论自由和网络封锁两种不同心态之间的权利博弈,不仅决定着中国社会公众的言论自由权利,更关系到中国社会前进与倒退的民族发展大局。
在引发谷歌声明的是非之地中国,无论是网络舆情的反应,还是官方的僵化态度,情况都比国际上泾渭分明的是非阵营要复杂得多,也诡异得多。1月13日谷歌公开自己在中国遭到强大的黑客攻击事件,并作出宁可撤出中国也不再愿意接受网络审查的表态后,中国网民根据他们在网络上对中国严厉封锁网络信息的深刻体验,一边倒地迅速表达了支持谷歌、挽留谷歌的舆论声援。
但随着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中国的网络是自由的”“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的辩解后,网络上支持谷歌的舆论就很难显示出来,相反,大批被政府雇佣的“五毛地下党”弱智的胡言乱语,几乎全部占据了各主流媒体的评论空间。这些低劣的政府雇佣发言人对谷歌超越商业利益、维护信息畅通自由的高尚举动,进行颠倒黑白的歪曲、侮辱、谩骂,愚昧而不知羞耻地自毁长城。
谷歌维护网络信息自由的申明出现后,虽然官方控制的舆论机器对民意的真实反映进行了掩耳盗铃的封封杀,但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的谷歌总部大楼前,那块彩色的谷歌建筑图案上,却出现了网民献花的热潮,这个举动使中国网民对谷歌的崇敬之情得到现实的真实展现。
针对络绎不绝地前往献花的中国网民,清华科技园的保安说:“向Google献花,必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得审批后方可进行,否则属于非法献花。”由此,“非法献花”这个对中国人的自由状况深具讽刺的词汇,迅速走红网络,公众的嘲弄中充分宣泄着对中国社会公民不自由现实的调侃和鄙视。
谷歌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一些政要旗帜鲜明地表示了支持网络信息交流自由的态度,媒体上一直传说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对谷歌事件,与中国进行强硬交涉的信息,但直到1月21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新闻博物馆发表的一次谈话中,人们才看到希拉里就谷歌声明要求中国政府进行透明彻底调查的只言片语。
希拉里在约一万一千字的演讲中,从社会发展、人性自由、人类文明的大势所趋和互联网在人类文明中的各种重要性上,阐述了信息“连接”自由对于世界人类的重要意义,并声明了美国政府对信息审查的态度:“审查不应被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公司以任何形式接受。在美国,美国公司需要采取有原则的立场。这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品牌的组成部分。我相信全世界的用户都会回报尊重这些原则的公司。”
希拉里表示,“鉴于我们面临的诸多巨大挑战,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人民汇合他们的知识和创造力,帮助重建全球经济,保护我们的环境,战胜暴力极端主义,建设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和实现其天赋潜力的未来。”
显然,希拉里的这篇讲演在涉及中国与谷歌的争端问题上,并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角度去指责中国自政府,而是以一个致力于社会正义的成熟政治家的思维,就人类在信息自由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思考,这个讲话对中国人认识希拉里这类西方政治家和美国政府的政权性质,是一份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文献,希拉里对整个人类充满责任感、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政治家智慧和形象,清楚地跃然纸上。
很多对中国政府打压言论自由等专制行为感到愤怒的中国民众,非常盼望希拉里能够表现一次强硬的对抗举动,但显然,希拉里的讲话令这些民众感到了失望。希拉里甚至没有直接谴责中国政府严厉封杀言论自由的极权行为,而是以一种低调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在充分尊重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和经济振兴大国的友好姿态中,呼吁或寻求中国政府在言论自由方面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不要落后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步履。
与对中国政府的委婉、含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希拉里在对一些小国如伊朗、朝鲜、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则是直言不讳地进行揭露和鞭笞。而实际上,中国在侵犯公民自由人权方面所犯下的恶行,比希拉里谴责的那些小国显得更加肆无忌惮。
