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有言,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谋财害命者当然是敌人。按照这样的逻辑,占据国家最高殿堂,浪费全国人民的时间,自然就是全体国人的公敌。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顺桃在社会福利和保障界的分组讨论开始后,“用了20分钟讲形势大好,又用了20分钟讲别乱吐痰”,如此无聊透顶,无病呻吟的废话,等于谋害全体国人。
第十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2237人,除以13亿人,等于每58万人有一名委员,也就是说,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了58万人。
李顺桃委员所在的小组有38名委员,每名委员乘以58万人,等于2204万人。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的全体委员代表了两千多万人口。
李顺桃委员的无聊发言总计四十分钟,用这个数字乘以两千万人等于8816万分钟,就是1677年。按我国人口72岁平均寿命计算,李顺桃委员等于“谋害”了23个人的生命。
按照我国刑法,故意杀害一个人就可以判处死刑,政治家的不负责任将会谋害这么多人,应当如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是一个需要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更是每一位出席两会人士严肃对待的问题。
政协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批评”,政协委员的天职就是成为执政党的诤友。何谓诤友?诤的辞典释义为直言规劝。所谓“诤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是能毫无保留的指出错误的朋友。
可以想像,如果执政党拥有这样一大批诤友,将会少犯多少错误?少走多少弯路?当然,过去由于极左路线横行,共产党曾经伤害过一些犯颜直谏的诤友。但是,如今毕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三十多年法治建设,诤友们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基本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如今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不同阶层利益冲突激化,迫切需要各方贤达为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积极建言献策。许多政协委员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前来参加两会,他们作了充分的调研和精心准备,愿意为国运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然而,李顺桃委员不顾国人和执政党的殷切期待,居然在最高殿堂占用了四十分钟宝贵时间做无用功。也许他是用这种方式向某些人证明什么,但更大的可能是以这种方式阻止其它委员表达真知灼见。
李顺桃委员分在社会福利和保障界小组。当下中国,社会福利和保障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广大城市平民和农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少的可怜,陷入不敢就医、因病返贫困境的人数不胜数;社会捐赠和救助体系由于被少数机构垄断迟迟发展不起来;绝大多数人无偿献血与绝大多数人有偿用血局面引起世人强烈质疑,在利益集团把持下至今难以改变。面对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严重问题,李顺桃委员三缄其口。却在一通阿谀奉承之后,用了二十分钟拿吸烟、吐痰问题扯淡。请问李委员的良知何在?居心何在?
李顺桃的“谋财害命”行为,当场激怒了其它委员,面对其冗长发言,黄文仔委员忍无可忍,激愤制止。
其实,早在去年全国两会上,钟南山代表就严厉批评了一些代表十分钟发言,八分钟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现象。没想到,李顺桃依然我行我素。据说还有一些明星俨然成了签名代表,一些委员成了拍照记者。更有一些代表、委员,对天下大事置之度外,处心积虑借此机会拉关系,走门路。
由此可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迫切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重新给自己做角色定位。要充分利用两会宝贵时间,当好诤友,努力实现公平正义,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
万万不能像李顺桃委员一样,“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成为间接杀人的刽子手。这样做虽然不能直接剥夺人的生命,却会阻滞社会进程,延长社会弱势群体的痛苦,毁掉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明代名士苏竣在《鸡鸣偶记》一文中把朋友分为四类,曰:“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敬请李顺桃以及两会其它代表、委员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