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石人嶂与“顽固坚持资反路线的人”林绿草的搏斗很是艰难。看来要准备打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当初在兰州制定长征计划时,我们把桂林作为从瑞金出发以后的第一个大站,准备在那里作休整(游览)。到瑞金后,长征队内部在激烈辩论后又“按既定方针办”,继续步行串联。当时大致计算路程,应该在二月初到达桂林。因此上,几个队友分别给自己家里写信,请家人赶二月份寄粮票和钱到桂林。信是在瑞金寄出去的。不料我们在石人嶂支持工人造反,情况变了。二月份我们能不能攻破林绿草这个顽固堡垒,谁也没有把握。再说毛已经明确发出号召,要求红卫兵下厂下乡和工人贫下中农结合,支持工农造反,夺走资派的权。我们理所当然必须贯彻执行最高指示。原先的长征计划不仅看来要无限延期,而且随着一天天时间的过去,大家越来越明白,继续长征已不可能,长征计划只能寿终正寝。
我站在梅子窝坑口的高处眺望。脚下满山遍野绿树丛生,矿区一排排的房屋,错错落落分布在山坡上下各处。远处山外有山,雾气在山坳间升腾,层层山峦由青黛,渐至淡灰。屈指算来,我们的长征,从长沙开始步行,走到这石人嶂,总共走了二千五百三十余华里的路程,恰好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十分之一。我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扼腕长叹,心潮起伏!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桂林去不成了,家人往那里寄的钱票怎么办?这么一想,我和另外两个队友着急了。必须派人去桂林跑一趟。我们三个人争相要求前去完成此项任务。最后商量的结果,由我一个人去。
正好梅子窝矿有车去韶关,我便乘这辆车去。这是元月三十一日,我从石人障到达韶关。在韶关车站等车时,我忽然发现街头有署名“甘肃师大小红军长征队”的大字报和大标语。我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大为奇怪。看了大字报,我才恍然大悟,是信丰分裂出去的那六个人,他们也在韶关。我按大字报里说的韶关挖掘机厂,一路打听过去,居然真的找到了分别十四天的那二男四女队友。异地相逢,前嫌尽弃。一问之下,得知原来他们坐车从江西信丰到广东韶关,也被韶关挖掘机厂的造反派请去“打开局面”。如此看来,当时广东的许多工厂,刚刚造反的工人群众,不约而同地请串连的红卫兵下凡,助他们一臂之力。估计大多数红卫兵倾心于周游世界,只有我们这种类型的狂热分子,才肯放弃游山玩水的大好机会,甘心情愿充当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找地方呼风唤雨,兴风作浪。
此时这六位队友面临的情况与我们在石人嶂所遇大同小异,造反派很难抬头,走资派不动声色,多数群众作壁上观。这天晚上,我便宿在他们所在的厂里。夜不成寐,我哼了一首清平乐:韶关宿夜。
天低雾暗,微微地气暖,
南国风光别一番,家乡雪花定繁。
工友齐唤造反,会当红旗一片;
下定决心血战,听取篱外雨点。
“工友齐唤造反”,这是一九六七元月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新趋势。半年前的一九六六年六月十日,伟大领袖毛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全国各地学生要去北京,应该赞成,应该免费,到北京大闹一场才高兴呀!……不要如丧考妣,乱就乱他一阵子,我听说哪里乱了,我就高兴:这个乱是乱了敌人,乱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半年来,在毛的一手导演下,先是学校乱,再唆使红卫兵在社会上捣乱,使各级政权机关惶惶然不知所措,现在又要通过红卫兵把工厂农村搞乱。工农起来造反,全国全面大乱势不能免;毛追求的正是此种效果。