希拉里不会不清楚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之所以不说,应该是出于对大国举足轻重地位的尊重,这包含着小心维护双方良好合作关系的苦心。但是,希拉里的态度不仅仅使一些中国公众失望,她刻意回避对谷歌事件这样一个清楚的事实进行直接谴责的软化态度,实际上也并没有赢得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或者收敛,那些绑架了国家权力的贪官污吏们却假借国家的权力机器,对希拉里客观、广泛、诚实的讲话态度,进行了混淆黑白的大规模反击。
得寸进尺自我美化甚至倒打一耙,往往是无赖权力的通行品质。希拉里的讲话余音未散,就迅速遭到中国政府发言人及其舆论机关的强烈反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谴责希拉里的讲话是“违背事实”、“损害中美关系”,辩白说“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但同时又强调说“中国对互联网坚持依法管理”。
马朝旭的讲话,明显在否定中国政府对社会进行网络封锁的事实,这自然令受到网络封锁的公众愤愤不平。但同时,面对一个一向对言论自由进行无耻打压的专制局面,我们也看到,马朝旭的讲话还是建立在维护政权荣誉或者权力正义性的基础与目的上,传达出中国政府仍然在意世界舆论对政府形象的评价的心理,这说明中国政府还没有到达不顾一切地撕下遮羞布的疯狂倒退地步。
希望维护权力的表面尊严和荣誉,就说明这个政权的羞耻感还没有完全丧失。虽然中国政府的权力尊严显然是建立在公众利益的不合理基础之上,但如果羞耻心尚在,就说明这个政权还有回头的希望,还有改良自新的机会,体制内至少还有一些具有社会正义的人在抗击着各种权力恶行和无赖施政的举动,而那些封杀公主言论的行为,更可能是政权内一些攫取国家权力的不法官僚的违法作恶。
针对希拉里女士的讲话,中国工业和信息技术部的发言人说,美国指责中国参与针对谷歌的网上袭击是毫无根据的,其目的是诬蔑中国。这位发言人说,中国坚决反对网上袭击,中国有关因特网安全的方针也是透明而且始终如一的。
嘴上强调不是中国政府的行为,行动上却维护一个所谓网络封锁符合“法律和文化习惯”的攻击狡辩,在这样一种情势分明的权力专制背景下,分辨或者调查攻击谷歌的行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黑客所为,显然已经失去实际意义。虽然,这种无法自圆其说的表演,对中国政府发言人所说的“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的网络是自由的”声明,进行了自掴耳光的驳斥。
紧接着中国政府机构一些发言人为网络审查进行的有限辩解,一些御用学者、文人公开为中国虚假的言论自由和谷歌问题所进行的鼓噪,则暴露出一些舆论宣传机器赤裸裸的无赖嘴脸。
《人民日报》署名汪小阳的文章,是众多歪曲事实的舆论操纵中最具弱智的代表,其弱智与可笑之处,不仅仅在于只能无奈地找寻一些被严重的专制罪恶肆虐过的国家,比如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家发出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支持网络封锁的噪音,也不仅在于对谷歌视频网站依据视频上传的协议的法律条款视而不见,而在于将谷歌发现黑客侵入中国人权活动人士邮箱的事件,无耻地嫁祸或者无知地质疑为“难道谷歌在监控客户邮箱”之类让人笑掉大牙的责问,更在于无知地将言论自由与人权进行低劣的分割,指责谷歌将“言论自由拔高到人权的高度”的荒唐。
发现邮箱被侵入竟被指斥为谷歌私下侵入客户邮箱,甚至连信息交流作为人权基础构成的事实都不愿承认,这种超低级的技术和政治常识的笑话,竟然作为中国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的“重磅”文章,不知这是读者诸君的羞耻呢,还是对推出这篇文章的政府或者权力的嘲弄。
在中国政府主要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等人的一些言论中,其实并不乏追求社会法治的言论表达。当然,目前的中国现实是,胡锦涛等人关于执政为民的旨意,很多时候都被贪官污吏搞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比如暴力拆迁、金融不公、言论打压等等现象。这与一个政权将执政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等社会公众利益之上的权力性质,有着直接关联;与共产党追求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的共产目的,也直接相关;与专制体制效率低下的政权性质,同样直接相关。
当然,作为有社会良知的中国政府领导人,他们执政为民的指令和具体事项得不到现实的落实,与这些人自身的利益和行政才能也应该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管怎样,在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点上,胡锦涛和温家宝等主要领导者的态度却一直很明确,在一个被专制思维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体制下,在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触及到体制的深层次症结时,这也许还是需要一些开明思维和政治勇气,不然,毛泽东闭关锁导致国家经济崩溃的悲剧不是曾经照旧血腥地上演了几十年吗?
