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百度”输进“纪念抗美援朝六十周年”,竟然发现全国各地都在筹备各种名目的纪念活动,诸如纪念会、展览会、征文等等,好不热闹。查近年来中国出版的历史著作,只要是稍稍严肃的历史著作,都已经放弃了“抗美援朝”的称呼,改为中性的“朝鲜战争”。所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纯然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政治大骗局,是一个把全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都忽悠得五脏沸腾热血喷涌甘心情愿舍身赴死肝脑涂地的大骗局。笔者已经发表了《上书胡锦涛主席:决不能率先承认金氏新朝廷》、《抗美援朝:一场不义之战、一场不法之战》两文,对于朝鲜战争或“韩战”、或“抗美援朝”的基本观点,已有表述。因此,我认为,现在对于所谓“抗美援朝”,不是纪念的问题,而是应该向中国人民讲清真相,还原真相,放下自欺欺人的历史包袱,使中国人民,使曾经赴朝参战的几百万军人,获得应有的知情权,自觉地判断历史的真伪,尤其是使一二十万长眠朝鲜的牺牲者获得灵魂的安息!
有一位华京雷者,在“华声论坛·战史风云”http://bbs.voc.com.cn发表“纪念抗美援朝六十周年征文”,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叙述,他企图在维持历史谎言的前提下,调和解密档案,掩盖真相。其用心之良苦,手法之笨拙,实在可叹可佩!他说:
今年是我国伟大抗美援朝六十周年,也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参与朝鲜战争的六十周年!
中美都要隆重纪念,中美立场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其结论肯定就不一样的!
中美立场、观点、结论不一样是自然的,没关系!
可关键是中国人自己!你的立场、观点、结论是什么?你究竟站在那一边?
朝鲜战争谁是侵略者?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不远万里来参战的同时还陈兵台海!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六日是北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南进!
可是一九五0年十月南朝鲜国军又越过三八线北进!
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等也越过三八线北进!
朝鲜战争如没外国介入就只是统一祖国的内战,说不上谁侵略谁! ……
这位华京雷,装模作样地提出“朝鲜战争谁是侵略者”的问题,好似利剑在握,成竹在胸,但是,假若战争的发动者是韩国,他就不会采用“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这种中性客观的叙述语言,他也不会采取“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六日是北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南进!可是一九五0年十月南朝鲜国军又越过三八线北进!”这种左右并列、貌似不偏不倚、却意在否认朝鲜为侵略者的叙述手法。这位雷京华以“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参与朝鲜战争”为前提,为中国参战的合法性辩护,他隐瞒了联合国决议的背景,把美国参加联合国军出兵朝鲜,直接叙述为“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不远万里来参战的同时还陈兵台海!”,既然“不远万里来参战”,当然是侵略者,而且,他把“联合国军”故意简化为“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这样美国和中国出兵,都是“外国介入”者,大家彼此彼此,没有任何是非了。因此他设定的答案是“朝鲜战争如没外国介入就只是统一祖国的内战,说不上谁侵略谁!”这种偷换概念的推理,竟然把明白无误的侵略者朝鲜给一笔勾销了,但是在这种偷换概念的游戏中,他却无法否认这场目的为“统一祖国的内战”不是韩国、而是朝鲜发动的。假若“没有外国介入”原来是可以判别谁是侵略者的,后来因为“外国介入”了,把水搅浑了,才“说不上谁侵略谁”。中国有一个成语恰好形容这位华京雷先生拙劣的辩护手法:欲盖弥彰。
雷京华先生论述结论就是,这场造成双方军民死伤数百万人的朝鲜战争,从历史来看,没有是非,只有输赢。
联合国军是由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的部队,该决议规定由美国派遣司令官,建立司令部,参加联合国军的各国部队除了使用各国的旗帜以外,还使用联合国旗帜。这是联合国建立以来,至今唯一的一次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参与战争的行动。因此,中国不是和“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作战,而是和“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作战。把“联合国军”简化为“联军”不是严肃的历史态度。历史如果能够这样随心所欲地改铸,那还有什么真相和是非呢?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节节胜利,捷报频传,把联合国军逼退到三八线附近时,1950年12月13日毛泽东给彭德怀发电报,要求“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722页)。而“三八线”是一条“底线”,这说明毛泽东决心“要打到底”(《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但他的“底”是无底之底。
