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其中有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写的一篇文章《聆听总理吟汉俳》。读毕,喷饭!
2月8日温家宝总理会见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中日双方委员时,总理朗读了一首已经写好的汉俳。汉俳,是日本受中国诗歌影响,与本国俳句相结合的一种诗体,主要句式为“五、七、五”。总理的汉徘是这样的:春到瑞雪迎,宾朋齐聚自东瀛,世代传友情。
吟诗遗风由来已久,总理喜欢吟诗更显个人风范,尤其近些年,每每发言必引诗助兴,说明我们不但和谐社会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的自身修养也到了很高的境界。由其在各种国际场合往往以翻译者不能准确的翻译他的诗词为乐,从而展现吟者的水平不是一般为豪。总理的这首汉俳到底水平如何?实话实说,凭心而论,这种极为熟悉,毫无创意,口号般的词句不会超过老年大学诗画班的水平,谈不上差,也根本谈不上好的汉俳,只能反映温家宝总理是位诗歌的爱好者,但只要对文学稍有兴趣,没患痴呆者,依样画葫芦,一天捏它十句、八句不会是件难事,阿猫阿狗,如能注意,稍稍压韵,即是合格的汉徘家。
叶小文官拜部级,聆听完总理的汉徘后,却与凡人有不同的感受。“聆听总吟汉徘,满座欢喜,人人脸上都洋溘着会心的、感激的微笑;聆听总理吟汉俳,如同春风化雨,使人感受到文化相通、心心相印的神奇力量;聆听总理吟汉徘,如同紫气东来,使人感受到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与邻为善、以邻为邦的坦荡胸襟;聆听总理吟汉徘,即使人感动,又给人启迪,是一种伟大精神、一以贯之凝聚而成的历史。”
吟汉俳的温总理没昏过去,撰文赞美的叶小文没昏过去,可读者的我昏过去了。短短十七字,又要春风化雨,又要紫气东来,又是感动,又是启迪,一般人怎么修行都难以做到,一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诗句而已,文采、立意、用词、审美都经不起推敲,是什么神仙说的东西这么管用,值得去堆那么多的赞美词?记得毛泽东作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被当年的“叶小文(郭沫若)”解读为中国在帝修反的包围中巍然讫立,从容面对,不屈不挠的站立世界东方的宏大气概,事后发现,原来是老人家前列腺尚好时,与文化程度不高女护士的调情之作。
温总理没错,叶小文错了。久不读《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恶习不改。此类劣等马屁文章还是见著报端,拍马者,出卖良心,出卖人格,被拍者,心安理得,云里雾里。中国知织分子的脊梁骨,自反右打断后终身残废,可马屁道上,被残者争先恐后,人满为患。十七字的汉俳尚切如此激动,那几万字的工作报告是够这帮谄媚之徒,像真的一样亨用几辈子了。
闲来吃饱撑着时大家可以写写汉徘,一来提高自已的高雅,二来除宏扬中华文化外,宏扬日本文化。特别鼓励初小以下水平的勇跃尝试,只要识数,一点都不难,只是你不会碰到叶小文之流来捧你的场,因为马拍居有强烈的方向感,它只朝上,不朝下。
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