一个禁止言论自由的国家,决不会有社会的公平法治;一个政府总是不顾事实而习惯以谎言、歪曲甚至黑白颠倒的手段为权力辩护,反映了其阴暗、卑劣的权力心理,这种权力决不可能真诚地服务于社会公众;一个剥夺宪法给予公众权利的政府,显然就是将自己置身到了社会的对立面。那些绑架国家权力违背宪法的施政者,即使在武力庇护下暂时还无法被绳之以法,但被历史审判是迟早都不可避免的结局。
在中国主要领导人希望执政为民的背景下发生的网络审查,除了维护一个凌驾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上的政权体制的需要外,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很多时候的网络封锁,完全出自于一些贪官污吏掩盖自己贪腐、失职、不当利益、欺凌公民甚至屠杀民众的罪恶行径的利益需要。这些权贵渣滓们很清楚,公众一旦得知他们的权力罪恶,不仅他们的不当利益会遭到应有剥夺,作恶者的人生结局也是不言而喻的。
掩盖真相就要制造虚假信息,以便混淆是非推脱责任或者嫁祸于人,当这一切罪恶以国家的权力面孔出现时,不可抗拒的国家强制力造恶的后果之一,是对政权内部那些希望清廉行政执政为民的官员的清白人格,甚至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其实也是胡锦涛政府正在承受的一种巨大的政权危机。
希拉里的讲话只是强调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阐述了人类应该普遍遵循的人权价值观点,通篇文字客观、诚实、谦逊、低调,没有一点自我夸耀或者以自由名义或国家权势压人的意味,更没有一句谎话或者胡话,哪里有中国发言人指斥的“违背事实”一说呢?
人们可以想象,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中国政府在将希拉里的讲话挡在国门之外,置公众于“不明真相”的信息封闭状态下时,所有出于热爱国家民族的中国人,都只能愚蠢地听信政府发言人的一面之词, 而众口一词地对希拉里进行义正词严的谴责。
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拥有了同时知道双方观点的信息资源,可以不费力气地了解到希拉里讲话的全文意思,这不仅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出究竟是谁在不要脸地撒谎,也让社会认识了中国政府一些官员公然说谎的权力无耻,这本身就是对网络信息不应该遭到封锁的一种最有力证明。
对谷歌的不作恶态度和希拉里的观点进行密集的舆论讨伐的事实,说明中国政府的舆论宣传工具已经基本背离胡锦涛、温家宝这些主要领导者关于权为民所用的施政宗旨,一些攫取了国家舆论宣传大权的倒行逆施的贪腐权贵们,正在假借国家权力,行反社会、反人性、反民族尊严的非法勾当,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已经沦为独裁者把守的领地。
黑白颠倒地封杀公众言论自由,诋毁谷歌捍卫中国民众言论自由的举动,歪曲希拉里讲话的真相,这种现象显示中国政府面临着一种需要反对权力专制的局面:胡锦涛等对国家前途具有决定权力的领导者们,对于犯罪的打击,显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而应该对那些攫取了国家权力,无耻地操控舆论,阻止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发挥作用,封杀公众言论自由的反社会的权力恶人,或者利益集团等损害政府公信力的权力罪犯者进行坚决打击。
惟其如此,才能还中国社会一个相对言论自由的空间,还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世界上应该拥有的维护言论自由、尊重公众人权的国际形象,
打击政权阵营内部反社会反科学的反动势力,以颠覆国家政权的正义性质,破坏社会次序等罪名思想舆论高层绳之以法,从而恢复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尊严,建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这需要华国锋当年肃清四人帮的魄力,需要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正本清源的开拓思维,但这也正是对中国政府主要领导者的严峻考验。
中国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博弈,或者说体制内部不同权力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互联网在获得真正自由前夜的激烈搏杀,这种搏杀的结果虽然无法阻挡社会开放的方向,但却可能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出现社会倒退,从而阻止历史的正常进程,这就是中国社会在获得真正自由前夜的阵痛。
谷歌不愿接受网络审查而宁可退出中国的抗议之举,其结局走向如何,正在成为一次检验中国政权正义性与否的标志性事件。也许谷歌最终会坚持原则而完全退出中国,也许谷歌会出于帮助中国民众的长久目标,而修改自己的强硬态度,改用渐进的渗透方式继续留在中国,也或许中国体制内部的良心势力能够控制分寸,给公众一个可以接受的有限妥协……
不管结果如何,谷歌这次的抗议举动,对于揭穿中国政府内部一些疯狂剥夺公众信息交流自由的罪恶权力,进行了一次高调的舆论打击,从寻求世界舆论支持中国公众自由的角度,给予了中国社会一次不可低估的巨大帮助,使中国的网络封锁黑幕能够借助科技巨头的伟大影响,被世界广泛关注。所以,谷歌最终在中国的退出与否,最大的利益方也正是中国社会的千千万万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