由于坐车难的缘故,我在韶关多呆了一天,就看这六位同学如何支持造反派。他们不但开大会,贴大标语,还给造反派表演造反舞,大唱“资产阶级反动派,破坏革命坏坏坏!罢罢罢,罢他娘的官,反反反,造他娘的反!滚滚滚,滚他妈的蛋!”四位女红卫兵,个个是跳舞能手,加上两位也能跳几下的男红卫兵,使整个造反舞跳得很威风,对走资派极具威慑力。我不由得暗自羡慕他们。
四位女队友听说我要去桂林,很是眼热。她们找到我,小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央求我带她们去桂林。我大吃一惊。这怎么能行呢?就算我心里乐意她们跟我去桂林,我也不敢带她们。否则我在那三位队友眼里成了什么人?须知他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同走资派和执行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作殊死斗争呢!我问她们:“男队友们能同意你们去么?”四个姑娘不吱声了。
事实上当时我心里还真希望和小魏结伴去桂林,可是我不敢单独邀请她。我的性格是腼腆、拘谨、迟钝、多疑,根本没有勇气勾引女性。我不仅担心男队友会因此耻笑我,也怕引起其他三位女性的不满。她们会把我脑子里的胡思乱想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伪君子”、“想女人”、“好色”,种种我所忌讳的字眼就将加诸于我,那我会羞愧而死的。
心里虽然有带小魏去的贼心,却假装一本正经,希望她主动跟来,真是卑怯得可以。
二月二日中午我独自拼命挤上火车,离开韶关。这列车的拥挤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清一色的红卫兵,有大有小,亦有看上去三四十岁的,统统戴绿军帽,红袖章,胸前挂满毛像章。车厢内行李架有好几处被压垮了,但没有跨下来的行李架上,仍坐满红卫兵。他们屈头弯腰,坐得很吃力。走道被挤得严严实实,打开的窗户上,也有人坐在窗框上。屁股悬在车外。座椅的靠背顶上,或站或坐也是人挤人。座椅底下,也躺满人。我从门口挤了几个小时,才挤到厕所门口。厕所里面至少挤着男男女女六七个人。有女红卫兵便急,涨红了脸,最后哭了,于是周围的人费了很大的劲让她蹲下去,男红卫兵一齐扭过头去,她才解了燃眉之急。车厢里噪杂异常,可以听到各地的方言七嘴八舌地为争夺一寸空间而斗嘴。吵得快要动手了。附近的红卫兵便大唱语录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等等。
三日中午到衡阳,下车转去桂林的车。衡阳车站乱糟糟的,可以看见湘江上的大桥,很高,像是悬在半空。站台上等车的学生也是摩肩接踵。我等了四五个小时。下午七时许一列闷罐子车去桂林,我拼命挤上去,吊在车门口。我在车门上挂了六七个小时,甚至还打了一会儿盹。居然没有从车上掉下去。
二月四日凌晨车抵桂林,我跟上一群红卫兵下车,又继续跟着他们到了一个接待站,倒头大睡。下午醒过来,先去邮局看,果然有我弟弟寄来的二十元钱和若干全国粮票,还有一位队友的钱票。凭学生证和石人嶂矿部的介绍信,我很顺利地取出钱票。来到大街上,这才发现桂林的大马路路面上,到处用石灰刷着一个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标语:“革命造反派留下来!游山玩水的滚回去!”我的心立刻发虚,唯恐被人指认我来游山玩水,勒令我滚蛋!