第二天,195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13个亚洲和阿拉伯国家提出的“朝鲜停战议案”。这本来为双方体面地下台提供了机遇,但是周恩来发表《关于联大通过“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决议的声明》,予以断然拒绝。(《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卷)
7天后,21日,毛泽东再给彭德怀指示,说朝鲜战争“必须作长期打算”(同书731页)。1951年3月1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电报,报告朝鲜战局和作战方针。他承认志愿军战斗的与非战斗的伤亡及减员已超过10万人,准备今明两年再有伤亡30万人。他打算“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同书第二卷152—153页)。
1952年10月24日,毛泽东写了发至师级的电报《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电报中说到志愿军的人员损失,“从去年七月以来的十五个月中,比较以前的八个月,平均每月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前八个月每月为二万五千人,后十五个月平均每月为八千人)……”(《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卷596页)有此可以算出参战的头23个月,总共损失了32万人。这“损失”是指的死亡人数,还是伤亡人数,不详。
到12月2日,《对聂荣臻关于今冬动员新兵三十五万人的计划的批语》:“同意今冬动员卅五万人,应即布置施行。”(上书622页)那时还没有实行义务兵役制,是志愿兵役制。这些新兵主要是补充朝鲜前线的减员。
朝鲜战争打了33个月,最后毛泽东之所以同意“停战”,是因为斯大林去世,新的苏共领导人已经调整了外交政策,主张缓和,使坚持强硬立场的毛泽东不得不同意签字。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讲话《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见《毛选》第五卷),含有总结“抗美援朝”的意思。本来,决定出兵时,没有经过当时的全国最高权力机构——政协全国委员会,现在“停战”了,按照法定程序——假若有这么一个法定程序的话——,毛泽东自然应该向政协全国委员会作总结报告。毛泽东总算还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做了这么一个讲话。原来在“报告提纲”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卷330页),准备要讲“死人”的问题,但是,正式发表的“记录整理稿”中一字未见,可能是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死了多少人?60年了,官方仍然没有正式交待。
毛泽东原来是打算“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那就是准备以百万至几百万中国人的生命和美国血战到底。这种战争心态与意图,完全撕破了参战的防御性自卫性伪装,完全是拿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军人的生命当做战争赌博的筹码。那时,中国的宣传机器口口声声称美帝国主义是战争狂人,其实毛泽东才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
所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毛泽东的个人决断。已经解密的文件和官方史书都证明,在政治局里,当时毛泽东是孤家寡人,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主张出兵,林彪推病拒绝出征,彭德怀临危受命,才解决了毛泽东的困局。
10月2日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时,大多数都反对出兵,使毛泽东“卡壳”。特别是没有统帅怎么出兵?正在他无法破解困局的时候,彭德怀出来了。关于彭德怀同意领兵,沈志华有详细的叙述。摘抄于下: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政治局决定于10月4日到10月5日,召集由各大军区负责同志参加的扩大会议,再次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时任西北军政主任的彭德怀在接到通知后,还不知道会议的议题,就立即乘机赶赴北京,此时,他还抱了一大堆图纸,以为中央是同他商量西北大开发的事情。由于天气恶劣,飞机难以正常降落,彭德怀于10月4日下午才赶到中南海。
推开会议室的门,他才发现气氛不对,原先政治局开会,大家都是有说有笑,今天却都低头沉闷不语。据彭德怀后来回忆,他在会上没说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晚上,他住到北京饭店,大约九点钟,邓小平到了住处,说:老彭,出事了!朝鲜要打仗,主席坚持出兵,大家都表示反对,你说怎么办?明天上午九点,主席在丰泽园,要单独见你。这一夜,彭德怀辗转反复,难以入眠,思考着问题,如果毛主席要点将,自己到底承担不承担这个责任?第二天上午九点,彭德怀在丰泽园见到了毛泽东。交谈间,毛泽东问彭德怀:老彭,你说该不该出兵?彭德怀已经思考了一夜,回答:主席,如果苏联完全撒手不管,咱们就不出兵;如果苏联是半撒手,能帮一把,那中苏联合起来跟美国人还有一拼。毛泽东听后一拍桌子,老彭,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斯大林已经答应出动空军。走,咱们现在到会上说。10月5日,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其前奏来自于毛泽东同彭德怀的这番对话。这个对话内容记载在《彭德怀自述》中。(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的起源——2009年5月30日三味书屋演讲》)
