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种,种种各别,其第五子叫饕餮,是一种传说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得无厌的象征。
显然,饕餮是无法豢养的,因为他胃口奇大。如果我们把饕餮养得越大,其胃口也会越大,必然会更快地把我们吃穷吃垮。因此,豢养饕餮,必然是自找麻烦,自寻死路。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中,人民一直是豢养了一只饕餮的,这只饕餮就是人民向来敬畏的官府。人民给出税赋,填进这只饕餮的大嘴里。唯一的理由,就是希望这只怪兽不要把自己也吃了。但吃不吃你,其实并不由人民决定,而是看饕餮的心情和胃口。所以,当饕餮心情好、胃口小的时候。中国人民就会称赞饕餮是明君或者清官,就会庆幸自己欣逢盛世了。
一般来讲,中国历史学家都认为,好的饕餮只吃掉人民十分之一的财富,税赋只有十分之一时期,就可以被称为推行德政的时期。如果超过太多就叫苛政,论语云:“苛政猛于虎。”哈哈!其实是孔子在视野局限下的感叹,因为饕餮是龙子,那肯定是猛于虎的,并不需要在苛政的时候才能证明这个结论。
中国人民的问题是:我们始终无法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去豢养饕餮,即使是用德政时那十分之一的税赋豢养。难道我们就为了有个皇帝,可以让我们对其扬尘舞蹈,山呼万岁?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是象饕餮一样的怪兽,而不只有中国的官府才是。所以,官府是饕餮,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国际惯例。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人民,回答了中国人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们认为豢养饕餮对自己有用,可以为自己服务。当然,这并没有解决饕餮贪得无厌的本性。因此,那些国家的人民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饕餮关在了笼子里豢养,由人民来决定他吃多少。
这样,饕餮的胃口就受到控制,他吃多少,不取决于他的需要和心情了,而是取决于这些国家人民的心情和需要。其实,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所有政治制度设计和改革,都是围绕着如何控制官府这只饕餮来进行的。所以,西方人民是有智慧的,这是大智慧。就是说,既豢养了饕餮,又不会让他危害人民,反而可以造福人民。看来,世事无绝对。只要方法合适,人民也不是不可以豢养饕餮。
而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在这个问题上,就一直表现得有些弱智了。就是我们总是不知道该怎样豢养饕餮,我们一直在放养饕餮,希望饕餮的道德能控制其胃口。这样,我们就只好把自己关进笼子里,而饕餮却总是在笼子外对着我们咆哮。
但中国人民是勇敢的,历史上,我们总是通过不断地起义,来杀死一只又一只被我们放养得硕大无比的饕餮,虽然这让我们流了不少的血,但我们义无返顾,难道这还不能证明我们勇敢无畏。
但无知也能无畏,中国人民的弱智在这个环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就是我们在杀死一只大饕餮后,又开始用我们的血肉来放养一只小饕餮。因为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和传统,我们已经不习惯没有饕餮的日子了。
其实,看中国的历史也很简单。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用鲜血豢养饕餮到大,然后不堪重负,又流血杀死饕餮,然后再用我们的鲜血继续豢养一只新饕餮。这样一个历史的循环,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宿命。今天的中国人,我们能摆脱吗?
我要说的是,今天的饕餮仍然没有被中国人民关进笼子里,而这只饕餮已经被我们放养得很大了,我们每年把自己创造价值的20多%拿出来豢养这只饕餮。现在已经到了一年3万亿RMB了,就这样,都还觉得养不住它,它还在我们提供的奉养之外,继续疯狂猎食。
有网友发帖问:“政府到底需要多少万亿财政收入?”我毫不怀疑这位网友的好心和善意,但我必须指出,这其实是个弱智的问题。因为饕餮的本性决定了,只要他在笼子外,只要他还没有被人民控制住,则无论多少万亿财政收入都不够。
我认为中国人在近期还完全无法摆脱历史循环为我们铸就的宿命。这并不是因为官府这只饕餮还大张着口,四处猎食。那是饕餮的本性,我从来就不幻想饕餮会转性。我们要豢养它,就必须承认它的这个本性。
也不是因为一些御用文人还在对着饕餮大唱赞歌,因为站在他们和饕餮的角度,总是要歌颂这只有德的饕餮。诚然,和历史上那些无德的饕餮比,他已经少吃了人民很多、很多。甚至饕餮还努力地控制住了自己喜欢吃人的嗜好,尽量地减少了吃人。如果我站在这只饕餮的立场,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只伟大、光荣的饕餮,这是一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饕餮,这是一只高尚的饕餮,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饕餮。因此,御用文人对饕餮的歌颂是对的,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
饕餮就是饕餮,无论前面冠了多少形容词。御用文人也就是御用文人,无论他们多唱和或少唱了多少赞歌。我对他们都不失望。
那什么让我失望呢?
让我失望的是被中国人民认为,代表了自己利益诉求的一些精英学者。他们确实在很多问题上表现了他们的道义感,但他们在关键问题上却总是糊涂的。什么是关键问题呢?就是钱的问题。用句官方的语言,就是财政收入问题。很多精英学者,谈起西方政治制度,那都是一套一套的,但一到具体的钱的问题时,就犯糊涂了。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精英们为何失声与个税改革?》,对此提出了尖锐批评。我现在甚至怀疑,精英们的政治智慧不及他们的老婆,因为他们的老婆大概都知道,要控制住老公,就要控制住他的工资。
现在,很多精英都不知道这一点。我宁愿希望是他们真不知道。因为如果是知道还故意乱说,他们就应该划如御用文人的行列了。典型的例子,《南方都市报》谈税制的三篇文章都有问题,完全搞反了。对这三篇文章地批判,可参见我早期的帖子《南都的财税评论员和编辑应换人》。其中,最可气的是:
“南方都市报于2005年5月,又发表社论《开征资源暴利税 让民众分享资源》,为开征资源暴利税欢呼。认为‘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是合理的’。还自以为是在为民请命呢。我当时看完,就感到哭笑不得。众所周知,任何生产流通环节的税都会物化到商品里构成价格,加税则必然导致涨价。而在税收使用完全失控的国度,任何呼吁加税的呐喊,都是害民而不是利民!南都完全是在反着干了。哈哈!你说可气不可气?我当时就想把写这篇社论的人揪出来,臭揍一顿!所以,我立即发了帖子《加税,无法让民众受益》予以迎头痛击!”
今天,有位我所敬重的网友,又在网上发贴《数据体面矛盾尖锐 物业税应是治乱良方》,这是公然向饕餮建议开征物业税了。我当即跟贴:
“虽然文章可能有严谨地分析计算。但大前提是错的,要依我说,现在无论任何增加税种、提高税率的建议,都是扯淡,都是错的,都是为虎作伥。
因为,任何加税种、增税率的建议,都是为政府这个怪兽提供搜刮借口,而问题是永远不能解决的,且最后买单的,必然还是普通国民。在中国,任何涉及到政府的经济行为,就不能用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用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结果,一定不适合中国社会。因为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和西方完全不一样,这是在中国研究宏观经济,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给你一个简单的判定标准,如果建议的最终结果,是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在中国,政府是只贪得无厌的饕餮,你把他喂得越大,他的胃口也就越大。因此,不能喂养这样的怪兽才是当下经济改革的原则。”
换句话说,中国当下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准则:就是在把饕餮关进笼子前,任何增加财政收入的建议都是错的!不管以什么理由增加。
最后,希望经英们回家的时候,多向老婆大人学习一下控制财政的方法,这样,你们才可能有豢养饕餮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