其实到桂林来串联的红卫兵,有几个不是冲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大串联期间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从马路上的触目惊心的巨字标语,足以说明桂林人对来游山玩水的红卫兵已经是忍无可忍了。然而有伟大领袖支持串联,桂林人还得硬起头皮接待红卫兵。据《桂林市志》及一些回忆录描述,一九六六年八月后,就有很多北京来的串联学生到桂林,桂林红卫兵组织当时为了接待这些学生,先后动用了广西师院、桂林中学等几十所院校,后来还是住不下,不得不把一些单位会议室腾出来,给学生打地铺。
一九六七年二月三日中共中央發出停止全國大串聯的通知,桂林立刻执行,但是红卫兵依旧源源不绝而来,我正是在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下达的第二天到达桂林的。此后三月十九日,中共中央又發出停止全國大串聯的通知。三月和四月,中央四大家又两度发出停止大串联和要求红卫兵返校进行“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各地接待站陸續撤銷.在再三再四的命令和强力阻止下,大串聯逐漸減少以至結束,但其餘波一直延續到了一九六八年。
当时桂林名义上欢迎“革命造反派留下来!”然而此时让我一个人革命,我无此能耐。我最欠缺的,就是联络陌生人的本领。须知假洋鬼子去尼姑庵革命,还是拉了赵秀才同去的。我孤家寡人一个,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对多愁善感的我,魅力无穷啊!还是腆起脸皮游山玩水吧!反正那大马路上的标语要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于是二月五日我登独秀峰。喔,原来此峰与陈独秀毫不不相干,乃是平地上突兀而生的一座美丽小山。下午我直奔七星岩,那里的地下,有一个可容纳千余人的溶洞,令人惊叹!在七星岩,我看见一群红卫兵,有男有女,他们指手画脚,挤眉弄眼,玩得开心极了,令我好生羡慕!但他们却不言不语,我观察了一会儿,断定他们是聋哑人,想必是某聋哑学校的红卫兵吧!我忽然感到孤独和悲凉,人家虽是聋哑人,却热热闹闹,用手语谈笑风生。我虽能说话,却是形影相吊、孤苦伶仃,真是一个可怜虫!人活着为什么?我在做什么?越来越多的问号,飞快地涌进我的头脑。
二月六日,在蒙蒙细雨中,我去芦笛岩游览。几天里,我耳朵里已经灌满了芦笛岩被接待站里的红卫兵赞不绝口的话语。桂林景色太美了,我觉得坐车简直太辜负了桂林的山水,于是在雨中步行,仔细观赏美丽的风景。有身披蓑衣的农民,在水田里犁地,拉犁的是北方少见的水牛。田野上,有的是一片嫩黄,有的是一片碧绿。但最为赏心悦目的是桂林那独特的小山,它们到处突兀而起,有的孤零零的,有的三五成群,在雨雾中朦朦胧胧。近处的能识其真面目,远处的影影绰绰,都在静静地接受细雨的沐浴。
走了一些时候,有些累了。这时后面来了一辆公交车,恰巧近旁就有车站,我跑过去搭乘。车上人也是挤得满满的。车上的售票员给我印象特深,那是一位很精明的男青年,普通话讲得还算不错。他在车厢内挤来挤去地卖票,这种方式是兰州不曾有的。兰州的票员,大抵是正襟危坐在车门口的专座上售票的。这男青年一边卖票,嘴里还不停地念着顺口溜。那很可能是他自己编的,内容是讽刺挖苦不买车票的人的。言辞尖刻,油嘴滑舌。逗得乘客们一阵一阵的发出哄笑。小伙子愈加得意,更加把那插科打诨、哗众取宠的本事卖弄个不停。
芦笛岩的地下世界果真令我大开眼界,石笋钟乳石千姿百态,在彩灯的映照装饰下更加琳琅满目。造物主的神工鬼斧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芦笛岩是已经破四旧立四新了的。每个景观都有新的名目。原来在这里破旧立新很简单,给景点改个革命的名字就完事大吉。例如有一组石笋看上去极像两个人,据说原来被称作小两口入洞房,这是四旧。现在改成老两口学毛选,就成了四新,宣传了毛泽东思想。
无论是七星岩还是芦笛岩,或者桂林的其他景点,到处是郭沫若的题词。这老郭,我最是不齿,后来我得知香港文学界称郭沫若是中国的四大不要脸之一,足见其臭名远扬。但郭氏的字,的确堪称一流。就如秦桧,虽是大坏蛋,却是顶尖的书法家。
二月七日一早,我沿漓江而行。看伏波山、象鼻山。再看那如情似梦的漓江水,碧绿而清澈,我觉得那江水很温柔。我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此温柔的水,人跳下去,不会淹死吧?串联以来,我见了长江,湘江,赣江,不久还要去见珠江,我发现每一条江河都有自己的性格。这漓江的性格就是温柔。一时之间,我情迷意乱。
漓江岸边有一座穿山,是二十多米高的小山上,有一个贯穿山峰的圆洞,故名穿山,我攀上山去,穿洞而过,洞的直径大约两三米,长有六七米,洞中风很大。出了洞,下山又到漓江岸边。江水无声无息地流着。江面上,渔民撑着竹筏,悠悠然漂流。竹筏上还有数只鱼鹰,东张西望,令人忍俊不禁。看对岸,便是月牙洞,那是一座与穿山相类似的的山,不过洞在山的下部,略似月牙,故名。再看漓江上的伏波山、象鼻山,又是另一番风景。而前天在伏波山看穿山,也与眼下的感觉不同。于是点头叹息:人是活宝,到处乱跑。所以能看到各种稀奇。然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青山不老,才是永恒的啊!
