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拋售

苏联作家左琴柯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沙皇的皮靴》的杂文,写的是一对夫妇前去参加皇宫物品大拋售。太太买了四件女式衬衫,先生买了一双皮靴。先生沾沾自喜,“也许皇帝本人穿过这双靴子呢”。可是他穿到第四天,靴子就散了架。太太买的衬衫,第一次下水之后就破了。为此太太大骂沙皇政府。她不知道,这些东西早就成了朽物。

左琴柯这篇杂文写于1927年,说的是1925年新俄政府拋售皇宫物品的一个侧面。布尔什维克占据冬宫之后,将宫内物品大量拋售,以解救因内战而空虚的国库。当然,拋售的远不止这些小件物品。宫内珍藏文物和艺术品,也在劫难逃。

1925716日开始,个人和机关代表都可以凭入场券进场任意选购。第一批出售的是宫内的地毯。其中不乏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毯,包括外国首脑送给沙皇的贵重礼品和准备送去参加巴黎博览会的地毯。一条长红地毯长到可以从冬宫门内一直铺到涅瓦河中心的冰面上(冬季涅瓦河全面冰封)。三百条地毯,约一万五千平米,每条售价十五至三十五卢布,当场一抢而空。大量名贵瓷器和水晶制品成了外国人角逐的对象。欧美各国派出大量人员前来抢购。冬宫内有一处小小的皇家专用教堂。里面藏有大量教袍。一件教袍上的银饰品达三十二公斤,金饰品达二英磅,也在拋售之列。左琴柯杂文的主人公买的可能是皇宫仆人的用品。当时冬宫内保有供两千名仆人的穿戴,从帽子到皮靴,从衬衫到衬裤,袜子手套,一应俱全。末代沙皇和皇后、皇太子的用品则是上层人士购买的对象。电影制片厂和剧团也抢购这些用品,以便做为道具。皇太子的两具摇篮法国送的。一具留在革命博物馆(现称现代历史博物馆),一具出售。

冬宫的艺术品曾经单独拍卖。以大文豪高尔基为主任的委员会决定出售的单子。除了冬宫所藏艺术品外,还从各贵族豪宅搜集了大量艺术品供出售。一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现代派的珍品也流落海外。列宁的好友、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利用同苏俄领导人的友好关系,曾经大量优先收购了一些艺术珍品。日后他将这些藏品送还苏联。

当代俄国公众谴责布尔什维克们拋售文物和艺术珍品的行径,认为拋售的不仅是物品,还有自己祖先的历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