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那些在世界上留下了著述的思想家们都是最优秀的,所以我们把书本当成权威,把前人的话语当成是照亮思想的明灯。然而在事实上,这一个或者那一个写书的人其实可以是一个很肤浅的人,但是他的命运使得他进入了学院,使得他跟定了某个导师,海德格尔或者维特根斯坦,或者别人。然而他本来也并没有什么人生感触,只是因为他的导师谈到了某个东西,而他在某个东西上继续发掘下去,可能会有所建树而被学院里的同仁们认同,因为这些同仁们和他有着同样的背景,所以他的建树甚至可能在同仁们的世界里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另一个人,他很有人生智慧,他可能是你的邻居,但是他没有进入学院,也没有选择去写书,而只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阿三或者阿四。他突然觉得我们写书的那个朋友把一生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意义探索上。也许阿三或者阿四是错的,因为他不懂得学术上的体系而并不知道这位写书的朋友在想一些什么问题、或者因为他用日常中的语言来领会学术中的语言因而误解了我们写书的朋友;但也可能这位阿三或者阿四是对的,他可能会用日常语言而使得我们这位写书的朋友恍然大悟、或者他也可能就改变了选择而去把这位写书的朋友的学业走一遍并且在之后也写出一本书来使得读者们认为前一位写书的朋友所写下的这些东西都是一系列毫无意义的谬误(然后学院的同仁们同然又把他认作是一个海德格尔或者维特根斯坦那样的人)。这样,我能够告知自己的东西是什么呢?也许我应当更清楚地认出这样的事实:在对人生、社会、世界等等问题的理解上,不要去迷信思想名家,可能你的邻居阿三或者阿四就比他更有智慧。可能一个人深挖一下的话,他自己就会是这样一个阿三或者阿四,或者他自己在思想上就达到了比阿三或者阿四更深远的地方。
思想名家的一本书,因为各种不相关的事实或者因为各种虚构,成为了至理名言。但如果一个人要去怀疑它,那么它有可能就是站不住脚的。