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十一案:廖亦武(1990)

 

                                   

 

廖亦武(195884日—)笔名老威,著名诗人、作家、民间艺人,因同步创作发表针对1989年“六四屠杀”的作品于1990年被捕。

 

廖亦武195884日(农历619日)出生于四川盐亭。1966年文革,因父母成为专政对象,家破人亡,一度沦为流浪儿。1970年代回到学校读书,1976年高中毕业前夕,因在墙上书写“反动诗歌”而遭全校批判并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同年45日因散发传单《请不要相信他们》而被捕。1977年至1980年,四次投考大学均未被录取。1980年底至1982年,在川藏公路当卡车司机。1982年开始发表诗歌,其中《儿子们的年代》、《大盆地》、《人民》等长诗引起轰动,此后几年红极一时,获得20多个官方诗歌奖。1985年至1987年,因创办地下诗刊,而成为公安监控对象。1983年至1989年,创作《死城》、《黄城》、《幻城》、《偶像》、《杂种》、《天问》、《挽歌》、《大循环》等一系列反叛性长诗,引发一波波文学论争,成为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在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和1987年的“反自由化运动”中遭到严厉批判,一度被制止发表任何言论和作品。1986年,曾参加抗议中国作协停办《中国》文学杂志。1988年夏,受作家方方推荐,免试入武汉大学作家班,三个月后被张榜开除。

 

1989415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引发学潮,廖亦武则因“拒绝参加任何群众运动”而离京。198964凌晨,在四川涪陵家中同步创作针对北京镇压的长诗《大屠杀》,并亲自朗诵,制作成磁带,交给在场的加拿大汉学家戴迈河。19903月,组织、编剧、主演了诗歌电影《安魂》,当月16日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诗人万夏等二十余人,此后相继释放,戴迈河于次年11月被作为“文化间谍”驱逐出境。19925月,被秘密审判后,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刑四年。在服刑期间曾因“违反监规”遭背铐23天,也因不堪肉刑折磨而自杀两次未遂。1992年冬至19941月,在狱中创作长篇文学作品《活下去》,写完了卷一《汉人》和卷二《黑道》的初稿,并师从80高龄的老和尚,学会了吹奏洞箫。1994131,因国际关注,特别是英国前首相梅杰的交涉,提前43天获释。

 

1994年至1995年,因衣食无着,持箫在成都各酒吧卖艺。1995年至1998年间,开过茶馆,并在杂志和报社打过工。曾参与多项要求人权和民主的签名活动,也曾多次上书当地警察机关,抗议对其生存权的粗暴剥夺,因此被当局多次拘留,数度抄家,文稿流失二百万多字。1999226,警察甚至在其婚礼上以“非法采访”之名拘捕了他。

 

1997年和1998年,主编并出版了地下民刊《知识分子》,共两期。1999年,在国内公开出版《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书中描述了北京西单民主墙的历史,多次出现魏京生、徐文立、刘青、刘念春等人的名字,引起广泛震惊。此书在被几十位专家、学者评为当年“十大好书”之一的同时,也被中宣部列为当年“十大禁书”之首,出版该书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被整顿。同年,以笔名“老威”出版《漂泊——边缘人采访录》,三月中再版五次,随后被查禁,书商逃逸,印刷厂被查封。199964前夕,冒险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并为纪念“六四”十周年而朗诵了长诗《大屠杀》。2000年春节前后,与《今天》派诗歌元老芒克一道主演了由日本公司投资拍摄的地下电影《飞呀飞》,艺术重现了出狱后的生存处境,此片曾入围2000年柏林电影节。2001年,以笔名“老威”公开出版《中国底层访谈录》上下卷,50多家媒体报道并转载此书,数十名专家和数百名读者聚会北京国林风书店召开作品研讨会,傍晚移师京郊大觉寺,廖在会上吹箫并朗诵了《大屠杀》。《南方周末》以整版发表廖与著名记者卢跃刚关于《中国底层访谈录》的对话。随后,《中国底层访谈录》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查禁,勒令销毁,出版该书的长江文艺出版社被整顿,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推荐该书的《南方周末》发生人事大地震,主编、副主编及编室主任均遭撤职。此后,廖亦武的真名以及老威等化名,被中宣部、出版署和公安部门明令禁止出现在国内所有报刊杂志上,违者重罚,因此其作品流落到地摊,风行一时,成为盗版市场的非法作家。

 

廖亦武于2000年参与创立独立中文笔会,200310月当选为首届理事至200510月,2007年获自由写作奖,200910月当选为荣誉理事。

20026月,廖亦武的三卷全本《中国底层访谈录》在台湾出版,其他著作还有:在美国出版的《证词》(2003)、两卷本《中国冤案录》(20032007)、《中国上访村》(2005)、两卷本《最后的地主》(2008),在台湾出版的《地震疯人院》(2009);被翻译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底层访谈录》法文版(2002)、英文版(2008)、日文版(2008)、德文版(2009),诗集《犯人的祖国》法文版(2007),《地震疯人院》法文版(2010)等。

廖亦武长期被中国当局剥夺出境权利,13次被阻出国。2009年受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之家”邀请前往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朗诵会,由于当局阻挠未能成行;201031日,受邀参加德国“科隆文学节”再度被当局阻止,在世界上引起抗议浪潮。德国笔会及100多名西方作家在柏林文学节联合发起《全球呼吁书》,呼吁64日在世界各地为悼念1989年北京“六四”死难者而朗诵廖亦武作品,据统计有30多个西方城市、100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包括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内的数万人参与了朗诵活动。

 

国际笔会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权组织和国际性文学组织,致力推进世界各地作家间的友谊和理性合作,为言论自由奋斗,代表世界文学的良知。独立中文笔会是国际笔会的145个分会之一,抗议中国当局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监禁、骚扰、监控,致力于结束中国对互联网的监控和对自由写作的种种限制。关于笔会致力于保护作家和维护言论自由以及“因作家畅所欲言”活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和https://www.chinesepen.org/old-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