要离开桂林了,这天夜里,我又一次久久不能入睡,于是胡乱吟诗“半”首,记载我的桂林之行。这是我串联期间唯一的一首并没有写完的白话打油诗:
还是在小学里,在地理课本上,
我脑海里就深深地、深深地印下了桂林的名字;
我幻想着,有哪一天能亲眼看到这奇异之地,
我想着,盼着,啊!桂林!
想也没想到,就在今天,我来到了这里,
这是真的吗?这真是桂林吗?
夜风轻轻地吹起,
天上的明星静静地眨着眼睛可真调皮!
黑魆魆的石峰悄悄地挺立,
是的,这就是桂林,我们不骗你。
忽然,我隐约辨出了漓江的水声,
听,那一定是伏波将军的叹息!
一切都是真的,我脚下踩着的,正是桂林的土地,
满心的激动和一肚子的委屈,使我流下了喜悦和伤心的泪水。
啊!桂林,我要把你当最知心的朋友,多少话要讲给你!
太阳暖融融,我爬上独秀峰。
贪婪的眼睛四下里张望,怎么说好呢?我又不是诗人,
我只管想由着性子大喊大叫,
美丽奇妙!就是美丽奇妙!
竖起大拇指,咧着嘴巴,跺跺脚,
可是那么多人奇怪地向我瞪眼睛,我赶忙轻轻嘘口气,
咳,我这乡巴佬!
妩媚的漓江水,俊秀的伏波山,
你们是那样的缠绵哀怨,
又是怎样的触动我的心弦!
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画一般的江面,
还有江面上穿梭来往的竹筏,
再还有竹筏上忠实无比的鱼鸭。
贪婪的渴望使我产生了疯狂的热情,
我索性信步而行,去找七星岩、水月洞。
咦?那一群年轻人可真怪,
他们比比划划,像是有秘密。
他们看上去很快活,可又很沉默,
哦,原来是些聋哑人,怪可怜的。
他们在那儿拍照,正忙着选镜头。
照相的人正襟危坐,翻开语录,细心钻研,
拍照的人歪着脑袋,摆弄机子,
旁观的用各种动作交换意见,用眼色互相打趣。
有时还发出怪模怪样的笑声。
突然,我心里无限悲凉,
人家打伙儿够多痛快,
而我,孤孤零零,流浪汉一样,
我,连哑巴都不如……
聋哑人笑眯眯的离去了,
只剩下我一个人呆呆地站着,
扑楞一声,一只小鸟从我头上飞过,
咳,我怏怏不乐,强打精神胡逛乱摸。
就在这时我找到了七星岩,
方才的不快一古脑儿被驱散,
岩洞里满是人间奇观,
那低垂的石笋真够惊险,
地上微微凸起的钟乳石,
配着绿灯红光,
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