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海:密拍公务员违规为何广获支持?

7月10日,《重庆晚报》报道了重庆綦江县由县委、县政府督察室成
立一专门的暗访督察组,利用密拍设备,采取暗访手段,搜集全县63
个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中各种负面音像资料,以监督其行为的举措,
引来媒体一面倒的批评声浪。笔者粗看了一下,7月11日刊载相关批
评的即有:《南方都市报》、《江南时报》、《新安晚报》、《华夏
时报》、《燕赵都市报》、《今日安报》、《沈阳今报》、《半岛晨
报》、《南京晨报》、《潇湘晨报》、《山西晚报》、《大河报》、
《上海青年报》、《济南时报》等不下20份报纸。可以说覆盖大江南
北、全国各大城市。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根据《新浪网》
就该报道进行的大型网上调查,参加调查的44,074人中,有8,838人
表态支持綦江县委、县政府的作法,占总人数的88.12%。

〔新闻链接〕

◆《重庆綦江成立督查组偷拍公务人员违规行为》
◆《重庆綦江密拍公务员违规举措获九成网友支持》
◆《监督:信任“偷拍”还是信任公众?》

凭心而论,媒体在相关事件上的观点是理性的、正确的。即以为多家
媒体采用的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先生文章之观点为例(《燕赵都市
报》7月11日),他认为,摄像机虽然很到位,但能否起到监督效
果,关键还要看摄像机掌握在谁的手中。他举不久前媒体报道的安徽
省总工会等单位组织的历时半年、耗资20万元左右、有50多万人接受
调查的万人行风评议活动结束后,却不愿公布群众有意见的单位及存
在的问题为例,指出由于类似活动之“公布结果”的权力掌控在政府
部门手中,民意的边缘化最终可能使一个监督活动异化成一个部门间
平衡利益的评优活动。此外,偷拍监督公务人员违规行为,也很容易
发生这种背离原初监督目的的异化。即当偷拍组发现违规行为在公务
员中很普遍时,法不责众,偷拍监督就会在见惯不怪中流产;而当被
偷拍的违规行为来自位高权重的部门或领导时,很容易在“怕得罪
人”思想下放弃监督和惩罚;同时,偷拍暗访的工作人员也很容易被
违规者收买,使监督本身沦为一种可寻租的权力等。他并认为,如果
綦江县有关部门真想使公务人员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那便应该鼓励
媒体和公众成为监督主体而不仅仅是“监督看客”。

媒体的观点理性、正确,那么,是不是便说明《新浪》网友们对綦江
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是不理性的、错误的呢?我以为又不可简单做此
论断。因为我们或许应该承认,虽然媒体的观点理性而且正确,然
而,在现实环境下其实并不具备实施的基础。也就是说,曹林先生所
期待的鼓励媒体和公众成为监督主体的想法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实现
的。而与此对应的是,公务员们的傲慢、怠惰,甚至于滥用权力,则
可能早已经达到公众能够容忍的极限了。所以,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
去等媒体所提出的那些更好的解决办法,或者根本就对那些解决办法
能否实现没有信心。他们只需要在綦江县委、县政府的这种安排下能
让某些公务员受到惩罚,即使那种惩罚极不公平,即使那种惩罚根本
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但是,只要它能让某些公务员受到惩罚,对于
网友们来说,就足够了。

于是我要坦率地说,曹林先生等人对綦江县委、县政府作法的批评固
然是重要的。然而,那些批评的重要性如果与新浪网的这个调查比起
来,显然就要差得太多了。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公众的无奈,甚至是
公众的仇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