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名列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著名作家张炜,昨日在上海大学的学生讲座上,对当下文学圈内的浅薄炒作之风表示了不满:“我们的文学越来越朝着下作肤浅的路上走去。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商和批评家们形成了共谋。文学好像被一个强大的现代妖怪所挟持,无法突围。”
文学也“歪戴帽子”
虽然身为山东省作协主席,但张炜行事向来低调。多年来,他格外注重内心的自省和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极少在公众场合或媒体露面。对文学圈现状突生的愤慨之情,是由于他在讲座中偶然提及了鲁迅先生当年批评海派杂志,过多使用“歪戴帽子的小孩”作为杂志封面的一句话“好像不歪带一个帽子,就连小孩也没有资格做了”,这一下子触动了张炜对当下文学圈的痛处。
张炜指出,中国现在的文学已经出现了“往下走”的趋势,越来越多描述肤浅欲望的、“浅薄下流”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其中甚至不乏某些知名作家和大作家的作品,“这种迎合流俗的现状,使我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几近绝望。”他借用了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今天的文学走势,“我们的文学已经摆出了这样一个‘歪戴帽子’的姿势,你如果不歪戴一个帽子,似乎就没有资格被称作‘文学’,更不该被出版推介给读者。”张炜认为,说得严厉一点,今天的文学已不单单是“歪戴帽子”那么简单了,“他们甚至动足了脑筋,还要把帽子戴到什么更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现代妖怪”挟持了文学
张炜平生最爱的一部经典作品,就是被他评价为“天真烂漫”、“色彩斑斓”的《西游记》。在批评当今文学圈内的炒作现象时,他不自觉地把《西游记》中的一个降妖故事变作了对现实状况的隐喻。
张炜描述了《西游记》中的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去某地降妖除魔遭到了阻挠。原来是土地爷通知了当地妖怪提前做好准备。孙悟空获悉情况以后,仰天长叹:“天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妖怪,居然能让土地爷为他服务?怎么又会有这样的土地爷,居然帮着妖怪,不保一方平安?”张炜认为,这个情节道出了文学今日的境遇。“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商为了挣钱,策划和约写出很多‘烂俗’的作品。但只要他们给钱,不少文学批评家都会给他们捧场,把作品夸得‘香飘万里’,最终,那些所谓的‘优秀文学作品’依靠炒作赢得市场。不愿意戴个‘歪帽子’的‘文学正宗’却反而会被斥为不识时务。”张炜愤慨地指出,文学遭遇了“物欲横流”的“现代妖怪”,本来就已经很难对付,却没想到批评家们也早就倒戈,与妖怪联手,“这样下去,妖怪一定挟持了文学越走越远,很难再回到正轨上来。”
明年问世最佳作品
自创作长篇小说《丑行或浪漫》以来,张炜已有4年未出版大作品。这当然与他患有眼疾、目力不佳有关,但也应和了他厚积薄发的一贯风格。在昨天的讲座结束以后,张炜悄悄地告诉记者,明年他将有一部非常好的新作问世,“我觉得它将超越我以往所有的小说,成为我最好的一部作品。”据张炜透露,这部新作目前仍在持续地写作过程中,小说叙事将涉及都市,也将涉及农村,是关于知识分子的,也是关于农民的,“我将用一种特别冷静客观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来为读者呈献这样一个小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