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畹町(1944年9月6日-)原名任安,著名异议人士、自由撰稿人、人权活动家,因在 “民主墙运动”中发表《中国人权宣言》组建“中国人权同盟”,于1979年被逮捕并以反革命罪判劳动教养四年。
任畹町1944年9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1964年,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9年,被指为“叛国投敌”和反对“文革”而关押批斗。1978年,任畹町参加北京“民主墙运动”,创建“中国人权同盟”——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第一个人权团体于1979年1月1日成立,并担任负责人,负责出版油印刊物《中国人权》,起草《中国人权宣言》于同月5日七人联署在北京“西单民主墙”发表,全文19条包括:“要求思想言论自由,释放全国思想言论犯”;“要求宪法切实保障批评和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充分的自治权”;“要求在全国实行普遍的公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和地方各级领导人”;“逐步取消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向全社会所有制过渡”;“要求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开谈判”;“要借鉴西方的传统民主和文化”;“要求国家切实给予出版印刷权”;“要求职业自由,穿戴自由,迁徙自由”;“取消检查制度,创作自由,新闻自由”;“要求边界开放”;“呼吁世界各国政府、联合国、人权组织及公众给予支持”等。同月9日,“中国人权同盟”成员傅月华因前一天组织上访人员在长安街上举行“反饥饿反迫害要民主要人权”游行而被捕,标志着当局对“民主墙运动”镇压的开始。3月29日“中国人权同盟”对外联络人陈旅和民刊《探索》主编魏京生也被逮捕。任畹町为呼救他们,六天后在“西单民主墙”张贴《中国人权同盟再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的公开信》等大字报,当场被警察抓捕,后被劳动教养四年。
1983年4月,任畹町“劳教”期满获释,此后任北京市设备公司会计师、北京经济科学研究所不挂名副研究员。1987年起,当局发动“反自由化运动”后,他开始在香港、台湾和美国报刊上发表政治评论。
国际笔会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权组织和国际性文学组织,致力推进世界各地作家间的友谊和理性合作,为言论自由奋斗,代表世界文学的良知。独立中文笔会是国际笔会的145个分会之一,抗议中国当局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监禁、骚扰、监控,致力于结束中国对互联网的监控和对自由写作的种种限制。关于笔会致力于保护作家和维护言论自由以及“因作家畅所欲言”活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和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