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复:人变坏,常常是一个社会叫他变坏的

  有时感觉清醒还不如麻木些好。
  而其实还是清醒了好,有阳光和明澈在,在这坚定里虽偶尔伴随因看的透彻而有痛的感觉,却觉活得有尊严有质量,内心充盈、丰腴、宁静和温暖,感觉到如《易经》里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万法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想境界,很幸福。
  我常常想到人,想到各式各样、各怀心态、各行其是的人们,他们的行走和生活总受看不见的环境所影响和左右,感觉人如水,环境如各种容器。
  而民以食为天,人总归是先要生存,然后再想生存更好的,所以芸芸众生必然认同和践行现实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法则。所以有什么模样的现实和社会必然就有什么模样的民众。他们的理想也是以这现实或社会环境为依托的。
  我憎恨独裁专制的社会制度,并认为独裁专制是一个社会的万恶之源头。估计有好多人也这么想过,也憎恨,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妥协了,苟且了,甚至为满足自己一时私欲而向独裁者献媚送礼,成了狗,成了贱货。所谓市井间流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的话即是这写照。
  于是就想,一个容忍贱货和独裁者投机、横行的社会必不是一个流淌光明和清澈的社会,必使人性趋恶,甚至会成为一个众兽食人的社会。
  所谓和谐,从字面理解:“和”左边的“禾”是指粮食或食物,“口”是指每一个人,即“和”的意思是:“人人都有饭吃,并能吃好。”“谐”的左边是言字旁,指发言和说话,“谐”的右边是“皆”,是全部、都的意思,所以“谐”的意思是人人都能发言和说话,引申一下,“谐”的意思就是人人有言论自由和践行民主的权力。所以一个社会要想“和谐”必然要人人都有饭吃并能吃好,并且是以言论自由和民主为后盾的。也即人有饭吃才能和,才能稳定,社会有言论自由和民主才能文明和愉快。
  所以就想,人变坏,常常是一个社会叫他变坏的,也即在什么样的气候和环境里,必然会生长出什么样的生物。因此,营构一个好的气候和环境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一个社会而言,有好的制度就比什么都重要。好的制度能叫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叫好人变坏。如果不在制度建设上做根本的突破,于一个社会而言,执政者无论心怀多少美好愿望,只喊口号,只做道德说教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