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十八案:帕特诺伊——阿根廷(1977)

 

                             

 

 

爱莉西亚·帕特诺伊(Alicia Partnoy19552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兰卡港。她进了国立南方大学,参与庇隆主义青年运动。

 

1976324,政变推翻了庇隆的继任者——他的妻子伊萨贝尔·马丁内斯,建立了一个军政府来统治国家。次年612日,爱莉西亚·帕特诺伊被逮捕,关在一个称为“小学校”的集中营里。在6个月的监禁中,她遭受了殴打和折磨,然后转移到维拉弗洛雷斯塔监狱,在那里关押到1979年。在被监禁期间,她写诗和拘留记,偷运出狱以匿名发表。

 

她获释后离开阿根廷,到美国得到庇护,并与家人团聚。1985年,她描写关于她被监禁的书《小学校》(The Little School)出版。此后,她向联合国谈其经历,一直与大赦国际及其它组织密切合作,以使在阿根廷的失踪者获得公正。

 

作品节录:

 

我们在“小学校”没有姓,只有瓦斯卡叫我名字。看守们一直反复说,只有号码被用来称呼我们,但至今还只是一个威胁。

 

我们第三次淋浴那天——我在那里已经快两个月了,一名看守正把我从浴室带回来,我的长头发在白色眼罩下是湿的,我的衣服仍是在跳跃后院墙时被撕破的,我的双手被绑着,我的骨头从脸颊和胳膊肘突出……

 

……自那一刻起,他们叫我“死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每天我醒来时,我对自己说:我,爱莉西亚·帕特诺伊,还活着。

 

——译自《小学校:失踪和生存的故事》(From The Little School: Tales of Disappearance and Survival. Translated by Alicia Partnoy, Lois Athey and Sandra Braunstein. Midnight Editions (San Francisco, 1998)1-57344-029-9.

(http://www.internationalpen.org.uk/index.cfm?objectid=225BE0C2-3048-676E-2626F2CEE7BD25F1)

 

国际笔会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权组织和国际性文学组织,致力推进世界各地作家间的友谊和理性合作,为言论自由奋斗,代表世界文学的良知。独立中文笔会是国际笔会的145个分会之一,抗议中国当局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监禁、骚扰、监控,致力于结束中国对互联网的监控和对自由写作的种种限制。关于笔会致力于保护作家和维护言论自由以及“因作家畅所欲言”活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和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

 

联系人:

国际笔会弗雷泽(Marian Botsford Fraser):[email protected],

或莎拉·怀亚特(Sara Whyatt):[email protected]

ì?-?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