不幸的是八年后,当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大炼钢铁闹得祸害全国民不聊生的时候,据没有根据的传说,中央的诸位领导对于头脑热得发昏的毛泽东都束手无策,于是推举一位毛泽东的爱将出来劝谏他老人家。彭德怀是他的同乡,井冈山的“同袍”战友,长征打前站的先锋,保卫陕甘宁的主将,抗美援朝自保奋勇的司令员,由他出来说话大概能够“纳谏”,但是,毛泽东翻脸不认人,结果就不必说了。这是题外话。
抛弃“抗美援朝”的政治谎言,就必须告别毛泽东不顾国家的困难和人民的死活,好战冒险的行径,恢复历史的真相。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的讲话中,毛泽东对于“死人、用钱”的问题,用了一千多字批驳反对出兵的观点。他说,抗美援朝战争才是施行“仁政”,而且是“大仁政”。
中国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经过多年努力,广泛收集了大量解密的苏联档案,编辑出版了《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沈志华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全书下载地址:http://hotfile.com/dl/52616944/3e9b745/.pdf.html)。这部多达七百余件文件的档案史料,自然是把中、苏、朝三方如何密谋策划、准备、发动战争的全过程揭露无余,对于大陆而言,内容“过于敏感”,不能出版,因此在朝鲜战争50周年的时候,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正式出版。
虽然此书在大陆不能出版,但是朝鲜战争的历史真相已经传遍大陆,任何一位研究朝鲜战争的人,都无法绕过这些历史真相。华京雷者们费尽心机,采取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的办法,为“抗美援朝”招魂实在是妄想。
我们山东大学解放后的首任校长华岗(1903—1972),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党内历史学家。他在1945年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共产党“捏造历史”欺骗人民。他在《中国历史的翻案》书中明确地说:“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科学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容许人们说谎行骗。”他坚决反对捏造历史。他说:“我们坚决反对捏造历史和玩弄历史,并且反对借用任何理由来替捏造历史和玩弄历史的行为作辩护。也许有人这样设想:剥削者和压迫者想靠捏造历史欺骗人民来维持反动统治,固然不能饶恕;但历史既有推动人民作解放斗争的作用,那末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却不妨捏造一些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历史事迹,以便鼓舞和推动广大民众参加解放斗争。我以为这种想法和做法,也是根本错误,而且不能容许的。因为我们要使人类历史真能发生推动解放斗争的重大作用,那首先必须要所根据的历史事实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所根据的历史事实,已有捏造之嫌,或至少是不完全真实的,那末前提既经落空或错谬,论据必然丧失客观真理的意义,要想不把事情弄糟,已经很少可能,哪里还谈得到鼓舞和推动解放斗争呢?”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坚守正义良知、坚持学术规范的学者,一位创办了国统区《新华日报》的新闻人,一位“统战”了一大批国民党军政要人龙云、刘文辉、邓锡侯“起义”以及著名的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归顺的“统战”功勋,早在1955年就陷身冤狱,最后瘐死狱中。
最近内定的中共18大接班人、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以“储君”之身发表了令人惊诧的讲话,“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军内历史学家辛子陵发表了《学习习仲勋 寄望习近平》一文,予以批评。辛子陵说:“习近平同志托乃父的荫庇和自己的优良表现,进入了第五代接班人的行列,党内同志有厚望焉。但最近以习近平名义发表的《坚决反对任何歪曲丑化中共历史的错误倾向》的讲话,使党内同志和全国人民深感失望,使习近平的威信大受损失。这个文件是要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倒退,重塑党的‘伟、光、正’形象。整个党都‘伟、光、正’了,毛泽东的错误当然就不能提了。”
中共的党史,被中共自己歪曲得太多太久,歪曲得一塌糊涂,不堪一睹,“抗美援朝”即为其一。时至今日,朝鲜战争的真相已经大白天下,难道还要继续自欺欺人地“纪念”下去吗?这样的纪念活动,让群氓们觉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心知肚明的主事者图什么呢?为了显示自己可以继续垄断历史说谎行骗吗?
(2010-8-20于山东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