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波兰与现代悲剧

波兰总统等意外坠机死亡是真正的现代悲剧,因为它仍是令人惊骇的集体性死亡。

波兰从不缺少悲剧。倘若你从布达佩斯出发,经过布拉格,再抵达华沙,你会震惊于最后一座城市的荒凉。二十年过去了,布达佩斯与布拉格仍有少许的共产主义创伤,但一切已恢复如常,多瑙河两旁边的雄伟建筑可以追溯到奥匈帝国的辉煌,市政广场与查尔斯桥则令布拉格像是另一个童话王国,而华沙却似乎尚未从二战的阴影中挣扎出来。迷人的老华沙被洗刷一空,轰炸后的残垣断壁,仍矗立于寒风中。而过去二十年来的经济成就,那些方形玻璃大,亮晶晶、却杂乱、冷漠异常的耸立在城市不同的角落。

是一九四四年的起义引发了德国占领军报复,彻底毁灭了这座城市。这场起义也是波兰悲剧的象征,起义军期待苏联红军支持,他们就在河对岸不远的地方。但俄国人只冷漠地看着一切发生与结束,他们知道德国人即将失败,但莫斯科要扶持自己在波兰的势力,不准备看到一场成功的本土起义。波兰人不知道,四年前,这些俄国人还在卡廷森林进行过一场大屠杀,两万两千名波兰军官、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遇难,他们是未来波兰的精英。斯大林期望通过肉体的消灭,来阻止波兰的独立。

如今,德国总理早已在华沙下跪忏悔,俄国人承认自己是卡廷惨剧的主谋,共产主义也已落幕,但华沙最醒目的建筑仍是苏联人所修建的文化宫,它像是一座更为狰狞与粗糙的帝国大,傲慢的插在城市中心,似乎仍在调谁才是这里的主宰。波兰人了解自己的命运。在一张广为流传的漫画里,一个波兰人正胆战心惊地在激流中?一叶小船,两旁是陡峭坚硬的山崖,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俄国。可能正是这挣扎于权之间的困境,让波兰产生如此众多的杰出的头脑与心灵。

总统卡钦斯基夫妇及几十名高级领导人四月九日坠机身亡,像是历史黑暗之手的再度袭来,他们正是前往俄罗斯参加纪念卡廷屠杀七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的。

这场悲剧和之前的种种悲剧没什么联系。它不是缘自于政治分歧、意识形态、民族情感,而只是一桩意外。而我发现自己失语了,我觉得这一事件影响深远,却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它。我对波兰历史的描述,像是另一种牵附会。卡廷屠杀反映出斯大林的暴政,摧毁了波兰的未来,并成为波兰民族情感持久的来源之一。

但总统专机空难呢,尽管规模小得多,它对于波兰的政局也影响有限——民主政治比专制政权更容易应对领导人的骤然离去,但它仍是一次令人惊骇的集体性死亡。是的,我对生命与死亡失去感受与理解能力。

似乎这已成为一种惯例。新奥尔良台风、四川与海地的地震、卢旺达的仇杀,每一场灾难到来时,大多数评论者首要的兴趣是政治制度对灾难程度的影响。只有苏格兰洛可比空难,才会令人们长远的记住,因为它牵扯到恐怖主义与国家间的对抗。死亡因为附属在种种框架之下,才变得可以被谈论与分析。

卡钦斯基与他的同事们的空难,不依附在任何别的价值系统,政治、历史、民族的视角都失效了,它唯一能表明的是生命的脆弱与偶然。但是,我们正是生活在一个遗忘了生命的脆弱与偶然的时代。

技术的进步,给生命带来了种种保障。你不必担心一次发烧会要了你的命,长途旅行不知归期,出海贸易死于风浪……但是,我们也因此获得了一种莫名的自信。我们雄心勃勃地要发明更好的技术,建立更好的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它们都让我们生活得更长、或许也更幸福。但这种自信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过分迷恋技术的能力,以至于忘记了人的价值何在。整个二十世纪,我们目睹了人的价值的迅速萎缩,他们是种种集体性狂热的材料与牺牲品。

以至于,我们已经忘记了生命天然的脆弱、甚至荒诞。它的到来与离去,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是这种不可解释的神秘,赋予人以光彩。是对这种脆弱与荒诞的正视与追问,才让人类对自己与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更深入与丰富的理解。

我们对于意外死亡的浅薄惊呼、不置可否,或许才是真正的现代悲剧。我们忘记了这从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